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 成立于2002年9月,主要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意在推动、组织、协调台湾史的学术研究,从科学建设的角度,对台湾历史进行综合研究,开展与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国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台湾史学术研究,为祖国统一与学术进步服务。
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近代史研究回顾与反思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56.04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趋向与问题
    1. 一 解放思想,走出僵化与封闭
    2. 二 研究时段的下移
    3. 三 多角度、多领域的探究
    4. 四 几个问题的思考
  • 关于晚清史研究的学科史考察
    1. 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史研究
    2. 二 20世纪50—80年代的晚清史研究
    3. 三 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晚清史研究
    4. 四 对晚清史研究的几点期待
  • 关于中华民国史研究对象与体系的思考
  • 国史、国际关系史与全球史: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三个视角
    1. 一 国史视角
    2. 二 国际关系史视角
    3. 三 全球史视角
  • 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进程及趋向
    1. 一 配合反帝斗争的主体取向
    2. 二 专题研究的兴起和展开
    3. 三 进一步发展中的全面推进
    4. 四 整体研究框架和体系的基本成型
    5. 五 结语:条约关系研究的新趋向
  • 条约体系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
  • 近代中琉历史关系研究探微
    1. 一 中国大陆地区的中琉历史关系研究动态
    2. 二 中国台湾地区的中琉历史关系研究动态
    3. 三 日本学界关于中琉历史关系的研究动态
    4. 四 中琉历史关系研究的思考
      1. 1.中琉历史关系学术研究的不足
      2. 2.中琉历史关系研究的拓展
    5. 结语
  • 回顾与前瞻:清代海防史研究综述
    1. 一 问题的提出
    2. 二 学术史回顾
      1. (一)关于海防思想的研究成果
      2. (二)关于海防政策调整的研究
      3. (三)关于海防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
    3. 三 存在的问题与努力的方向
  • 论加强近代边疆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及边疆地理的复杂性
    1. 一 近代边疆地理研究的重要性
    2. 二 近代边疆地理的复杂性
    3. 三 加强近代边疆地理研究的迫切性
  •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过程及研究范式
    1. 一 历史地理学概念在中国的形成与演变
    2. 二 历史地理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1. (一)草创时期(1934—1953)
      2. (二)形成时期(1954—1978)
      3. (三)兴盛时期(1979—1999)
      4. (四)转型时期(2000年以来)
    3. 三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特色
    4. 四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1. (一)历史地理学的实地考察
      2. (二)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考证
      3. (三)历史地理学的数据和模型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1. 一 政治思想史及思想家个案研究的新进展
    2. 二 思潮史研究蔚然成风
    3. 三 学术思想史研究渐成热点
    4. 四 观念史研究的新气象
    5. 五 “文化热”中起步的近代文化史研究
    6. 六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
    7. 七 新文化史研究的活跃
    8. 八 存在的问题与理论反思
  • 中国近代社会史学科三十余年回望
    1. 一 学科发展总体趋势
    2. 二 研究范式转换
      1. 1.“现代化”范式
      2. 2.“本土现代性”范式
      3. 3.“社会与国家”范式
      4. 4.“社会治理”范式
    3. 三 学科发展瓶颈与未来展望
  • 关于开展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 引言
    2. 一 在与世界比较中产生的问题意识
    3. 二 技术与经济:近代中国转型的根本动力
    4. 三 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主要范畴
      1. 1.对近代中国交通体系基本形态进行考察
      2. 2.对诸种交通方式间关系进行考察
      3. 3.对“港口—铁路”体系与经贸网络重构进行研究
      4. 4.关注现代交通体系与产业转型的关系
      5. 5.考察现代交通体系与社会变动间的关系
  • 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料学的理论探讨
    1.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史料学研究的四个阶段
    2.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科意识的强化与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的确立
    3. 三 “史料”及“史料学”概念的界定
    4. 四 史料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等问题
    5. 五 史料分类问题
  • 戊戌变法史研究七十年(1949—2019)述评
    1. 一 研究概况
      1. (一)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爆发时期(1949—1966)
      2. (二)戊戌变法史研究的停顿时期(1966—1979)
      3. (三)戊戌变法史研究的繁荣时期(1979—2000)
      4. (四)21世纪的戊戌变法史研究(2000—2019)
    2. 二 维新派与维新运动研究
      1. (一)康有为的评价问题
      2. (二)关于“公车上书”的争论
      3. (三)关于强学会、强学书局与京师大学堂的关系
      4. (四)有关保皇会的研究
    3. 三 相关人物研究
      1. (一)翁同开缺原因
      2. (二)袁世凯告密问题
      3. (三)梁启超、黄遵宪、严复的办报活动
    4. 四 研究中的实证特点
      1. (一)对清宫档案的系统整合与利用
      2. (二)国外新史料的发掘与应用
      3. (三)私家档案的利用
      4. (四)史料文献考订的主要成果
    5. 五 主要的理论争鸣与讨论
      1. (一)早期关于戊戌变法评价与性质的争论
      2. (二)20世纪80年代新的理论争鸣
    6. 结语
  • 孙中山民生主义学术研究概述
    1. 一 民国阶段
    2. 二 共和国初期阶段
    3. 三 改革开放后的研究阶段
      1. (一)民生主义哲学思想
      2. (二)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
      3. (三)民生主义的内容
      4. (四)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性
    4. 四 迈入新世纪的研究阶段
      1. (一)民生主义哲学思想
      2. (二)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及演变
      3. (三)民生主义的内容
      4. (四)民生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1949年以前)
      5. (五)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性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抗日战争前期中外关系研究综述
    1. 一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联调查与国际反应
      1. (一)国联调查
      2. (二)国际反应
    2.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华政策与国民政府的因应
      1.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日本侵华政策
      2. (二)卢沟桥事变前后的日本侵华政策
      3. (三)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因应
    3. 三 抗日战争前期的中外关系
      1. (一)抗日战争前期的中美关系
      2. (二)抗日战争前期的中苏关系
      3. (三)抗日战争前期的中英关系
      4. (四)抗日战争前期的中法关系
      5. (五)抗日战争前期的中德关系
    4. 四 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制度
    5. 五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对外关系
      1. (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美国的关系
      2. (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外交思想
  • 不能高估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
    1. 一 “殖民统治有益论”及其主要表现
    2. 二 殖民统治的衍生品:“殖民近代化”的本质属性
    3. 三 历史的延续与断裂:“殖民近代化”的“前因”与“后果”
    4. 结语
  • 清代台湾历史、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 前言
    2. 一 清代台湾军事与政治史
      1. 1.武力控制
      2. 2.统治之道
    3. 二 清代台湾区域与开发史
      1. 1.北部地区
      2. 2.中部地区
      3. 3.南部地区
      4. 4.海洋区域
    4. 三 清代台湾本地居民研究
      1. 1.文献中的“原住民”
      2. 2.熟番社域与地权
      3. 3.族群迁徙、认同与历史变迁
    5. 四 清代台湾文化史研究
      1. 1.食、住与育、乐
      2. 2.文学与书写叙事
      3. 3.其他
    6. 结语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