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本文基于2011年、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分析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空间格局,并考察了制度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对家庭迁移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2011年相比,各省(区、市)家庭化迁移占比均有所上升;大多数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总体家庭化迁移占比较大,但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占比仍较低。(2)在制度性因素对家庭迁移模式的影响上,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和医疗资源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起到抑制作用。这表明,流入地政府应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此来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3)在结构性因素方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流动人口完整家庭式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人均GDP和城市商业魅力等级对半家庭式流动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非农从业人数、职工年人均工资却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起到抑制作用。这表明,第三产业就业机会是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核心因素。

作者

许庆红 ,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流动
黄小丽 ,女,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中国人口出版社。
  •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2017,《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学》第9期。
  • 高向东,2018,《中国流动人口省际迁移距离及变化》,《人口研究》第6期。
  • 古恒宇、孟鑫、沈体雁、崔娜娜,2020,《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地理学报》第2期。
  • 刘涛、齐元静、曹广忠,2015,《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地理学报》第4期。
  • 林李月、朱宇、林坤、柯文前,2021,《两栖生计下中国流动人口城镇购房意愿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地理学报》第6期。
  • 盛亦男,2014,《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水平与迁居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学刊》第3期。
  • 汪建华、范璐璐、张书琬,2018,《工业化模式与农民工问题的区域差异——基于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 汪传艳,2013,《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门槛”的差异研究——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为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 魏万青,2015,《从职业发展到家庭完整性:基于稳定城市化分析视角的农民工入户意愿研究》,《社会》第5期。
  • 杨菊华、陈传波,2013,《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人口与发展》第3期。
  • 张伟丽、晏晶晶、聂桂博,2021,《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 Mincer,J.,1978,“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pp:749-773.
  • Massey,D.S.,1993,“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pp:431-466.
  • 袁霓,2008,《家庭迁移决策分析——基于中国农村的证据》,《人口与经济》第6期。
  • 杨云彦、石智雷,2008,《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 吕利丹、王宗萍、段成荣,2013,《流动人口家庭化过程中子女随迁的阻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为例》,《人口与经济》第5期。
  • 杨中燕、朱宇、林李月、谭苏华,2015,《核心家庭人口流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西北人口》第3期。
  • 陈卫、刘金菊,2012,《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人口学刊》第6期。
  • 邵岑、张翼,2012,《“八零前”与“八零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行为比较研究》,《青年研究》第4期。
  • 李代、张春泥,2016,《外出还是留守?——农村夫妻外出安排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 杨菊华,2015,《人口流动与居住分离:经济理性抑或制度制约?》,《人口学刊》第1期。
  • 夏怡然、陆铭,2015,《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第10期。
  • 杨刚强、孟霞、孙元元、范斐,2016,《家庭决策、公共服务差异与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研究》第6期。
  • 刘立光、王金营,2019,《流动人口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理性选择——基于非线性分层模型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第3期。
  • 陶霞飞,2020,《家庭化迁移之下的“用脚投票”研究——基于公共服务资源对人口家庭化流动影响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第5期。
  • 肖子华、徐水源、刘金伟,2019,《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以50个主要人口流入地城市为对象》,《人口研究》第5期。
  • 刘涛、陈思创、曹广忠,2019,《流动人口的居留和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 赵玉峰、扈新强,2021,《社会融合对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影响——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第5期。
  • Zhao,R.,Zhou,H.,Tu,H.,2019,“Regional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Intention of Migrants in China: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National Migrants Dynamic Monitoring Survey in 2015”,Modern China Studies 1,pp:32-79.
  • Gutmann,M.P.,Field,V.,2010,“Katrina in Historical Context:Environment and Migration in the U.S.”,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pp:3-19.
  • 王文刚、孙桂平、张文忠、王利敏,2017,《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特征与影响机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
  • 许庆红、王英琦、李龙飞,2018,《流入地特征会影响流动家庭的亲子居住分离吗?》,《社会学评论》第4期。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77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论文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1. (一)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变动
    2. (二)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三)研究假设
  • 三 数据、变量与方法
    1. (一)数据来源
    2. (二)变量界定
    3. (三)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结论
    1. (一)相比2011年,2017年所有省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率均有明显上升
    2. (二)2017年主要人口净流入城市以半家庭式流动为主,完整家庭式流动率偏低
    3. (三)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 小结

论文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