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塞尔维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报告

摘要

在被称为东西方文明十字路口的巴尔干地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留着塞尔维亚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身份认同。作为民族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群不断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结果,它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并同时赋予社群身份认同感和传承意识。本文介绍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塞尔维亚家庭守护神节、传统民间科罗舞、古斯勒弹唱和兹拉库萨村手轮陶器制作四个项目;进而介绍了塞尔维亚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塞尔维亚政府在各层级上与其他组织或国家关于文化遗产的各种合作;最后在现有基础上提出塞尔维亚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继续推进立法和各层级合作;与旅游相结合,促成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轮驱动;提高本地居民和国外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

马曼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塞尔维亚语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巴尔干区域与国别研究。
Ma Manlu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塞尔维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0.5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塞尔维亚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概况
    1. (一)家庭守护神节
    2. (二)传统民间舞蹈科罗舞
    3. (三)古斯勒弹唱
    4. (四)兹拉库萨村手轮陶器制作
  • 二 塞尔维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 三 塞尔维亚文化遗产保护的各层级合作
    1. (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
    2. (二)与同源民族文化国家的合作
    3. (三)与欧盟的合作
    4. (四)与东南欧区域内国家的合作
    5. (五)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框架内国家的合作
    6. (六)与单一国家的合作
  • 四 塞尔维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1. (一)继续推进立法和各层级合作
    2. (二)与旅游相结合,促成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双轮驱动
    3. (三)提高本地居民和国外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