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何为情感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宋红娟:《情感人类学及其中国研究取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 宋红娟:《两种情感概念:涂尔干与柏格森的情感理论比较——兼论二者对情感人类学的启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 宋红娟:《西方情感人类学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 张有春:《情感与人类学关系的三个维度》,《思想战线》2018年第5期。
  • 左稀:《情感与认知——玛莎·纳斯鲍姆情感理论概述》,《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5期。
  • 赵凯:《情感体验对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认知中情感因素的体现》,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 孙一萍:《情感有没有历史——略论威廉·雷迪对建构主义情感研究的批判》,《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4期。
  • 何涛:《理性与情感:社会学研究的议题之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 刘同舫:《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 崔亚玲:《舍勒情感现象学之羞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3。
  • 严秋雯:《企业愿景的高瞻远瞩性:高层次情感的图景化呈现》,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14。
  • 曾耀农:《电影观赏心理初探》,《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
  •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英〕格雷戈里·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李霞译,商务印书馆,2008。
  •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2。
  • 〔法〕爱弥尔·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英〕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法〕亨利·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王作虹、成穷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 Raymond Firth,We,the Tikopia (London:Routledge,1957).
  • Catherine Lutz & Lila Abu-Lughod(eds.),Language and the Politics of Emo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 Catherine Lutz,“Need,Nature and Emotions on a Pacific Atoll,” in Joel Marks & Roger T.Ames(eds.),Emotions in Asian Thought:A Dialogue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New York:New York Press,1995).
  • Catherine Lutz,Unnatural Emotions:Everyday sentiments on a Micronesian Atoll & Their Challenge to Western Theo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 Nancy Scheper-Hughes,Death without Weeping:The Violence of Everyday Life in Brazil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 宋红娟:《情感人类学及其中国研究取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 宋红娟:《两种情感概念:涂尔干与柏格森的情感理论比较——兼论二者对情感人类学的启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 宋红娟:《西方情感人类学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 张有春:《情感与人类学关系的三个维度》,《思想战线》2018年第5期。
  • 左稀:《情感与认知——玛莎·纳斯鲍姆情感理论概述》,《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5期。
  • 赵凯:《情感体验对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认知中情感因素的体现》,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 孙一萍:《情感有没有历史——略论威廉·雷迪对建构主义情感研究的批判》,《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4期。
  • 何涛:《理性与情感:社会学研究的议题之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 刘同舫:《启蒙理性及现代性: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 崔亚玲:《舍勒情感现象学之羞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13。
  • 严秋雯:《企业愿景的高瞻远瞩性:高层次情感的图景化呈现》,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14。
  • 曾耀农:《电影观赏心理初探》,《当代电影》1996年第4期。
  •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张燕、傅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英〕格雷戈里·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李霞译,商务印书馆,2008。
  •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2。
  • 〔法〕爱弥尔·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英〕拉德克里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 〔法〕亨利·柏格森:《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王作虹、成穷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
  • Raymond Firth,We,the Tikopia (London:Routledge,1957).
  • Catherine Lutz & Lila Abu-Lughod(eds.),Language and the Politics of Emo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 Catherine Lutz,“Need,Nature and Emotions on a Pacific Atoll,” in Joel Marks & Roger T.Ames(eds.),Emotions in Asian Thought:A Dialogue i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New York:New York Press,1995).
  • Catherine Lutz,Unnatural Emotions:Everyday sentiments on a Micronesian Atoll & Their Challenge to Western Theor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8).
  • Nancy Scheper-Hughes,Death without Weeping:The Violence of Everyday Life in Brazil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何为情感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6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情感的概念辨析
    1. 一 情感的概念界定
    2. 二 情感的概念辨析
      1. (一)作为文化现实的情感
      2. (二)作为社会事实的情感
      3. (三)作为话语的情感
    3. 三 小结
  • 第二节 情感的相关概念
    1. 一 情感与情绪
      1. (一)情感与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2. (二)情感与情绪的区别与联系
    2. 二 情感与认知
    3. 三 情感与理性
    4. 四 小结
  • 第三节 情感的层次分析
    1. 一 基于心理学的情感层次分析
      1. (一)与感官刺激相联系的情感层次分析
      2. (二)与机体刺激相联系的情感层次分析
      3. (三)高级社会性情感或情操层次分析
      4. (四)表现个人气质的情感层次分析
    2. 二 基于现象学的情感层次分析
    3. 三 基于需求理论的情感层次分析
      1. (一)基于生理需求的情感层次分析
      2. (二)基于安全需求的情感层次分析
      3. (三)基于爱与归属感需求的情感层次分析
      4. (四)基于尊重需求的情感层次分析
      5. (五)基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情感层次分析
    4. 四 小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