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恩感家族的情感分析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摘要

恩感的叙述模态是“肯定他者做”,表示对他者行为的肯定或认同。恩感与喜感组合成尊敬,与悲感组合成妒忌或羡慕,与欲望组合成感恩、感激,与恐惧组合成惭愧、谦卑、自卑,与爱组合成恩爱。恩感可以有效地将恶转化为爱,而且可以化解怨恨,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的纽带。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情感就是恩感。恩感文化维系中国社会伦理数千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

赵秋阳 (1973~ ),女,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符号学。
谭光辉 (1974~ ),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符号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Algoe,Sara B.,Barbara L.Fredrickson,and Shelly L.Gable.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Emotion of Gratitude via Expression.” Emotion 13(4),2013.
  •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赵康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
  • [3]李宁.《福乐智慧》英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 [4]项福库、祝国超编著.感恩教育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 [5]廖斌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 [6]〔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 [7]谭光辉.情感间性的符号学研究[J].符号与传媒,2018(2).
  • [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李飞、李景辉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 [9]〔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10]〔英〕弗朗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M].张璘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
  • [11]〔奥〕阿德勒.理解人性[M].欧阳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
  • [12]〔美〕戈尔迪·霍恩、温迪·霍尔登.正念10分钟[M].黄珏苹、胡晓旭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 [13]曹欢.感恩表达的作用与机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3).
  • [14]杨春时.中国恩情文化批判[J].东南学术,2014(1).
  • [15]谭光辉.论羞感:对被叙述为耻的恐惧感[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2).
  • [16]〔奥〕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 [17](战国)韩非.韩非子[M].张觉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15.
  • [18]杨发兴主编.世界伟人传记丛书——秦始皇[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
  • [19]无罕无闻沙门.报恩说//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20]〔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 [21](明)洪应明.菜根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 [22]〔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何睦编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
  • [23]蒋仕美.磨难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 [24]〔英〕罗莎莉·戴维.古代埃及社会生活[M].李晓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 [25]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
  • [26]程广云.当代中国精神[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 [2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新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 [28]杨春时.主体间性美学思想对恩情文化的解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 [29]陈独秀.独秀文存·论文(上)[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
  • [30]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恩感家族的情感分析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5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