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工作环境、工作意义与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作者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鲍德里亚,2005,《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 布雷弗曼,哈里,1973,《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退化》,方生等译,商务印书馆。
  • 蔡禾,2014,《劳动自评、自主性与劳动者的幸福感: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分析》,《社会学评论》第4期,第2~12页。
  • 才国伟、刘剑雄,2013,《归因、自主权与工作满意度》,《管理世界》第1期,第133~142页。
  • 范皑皑、丁小浩,2007,《教育、工作自主性与工作满意度》,《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6期,第133~142页。
  • 风笑天,2011,《工作的意义:两代人的认同与变迁》,《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 洪泸敏,2019,《劳动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民营企业为实证对象》,《中国劳动》第4期,第26~46页。
  • 黄贵,2005,《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11期,第160~161页。
  • 胡晨沛、朱玮强、顾蕾,2017,《个人收入、家庭资产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 2013的实证研究》,《调研世界》第4期,第41~49页。
  • 栗治强、王毅杰,2016,《劳动、工作伦理与农民工的权能感》,《社会发展研究》第3期,第71~84页。
  • 李汉林、李路路,2000,《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社会学研究》第2期,第1~16页。
  • 李路路、王鹏,2018,《转型中国社会态度变迁(2005~2015)》,《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第83~101页。
  • 牛建林、郑真真、张玲华、曾序春,2011,《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及其健康效应:以深圳为例》,《人口研究》第3期,第64~75页。
  • 孙小龙、王丽明、贾伟,2016,《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与农民工工作流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3期,第176~189页。
  • 田喜洲、左晓燕、彭小平,2017,《工作意味着什么:工作意义概念、影响与研究框架》,《心理研究》第2期,第56~66页。
  • 汪和建,2014,《尊严、交易转型与劳动组织治理:解读富士康》,《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07~120页。
  • 王毅杰、卢楠,2014,《工作环境、相对剥夺与农民工工作倦怠》,《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07~115页。
  • 王震、宋萌、王崇锋,2015,《道德型领导对下属反馈规避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管理学报》第1期,第96~102页。
  • 韦伯,马克斯,200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熊晖、葛家欣,2018,《劳动法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国劳动》第8期,第47~52页。
  • 熊正德、姚柱、张艳艳,2018,《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基于工作满意度的中介和工作特征的调节》,《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79~88页。
  • 许琪、戚晶晶,2016,《工作-家庭冲突、性别角色与工作满意度: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实证研究》,《社会》第3期,第1~22页。
  • 闫培林,2016,《工作重塑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人-工作匹配与工作意义的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19期,第6~19页。
  • 叶仁荪、王玉芹、林泽炎,2005,《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对国企员工离职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3期,第122~125页。
  • 于潇、陈世坤,2019,《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对中国城乡劳动力工作满意度的考察》,《人口与经济》第2期,第78~92页。
  • 张黎莉,2005,《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企业经济》第2期,第29~30页。
  • 张绿漪、黄庆、蒋昀洁、蒋春燕,2018,《反生产工作行为:研究视角、内容与设计》,《心理科学进展》第2期,第306~318页。
  • 张彦,2016,《从个体情绪到总体性情绪的跃迁:中国城镇居民工作环境满意度实证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第48~79页。
  • 张雁、王涛,2019,《多层次视角下制度环境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基于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运营实践的分析》,《中国劳动》第2期,第41~52页。
  • 张彦、魏钦恭、李汉林,2015,《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概念、量表与指数构建》,《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第64~84页。
  • 庄家炽,2018,《从被管理的手到被管理的心:劳动过程视野下的加班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第74~91页。
  • 周嵚、石国兴,2006,《积极心理学介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2期,第129~132页。
  • Alderfer,Clayton P. 1969.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4):142-175.
  • Bauman,Zygmunt. 2005. Work,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
  • Bunderson,J.Stuart and Jeffery A.Thompson. 2009. “The Call of the Wild:Zookeepers,Callings,and the Double-edged Sword of Deeply Meaningful Work.”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2(54):32-57.
  • Brown,S.,& Peterson,R.A. 1993.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lesperson Job Satisfaction,Meta-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Causal Effe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63-77.
  • Chalofsky,Neal. 2003. “An Emerging Construct for Meaningful Work.”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6(1):69-83.
  • Herzberg,Frederick. 1966. Work and the Nation of Man. New York:Thomas Y.Crowel.
  • Hoppock,R. 1935. “Age and Job Satisfaction.”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2):115-118.
  • Kaikkonen,Risto,Ossi Rahkonen,Tea Lallukka and Eero Lahelma. 2009.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Working Conditions as Explanations for Occupational Class Inequalities in Self-rated health.”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 (5).
  • Lallukka,T.,O.Rahkonen,E.Lahelma and S.Arber. 2010. “Sleep Complaints in Middle-aged Women and Men:Th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s and Work-family Conflict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19(3),41-69.
  • Lindeberg,Sara,Maria Rosvall,et al. 2010. “Psychosocial Working Conditions and Exhaustion in A Working Population Sample of Swedish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1 (2).
  • Locke,Edwin A. 1976.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Job Satisfactio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zational Psychology 1:1297-1343.
  • March,James G. and Simon Herbert A. 1958. Organizations. New York:Wiley.
  • May,Douglas R.,R.L.Gilson and L.M.Harter. 2004.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of Meaningfulness,Safety and Availability and the Engagement of the Human Spirit at Work.”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1(77):11-37.
  • Price,James L. 2001. “Reflec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Turno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2(7):600-624.
  • Vroom,Victor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uk:Wiley.
  • Zhong,Chen-Bo and Julian House. 2012. “Hawthorne Revisited:Organiz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Physical Work Environment.”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2):2-3.

工作环境、工作意义与工作满意度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1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 1.工作满意度
    2. 2.工作环境
    3. 3.工作意义
  • 三 数据与研究设计
    1. 1.数据
    2. 2.变量与测量
      1. (1)因变量:工作满意度
      2. (2)自变量:工作环境
      3. (3)调节变量:工作意义
      4. (4)控制变量
      5. (5)信度和效度检验
  • 四 结果分析
    1. 1.相关性分析
    2. 2.工作满意度的群体分布
    3. 3.工作环境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五 结论与讨论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