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07~2019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经验及未来发展对策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主体,也是非遗保护的主体之一,是体现非遗“活态性”的重要载体。自2007年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确定至今,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已相继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区)也公布了非遗传承人名单,形成了四级保护体系。其中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有27.87%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本报告在认真统计和分析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保护经验及特征,指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中存在传承人老龄化严重、逐步呈现“个体化、职业化、市场化”、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扩大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身份的范围、完善相关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建立社会监管与专家帮扶制度、继续实施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建议。

作者

肖远平 ,贵州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王伟杰 ,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徐小玲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赵艺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学。
Xiao Yuanping
Wang Weijie
Xu Xiaoling
Zhao Yi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2007~2019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经验及未来发展对策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2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概念及新定位
    1. (一)传承人的概念及政策回顾
    2. (二)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界定
    3. (三)新时期赋予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新定位
    4. (四)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巨大意义
  • 二 基于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名单统计的保护特征及经验
    1. (一)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基本数据统计
      1. 1.十大类传承人数量分布
      2. 2.各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数量分布
      3. 3.十大类中不同性别少数民族传承人的数量对比
      4. 4.各个省(区、市)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数量分布
    2. (二)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特点
      1. 1.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分布不均衡
      2. 2.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男女比例失调严重
      3. 3.各批次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人数总体呈现递增趋势
    3. (三)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经验
      1. 1.构筑“金字塔”式的四级非遗传承保护体系
      2. 2.完善传承机制以实现活态传承
      3. 3.整合非遗传承人资源,形成整体性保护
      4. 4.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施法律保护
    4. (四)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特征
      1. 1.非遗在流布和传承中出现传承人身份变更情况
      2. 2.多个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共享一个非遗项目
      3. 3.非遗传承中少数民族构成变化明显
  • 三 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在认定、保护及发展中的不足
  • 四 面向未来的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保护及发展建议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