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农牧分异:长城地带农牧关系的形成

摘要

长城南北农牧区之间的互动冲突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长城南北农牧关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第一阶段,是在农业起源之后至龙山时代,这一时期人类的生计来源呈现狩猎、采集、渔猎、种植、畜牧等组成的多元结构,即“多元互济”型的经济模式;第二阶段,由于技术的积累和进步,擅长农耕和畜牧经营的先民们出现了倾向性、集约化的过程,同时二者出现了分化;第三阶段,农牧业的分化促使两种产业在土地和劳动资源方面的竞争问题不断凸显,加之气候的变化和家马的出现促使农牧业之间出现了产业上的分离;第四阶段,农牧业的产业分离使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刚性问题,农牧业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在产业和文化上逐渐相互对立,产业分离走向地域分野,形成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农牧关系。

作者

刘壮壮 ,男,1988年生,山西吕梁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农业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讲师。
Liu Zhuangzhuang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农牧分异:长城地带农牧关系的形成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96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多元互济:新石器晚期长城地带基本生业模式及其演变
    1. (一)新石器时代长城地带西段的文化遗存及其生业模式演变
    2. (二)新石器时代长城地带中段的文化遗存及其生业模式演变
    3. (三)新石器时代长城地带东段的文化遗存及其生业模式演变
  • 二 技术、产业与环境:新石器晚期长城地带生业结构演变原因
    1. (一)最佳觅食方式:农牧业的倾向性、集约化经营
    2. (二)人力与空间资源的竞争:农牧异质产业的内在矛盾
    3. (三)农牧分离:气候变迁与农牧异质产业分化的外部诱因
  • 三 农牧冲突:地域分异与农牧世界的产生
    1. (一)农牧产业分离与地域分异的基本动因
    2. (二)农进牧退:农牧业的地域分异
  • 四 结语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