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个体化与新家庭主义视角下的孝道观念演变

摘要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个体化兴起,给传统孝道带来了冲击。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研究发现,在个体化与新家庭主义共同的影响下,孝道观念发生了变化:孝道的认同程度仍然很高,但已经不是首要的道德规范,限制个人自由的、权威性趋向的孝道观念逐渐式微,“亲权子责”变为亲子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如何尽孝很难有统一的规定,而是在具体语境下通过沟通达成。青年群体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游走”,“职孝”将趋向于“情孝”,而后进一步向“诚孝”的方向发展,实现一种角色责任和内心情感统一的新孝道。

作者

杨曦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社区发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陈柏峰,2009,《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 邓凌,2004,《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第11期。
  • 邓希泉、风笑天,2003,《城市居民孝道态度与行为的代际比较》,《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
  • 丁成际,2006,《论传统孝道的当代建构》,《渤海大学学报》第2期。
  • 谷树新,2006《传统孝道的现代化》,《兰州大学学报》第1期。
  • 郭于华,2001《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第4期。
  • 黄光国,2009,《从“儒家关系主义”评<华人孝道双元模型>》,《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2期。
  • 黄坚厚,1989,《现代生活孝的实践》,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社。
  • 金观涛、刘青峰,2010,《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
  • 康岚,2012,《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青年研究》第3期。
  • 康岚,2014,《亲密有间:两代人话语中的新孝道》,《当代青年研究》第4期。
  • 刘汉蓉,2008,《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变迁与趋势——一以80后年龄组为参照的经验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
  • 刘明兰,2008,《孝道与亲子关系》,《当代教育论坛》第6期。
  • 沈奕斐,2013,《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上海三联出版社。
  • 唐志为,2006,《传统孝与社会主义新孝道》,《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 文萍、李红、马宽斌,2005,《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第12期。
  • 乌尔里希·贝克,2006,《后现代社会中人的个体化》,苏尔坎普出版社。
  • 吴小英,2016《“去家庭化”还是“家庭化”:家庭论争背后的“政治正确”》,《河北学刊》第5期。
  • 肖群忠,2005,《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南昌大学学报》第1期。
  • 谢子元,2007,《论孝道创新与新孝道建设》,《石河子大学学报》第2期。
  • 徐复观,1975,《中国孝道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诸问题》,载《中国思想史集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 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杨国枢,1989,《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社。
  • 杨曦,2016a,《城市老人对孝行期待变化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老人个案为基础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
  • 杨曦,2016b,《中国城市居民孝道观念变迁及亲子适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杨宜音,2002,《自己人:从中国人情感格局看婆媳关系》,《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6期。
  • 杨中芳,2009,《试论深化孝道研究的方向》,《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2期。
  • 叶光辉,1992,《孝道认知的类型、发展及其相关因素》,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 叶光辉、杨国枢,2009,《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 叶光辉,1997,《台湾民众之孝道观念的变迁情形》,载张笠云等主编《九十年代的台湾社会: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研究系列二:下》,“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 叶光辉,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学探讨:双层次孝道认知特征的发展历程》,《本土心理学刊》第9期。
  • 叶光辉,2009,《亲子互动的困境与冲突及其因应方式:孝道观点的探讨》,载叶光辉、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 伊庆春,2009,《回应〈华人孝道双元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2期。
  • 张坤,张文新,2005,《孝道的心理学研究现状》,《心理学探新》第1期。
  • 周晓虹,2015,《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商务印书馆。
  • 钟晓慧、何式凝,2014,《协商式亲密关系:独生子女父母对家庭关系和孝道的期待》,《开放时代》第1期。
  • Kohlberg L.(1976). Moral stages and moralization: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Theory,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
  • Dykstra,Pearl A.,& Fokkema,Tineke.(2011).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adult children:A West European typology of late-life families,AGEING & SOCIETY,31(4):545-569.
  • Yan,Y.X.(2016). Intergenerational Intimacy and Descending Familism in Rural North Chin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18(2):244-257.
  • Yan,Y.X.(2017). Intergenerational Relatedness and Neo-Fami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note Speech at the 6th Sino-Nordic gender and Women’s Studies Conference:Age,Agency and Ambiguity,Oslo,Norway,Aug.26-30.
  • 陈柏峰,2009,《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 邓凌,2004,《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第11期。
  • 邓希泉、风笑天,2003,《城市居民孝道态度与行为的代际比较》,《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
  • 丁成际,2006,《论传统孝道的当代建构》,《渤海大学学报》第2期。
  • 谷树新,2006《传统孝道的现代化》,《兰州大学学报》第1期。
  • 郭于华,2001《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第4期。
  • 黄光国,2009,《从“儒家关系主义”评<华人孝道双元模型>》,《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2期。
  • 黄坚厚,1989,《现代生活孝的实践》,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社。
  • 金观涛、刘青峰,2010,《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
  • 康岚,2012,《代差与代同:新家庭主义价值的兴起》,《青年研究》第3期。
  • 康岚,2014,《亲密有间:两代人话语中的新孝道》,《当代青年研究》第4期。
  • 刘汉蓉,2008,《中国家庭价值观的变迁与趋势——一以80后年龄组为参照的经验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
  • 刘明兰,2008,《孝道与亲子关系》,《当代教育论坛》第6期。
  • 沈奕斐,2013,《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上海三联出版社。
  • 唐志为,2006,《传统孝与社会主义新孝道》,《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 文萍、李红、马宽斌,2005,《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第12期。
  • 乌尔里希·贝克,2006,《后现代社会中人的个体化》,苏尔坎普出版社。
  • 吴小英,2016《“去家庭化”还是“家庭化”:家庭论争背后的“政治正确”》,《河北学刊》第5期。
  • 肖群忠,2005,《儒家孝道与当代中国伦理教育》,《南昌大学学报》第1期。
  • 谢子元,2007,《论孝道创新与新孝道建设》,《石河子大学学报》第2期。
  • 徐复观,1975,《中国孝道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诸问题》,载《中国思想史集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 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 杨国枢,1989,《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社。
  • 杨曦,2016a,《城市老人对孝行期待变化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老人个案为基础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
  • 杨曦,2016b,《中国城市居民孝道观念变迁及亲子适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杨宜音,2002,《自己人:从中国人情感格局看婆媳关系》,《本土心理学研究》总第16期。
  • 杨中芳,2009,《试论深化孝道研究的方向》,《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2期。
  • 叶光辉,1992,《孝道认知的类型、发展及其相关因素》,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 叶光辉、杨国枢,2009,《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 叶光辉,1997,《台湾民众之孝道观念的变迁情形》,载张笠云等主编《九十年代的台湾社会: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研究系列二:下》,“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
  • 叶光辉,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学探讨:双层次孝道认知特征的发展历程》,《本土心理学刊》第9期。
  • 叶光辉,2009,《亲子互动的困境与冲突及其因应方式:孝道观点的探讨》,载叶光辉、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 伊庆春,2009,《回应〈华人孝道双元模型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本土心理学研究》第32期。
  • 张坤,张文新,2005,《孝道的心理学研究现状》,《心理学探新》第1期。
  • 周晓虹,2015,《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商务印书馆。
  • 钟晓慧、何式凝,2014,《协商式亲密关系:独生子女父母对家庭关系和孝道的期待》,《开放时代》第1期。
  • Kohlberg L.(1976). Moral stages and moralization: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Theory,research and social issues.
  • Dykstra,Pearl A.,& Fokkema,Tineke.(2011).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adult children:A West European typology of late-life families,AGEING & SOCIETY,31(4):545-569.
  • Yan,Y.X.(2016). Intergenerational Intimacy and Descending Familism in Rural North China.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18(2):244-257.
  • Yan,Y.X.(2017). Intergenerational Relatedness and Neo-Fami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note Speech at the 6th Sino-Nordic gender and Women’s Studies Conference:Age,Agency and Ambiguity,Oslo,Norway,Aug.26-30.

个体化与新家庭主义视角下的孝道观念演变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2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