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科举视域下的边陲华夏

摘要

晚清时台湾宜兰立起一对石制旗杆座,飘扬的旗子标志此地有一位金榜题名的进士。科举在台历208年,至今还保存一些进士第、举人宅、贡元匾,以及零星的旗杆石座。宜兰的旗杆座是同治七年进士杨士芳所立,他不仅是宜兰唯一的进士,也是台湾东部华夏边陲的唯一位进士。他被钦点为浙江绍兴即用知县,赴任未及年便告假回乡,未再返仕途。后半生35年间全力投身讲学,任书院山长。在返乡第二年倡建孔庙,五年后倡建延平郡王祠,皆获准。晚年遭逢乙未割台,杨士芳接受日本人授官,次年结合士绅倡建岳飞庙,设立劝善局,讲善书、做慈善,但被坚决抗日的鹿港生员洪弃生指责为“诚狗彘之不若”。台湾光复后,地方文史学者则称赞他的“气节”。宜兰偏处一隅,纳入治理较迟,杨士芳生于斯、长于斯,晚年虽受殖民统治,仍持守华夏文化,反哺奉献,一生倡建三庙且都顺利落成,他在不同时期发挥影响力,以建立祠庙传达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情操。时隔120年后,一切已物换星移,伫立于老宅前的一对老旧旗杆石座,仍以坚毅沉稳之姿在华夏边陲传述那段并不如烟的历史往事。

作者

张琏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科举视域下的边陲华夏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5.89 查看全文 >

VIP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