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深化北京“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布局研究

摘要

本文从“一核两轴多板块”概述入手,结合交往空间和行为地理学理论,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阐述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合理性。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具有多元化的建设路径,基于行为地理学理论和交往空间的意涵,应尊重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原则、丰富国际交往空间层次性,延续当前布局设计、满足国际交往需要,适当扩大国际交往空间规模、实现多服务功能的统一,调整优化国际交往路径、提升国际交往双方便利性,合理安排国际交往活动时间,满足不同人群的交往需求,促进各国际交往空间的紧密连接,应根据“一核两轴多板块”实际情况,确定国际交往空间布局规模等,从而使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化。

作者

王宏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文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徐云飞:《代村:社区化背景下当代乡村交往空间演变与趋势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 赵燕萍、李晟、廖海洋:《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活力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中外建筑》2021年第5期。
  • 李美萱、刘晨皓、刘峻君、王小斌:《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历史街区交往空间营造》,《城市建筑》2021年第13期。
  • 周航、王波:《城市袖珍公园交往空间设计探析——以无锡市梁溪区为例》,《美术大观》2021年第4期。
  • 曾斐莉、胡帅奎、杨艳霞:《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的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设计》,《智能城市》2021年第7期。
  • 胡石琳:《基于AHP法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三村为例》,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 钮菊生:《试析国际政治中的空间因素》,《国际观察》2011年第3期。
  • 邵魁卿:《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品牌网络传播研究》,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1。
  • 施卫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时代特征与转型探索》,《城乡规划》2017年第6期。
  • 曲娜:《构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完备指标体系》,《金融博览》2021年第7期。
  • 裴超:《通过会展加强交往——北京持续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国会展》2021年第9期。

深化北京“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布局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6.4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北京“一核两轴多板块”建设现状
    1. (一)基础设施布局逐渐完善
    2. (二)区域保障能力逐渐提升
    3. (三)城市发展高端要素快速集聚
    4. (四)对外交往日益活跃
    5. (五)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 二 国际交往空间建设对北京“一核两轴多板块”建设的启示
  • 三 未来打造北京“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的着力点
    1. (一)尊重国际交往空间布局原则
    2. (二)继承发展当前布局设计,满足国际交往需要
    3. (三)适当扩大国际交往空间规模,实现多服务功能的统一
    4. (四)调整优化国际交往路径,提升国际交往双方便利性
    5. (五)合理安排国际交往活动时间,向多元方向发展
    6. (六)丰富国际交往空间层次性,满足不同人群的交往需求
    7. (七)把握国际交往空间的系统性,促进各交往空间紧密连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