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积极公共关系:中国公共关系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关键词

作者

陈先红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卓越学者”特聘教授、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外文局-华中科技大学共建)、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专委会创会会长;Public Relations Review年度特刊联合主编,“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创始人兼学术顾问。研究方向为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中国故事国际传播、品牌传播等。已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公共关系学的想象》《公共关系生态论》《广告策划创意学》等,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学》(上、下)、“欧美公共关系经典丛书”等,译著《战略传播手册》等。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中国外文局重大课题2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几十项。
侯全平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先红:《公共关系生态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 陈先红:《阳光公关:中国公共关系的未来展望》,《今传媒》2015年第1期。
  • 陈先红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学》(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 戴鑫等:《危机管理案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
  •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 赖祥蔚:《社群主义:公共关系学的想象》,台湾政治大学广告暨公关学术会议论文,台北,2003。
  •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 余明阳主编《中国公共关系史(1978~200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 胡百精:《中国公共关系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 陈先红:《公共关系学科的阈限性想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第3期。
  • 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问题、标准及行动路径》,《新华文摘》2012年第1期。
  • 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2009。
  • 陈先红、江薇薇:《中国公共关系污名化的思想行为根源与形成机制研究》,《新闻界》2018年第5期。
  • 邹利斌、孙江波:《在“本土化”与“自主性”之间——从“传播研究本土化”到“传播理论的本土贡献”的若干思考》,《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2期。
  • 张明新、陈先红:《中国公众公共关系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2期。
  • 郭惠民:《卓越公共关系在中国》,《国际公关》2006年第8期。
  • 任俊:《积极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12。
  •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的终极愿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 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
  • 姜红:《“公天下”与“公共性”——20世纪初中国新闻观念中的“公”》,载《“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2010。
  •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 李艳、李树、茁韦艳、蒋丹妮:《农村男性的婚姻状况与社会支持网络》,《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 〔美〕格鲁尼格等:《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卫五名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Lin 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New York:John Day Press,1935.
  • P.E.William,“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o An Organization,” in E.GJames,M.D.David,P.E.William,A.G.Larissa,C.R.Fred,and Jon Whits,eds.,Excellence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pp.617-638.
  • I.S.White,“The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 in Our Culture,” Journal of Marketing 24(1959):8-14.
  • A.Yang and M.Taylor,“Looking Over,Looking Out,and Moving Forward:Positioning Public Relations in Theorizing Organizational Network Ecologies,” Communication Theory 25(2015):91-115.
  • D.Kruckeberg and K.Starck,“The Role and Ethics of Community Building for Consumer Products and Services,” Journal of Promotion Management 10(2004):133-146.
  • J.Orloff,Positive Energy:10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for Transforming Fatigue,Stress and Fear into Vibrance,Strength and Love.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2004.
  • N.Chen and X.H.Chen,“From Excellence to Sunshine Public Relations:A Modified General Theory for Chinese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view 7(2017):337-348.

积极公共关系:中国公共关系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