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06~2019年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摘要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普米族是云南省26个民族中重要的一员,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异彩纷呈,文化是各民族的延续和发展源头。保护和传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普米族与外界的联系增多,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由村落走出国门。在文化变迁浪潮中,基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普米族文化依然保持着差异性特征。但受人口流动、散居杂处、传承人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新问题,仍需要发挥政府、传承主体、民间组织、大众等多方联动功能,以人为主体提升普米族非遗的内生动力。

作者

杨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学。
Yang Qi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2006~2019年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8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1. (一)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省省级非遗中的分布状况
    2. (二)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省省级非遗中的分布特征
  • 二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及特点
  • 三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经验
    1. (一)建立健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条例
    2. (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3.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主体传习”的保护传承模式
  • 四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 (一)普米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2. (二)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较少、传承断层,尚未形成传承群体
    3. (三)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参与度有限
  • 五 促进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路径和对策
  • 六 结语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