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报告(2022)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双支柱调控框架”后,《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明确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和范畴,并规定了评价流程和总体方法。本报告结合文件监管要求,从证券机构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复杂性和资产变现等方面,建立了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对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进行排名和分析。研究显示:2021年证券行业系统重要性排名TOP20的公司总资产合计占全行业的71.96%,尚未达到该意见规定的75%,说明我国证券业还远未达到“大而不倒”的状态,未来监管部门可能会推动行业内的合并重组,提高总资产,进一步扩大机构规模,以提高证券行业头部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通过计算各项一级指标得分与系统重要性得分的相关系数,发现目前机构规模仍是影响我国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排名的关键指标。但除机构规模外,证券机构间的关联度和复杂性也至关重要,应共同纳入我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作为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具体内容。最后,本报告梳理了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历程,最初从银行业开始,后来逐步过渡到证券行业,并针对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证券机构监管提出若干建议,对“十四五”时期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张辉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养老金融等。
李猛 ,济南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刘春航、朱元倩:《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度量框架的研究》,《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
  • 苏明政、张庆君:《经济周期波动、溢出效应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区域传染性——基于VARX模型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协议Ⅲ》(综合版),杨力、吴国华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 孙国茂、李猛:《宏观审慎监管下的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 肖子龙:《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7。
  • 郭威:《国际视阈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演进路径与完善措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 马梅若、易纲:《继续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政策框架》,《金融时报》2021年10月22日。
  • 方意、王晏如、黄丽灵、何文佳:《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双支柱框架研究——基于系统性风险视角》,《金融研究》2019年第12期。
  •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支付业务季报》(2019年第4季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中国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报告(2022)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6.3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研究进展
    1.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及相关理论研究
    2. (二)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方法
  • 二 基于宏观审慎的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
    1. (一)指标构成
    2. (二)评价方法
  • 三 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结果分析
    1. (一)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排名总体分析
    2. (二)系统重要性得分TOP20分项指标排名分析
    3. (三)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综合排名TOP20分析
    4. (四)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结构分析
  • 四 系统重要性证券机构与宏观审慎监管
    1. (一)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的构建
      1. 1.论证准备阶段(2011~2015年)
      2. 2.改革实施阶段(2015~2018年)
      3. 3.深化改革阶段(2018年至今)
    2. (二)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证券机构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
      1. 1.加大金融开放力度,深化金融监管改革
      2. 2.规范系统重要性证券机构的复杂业务
      3. 3.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4. 4.根据新形势修正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手段
  •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