论文

晚清陕西省的营田及其废弛

摘要

19世纪中期以后,长期战乱造成的庞大军费开支和土地抛荒问题在全国普遍产生。在权衡与调整中,各地形成了处理叛产和逃绝荒产的基本措施。同治二年,陕西省营田计划在入陕湘军和地方筹饷的矛盾中被提出,以筹措军饷为主要目的。朝廷按兵授田的屯田建议无法施行后,巡抚刘蓉在同治四年进行了调整,综合入官招佃、屯田、变价充饷和招垦等多种方案,形成了兼顾各端、计划详密的折中措施。这决定了陕西省营田既与现实结合,又无法摆脱制度设想的困境,到光绪初年便已废弛。跳出土地制度、垦荒、移民或善后等专题视角,回到营田本身进行重新梳理,不仅能够厘清其中的基本问题,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社会末期国家和地方治理方式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贴合与脱节。

作者

张力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讲师。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晚清陕西省的营田及其废弛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