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现状、挑战及路径研究

摘要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需要解放思想,直面挑战。在对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形成的主要经验进行归纳提炼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供上海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借鉴及启示。基于对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现状的考察,本文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局工作作出基本判断,客观上肯定了上海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诸多亮点,包括消费“压舱石”功能不断强化、国际消费资源不断集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消费群体快速崛起、新消费热点持续涌现、新消费技术加快应用。围绕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本文全面阐述了需要重点予以突破的五个问题,主要包括:理念和工作机制有待协同提升、软硬环境建设有待统筹推进、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待切实增强、疫情及国际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待各个击破、消费便利化的制度供给有待全面完善。为此,本文围绕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出对策建议,即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立足三个“要”——一要主动对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二要进一步紧扣浦东引领区建设、自贸区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这三大国家战略,三要进一步放大与打造“五个中心”升级版协同效应,突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原则和出发点。主要路径包括: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能力,用好浦东引领区改革开放平台,抓住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契机,构筑长三角一体化超大规模市场格局;进一步提升协同管理能力,加强商务、海关、工商、质检、财税、金融等综合经济部门联动,重点推进消费便利化制度的系统集成创新,争取国家层面退免税等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资源集聚能力,加快引进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公司总部,加快完善现代供应链体系,加快打造专业商业及消费运作平台,加快智慧商业数字化步伐;进一步提升产业联动能力,增强“会商文体旅健”联动,增强消费环节与生产环节联动,增强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与消费联动;进一步提升趋势引领能力,提高国际品牌聚集度和全球新品首发率,增强原创性品牌的影响力,提升消费新赛道新热点的引导力,促进“国际品牌、自主品牌”双向流通的“买全球、卖全球”新格局形成。

作者

沈开艳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年、2001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分别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度尼赫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西图克工业咨询公司作访问研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政协委员,兼任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印度经济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0余项,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代表作有《上海经济发展报告》《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印度经济改革发展二十年:理论、实证与比较(1991—2010)》《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等。特别是作为主编,自2010年起已连续组织编撰了15年的《上海蓝皮书:上海经济发展报告》,社会影响力较大。科研成果先后获全国优秀皮书一二三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论文一等奖、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著作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等。曾获上海市先进女职工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上海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网络评论员、上海社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张晓娣 ,经济学博士,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伙伴专家。先后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及4项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名义共发表CSSCI论文20余篇。2018年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与“巾帼创新新秀奖”,2019年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2)》副主编。
王雅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曹静、冉净斐:《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瓶颈与经验借鉴》,《区域经济评论》2022年第2期。
  • 黄卫挺:《关于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13期。
  • 林丽平:《浅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阶之路》,《上海人大月刊》2021年第11期。
  • 刘司可、路洪卫、彭玮:《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路径、模式及启示——基于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比较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21年第5期。
  • 宋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提速 既能“买全球”,也能“卖全球”》,《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期。
  • 陶希东:《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科学发展》2020年第11期。
  • 汪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内涵和形成机制》,《经济论坛》2021年第5期。
  • 汪婧:《基于熵权法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商业经济研究》2020年第21期。
  • 王青、王微:《我国加快发展国际消费中心的思路与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评论》2021年第19期。
  • 魏颖:《新时代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思考》,《产业创新研究》2022年第1期。
  • 赵文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及实施路径》,《人民论坛》2022年第5期。
  • 周勇:《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国内大循环格局:消费者视角》,《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22年第8期。

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现状、挑战及路径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6.2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上海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亮点频现
    1. (一)消费“压舱石”功能持续强化
    2. (二)国际消费资源不断集聚
    3. (三)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4. (四)新消费群体快速崛起
    5. (五)新消费热点持续涌现
    6. (六)新消费技术加快应用
  • 二 国际知名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 三 上海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
    1. (一)理念和工作机制有待协同提升
    2. (二)软硬环境建设有待统筹推进
    3. (三)产品国际竞争力有待切实增强
    4. (四)疫情及国际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待各个击破
    5. (五)消费便利化的制度供给有待全面完善
  • 四 把握战略机遇,有序推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1. (一)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能力
    2. (二)进一步提升协同管理能力
    3. (三)进一步提升资源集聚能力
    4. (四)进一步提升产业联动能力
    5. (五)进一步提升趋势引领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