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晓书评

从心而评,评书,评百态。
最近更新:2020-11-17
标签:

【先晓书评】 王奇生 | 《中国抗日战争史·战时军队》前言

作者:王奇生 来源:鸣沙
发布于 2019-12-31 浏览量:2357
内容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史》(全八卷)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书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考察抗日战争,强调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影响和巨大意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枢纽”;突破了以往在研究过程中将抗日战争历史作为单纯的战争历史来研究的局限,而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阶段来把握,将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世界的大环境和战后的长时段中进行考察,从而使读者对抗战有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准确的把握。第四卷为战时军队,作者陈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王1.webp.jpg

前 言


军队无疑是战争的主体,即使是“总体战”也不例外。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但军队仍然是抗战的主体力量,无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所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必须弄清楚是什么样的军队在抗战。只有弄清各支军队的实际情形和各个战场的实际运作,才能再现这场战争的一些基本面相,否则我们所书写的抗战史仍是一部将军事、军队置于边缘叙述的历史。
长期以来,文人出身的专业历史学者大多不愿涉足军事史,一是缺乏足够的兴趣,二是缺乏军事学识与经验,担心“纸上谈兵”可能造成理论与事实的偏差。我们习惯于将军事史留给军方学者去研究。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的军史战史研究以及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的相关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可视为前者的代表作,《国民革命建军史》可视为后者的代表作。军方的军事史研究具有一般历史学者所不及的专业优势,不可漠视其研究的贡献与价值,但也要注意到军方研究的“本位”立场与“本位”意识,不大关注军事与一般历史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导致军事史学与一般历史学之间形成一道相互隔绝的鸿沟。
20世纪后期西方史学界兴起的“新军事史”呼吁,不能将军事史完全留给军人去研究,而应该拉近历史学家与战争、军事之间的距离,尽力弥合军事史学与一般历史学之间的隔阂,进而打破学科之间的樊篱。“新军事史”不囿于以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和描述战争过程为目标,要求尽量拓宽军事史研究的主题,丰富军事史的研究途径和方法,不仅关注战争本身,也要关注战争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抗战史研究成果显著,有关抗战时期政治、外交乃至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有可观的推进,相对而言,恰是战争本身的军事史研究略显滞后,如国内学界有关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研究,还偏重于各次战役敌我双方攻守进退过程的粗略描述,而对国民党军统帅部至各战区的指挥运作,战略战术的运用,军队的组织形态,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官兵人事,作战能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士兵的招募与兵营生活,以及战地和后方的党政军民关系等,深入系统的探讨尚不多见。
相比之下,台湾地区和海外学界自1950年代以来尚有数部富有洞见的学术论著面世,如刘馥的《中国现代军事史》,齐锡生的《战时国民党中国:军事失败和政治崩溃(1937—1945)》,易劳逸的《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张瑞德的《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等,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分别从不同侧面对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描述。
有关抗战时期中共历史的研究,呈现同样的态势。最近20多年来,历史学界对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已有相当深入的推进,而中共军事史的研究成果,则大多出自军方,有关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游击队的研究,有的甚至细化到某师、某纵队,一般侧重于梳理军队的发展演变,如编制序列、人事沿革、参战情况等,重在彰表其艰苦历程与光辉战绩。军方之外,一般历史学界有关抗战时期中共军队与军事的研究成果则较少。海外学界可能限于资料搜集困难等因素,相关专门性的论著亦不多见。1989年东京出版的宍戸寛『中国八路軍、新四軍史』(河出書房新社、1989)。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基本脉络、编制装备、政治工作、民众工作以及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过程等,做了简要的梳理,可视为域外相关研究的代表作。
总体而言,有关抗战时期军事史的研究,海峡两岸的成果主要出自军方,一般历史学界较少涉足。在历史学界有限的相关研究中,对战争进程的描述较多,对军队组织形态的探讨较少。大体上,军方的研究与历史学界的研究甚少交流;两岸军方更是各说各话,甚至处于“互污”状态;两岸史学界对抗战时期国共军事史的研究,缺乏将国共军队放在抗战大背景下进行整合性、比较性的探讨。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军队分别在各自区域内抵抗日本的侵略。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和协作的关系。本卷拟分上下篇,分别探讨国共两军的基本特征和抗战方略,如军队的组织架构,人事派系,指挥系统,战略决策机制,武器装备与军需后勤,士兵的征募训练与待遇、官兵素养与作战能力,地方武装与政工党务等,都是军队实际运行中的基本问题。

在本卷中,战争过程不再是焦点,而战争的主体军队将成为讨论的中心。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逐渐建立了新的架构:全国军队被陆续编入多个集团军,进入各战区序列参加对日作战。随着战争的持续发展,一个以战区、集团军为主要层级的军队系统最终形成。

同之前相比,新的军队系统专为抗战设计,较之过去更为整齐划一;而作为基本战略单位的军、师,也不断地更新着它们的编制。然而,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始终不佳的军队状态和作战能力,提示着这样的组织形态存在着某些问题。事实上,战区和集团军不仅是军队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国民党军各个派系在战时的存在形式。国民党军内部纷繁复杂的各派势力,在战争中逐渐内化成为诸个战区、集团军乃至军、师。与派系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战区—集团军体系和地方行政的关系。战时地方行政中既已存在的“军治”体制进一步强化,战区—集团军体系中的各个层级在交战各地与地方行政进行着多种样态的互动,此种互动更多表现为军队系统与地方行政之间的矛盾。
此外,战时国民党军的兵役制度、政工制度,均反映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武装体制的一些基本特质。抗战期间,中共军事力量迅猛增长。抵达陕北时三大主力红军不足3万,至全国内战爆发前,中共军队已达127万人,其中野战部队61万人,地方部队66万人,还有超过200万的民兵。中共武装在抗战期间有如此发展,不是简单的“坐大”所能解释的。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正规部队多至300余师,而县、乡自卫队和省保安队大多虚而不实, 地方武装、游击队与正规军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中共的人民武装体制,从自卫队到民兵到游击队再到野战军的依次递进而又同时并存的梯级武装体系,不仅极大地减缓了动员民众参军的困难,层层递进过程同时也是武装熏陶和训练民众的过程;民兵和自卫队不脱产,又大大减轻了中共的财政压力,意味着人民武装体制能以较低的成本发挥较大的效用。

另外,与国民党军的战区体制不同,中共军区、军分区是掌握地方武装与民兵、自卫队的单位,主力部队相对仍是一套独立系统,可依战略需要在各大战略区轮换,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总之,中共武装体制的内在机制与实际运作情形,人民武装与群众运动的联系,以及“党指挥枪”和政工制度等诸多问题,尚有深入细致探讨的空间和意义。
抗日战争作为一场对外战争,无论是国民党军队还是共产党军队,所面临的都是与过去内战时期不同的对手,也因此必须调整和采取新的战略战术。本卷在剖析国共军队的同时,未能兼顾审视日本军队的情形,未能比较国共日三军的战略战术互动,不无遗憾。
本卷各章撰写人员:陈默(第一、二、三、四、五章)、王奇生(前言,第六、七章)、刘亚娟(第八章)、郭宁(第九章)、谢敏(第十章)、张希(第十一章)、姜涛(第十二、十三章)。


目 录


前 言

上 篇 国民党军队

第一章 统帅部与军队系统

第一节 大本营的尝试

第二节 军事委员会

第三节 全国抗战初期的军队系统

第四节“战区—集团军”体系

第二章 战略单位:野战军、师

第一节 全国抗战初期的扩军

第二节 整训、缩军与建军

第三节 军、师编制(前期)

第四节 军、师编制(后期)

第三章 军队派系

第一节 军队派系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战区、集团军的派系属性

第三节 派系军队与统帅部的博弈

第四节 派系军队之相互关系

第四章 军官和士兵

第一节 军官的出身与教育

第二节 军官的任用与升迁

第三节 兵役制度与士兵征集

第四节 士兵的教育与训练

第五章 武器装备与军需后勤 

第一节 武器装备的种类与性能

第二节 武器的自造和购买

第三节 国民党军的军需

第四节 国民党军的后勤

第五节 国民党军的医疗

第六章 武主文从:政工与党务

第一节 以党治军的蜕变

第二节 政工与党务的恢复

第三节 文武关系的变奏

第四节 政工与党务的困境

第七章 国民党军的若干特质

第一节 战绩呈报与宣传

第二节 缺额与逃兵

第三节 地方军人势力的膨胀

第四节 作战能力与指挥官素质

下 篇 共产党军队

第八章 正规军:编制演变与力量消长

第一节 八路军、新四军的初期编制

第二节 化整为零:分兵建立敌后根据地

第三节 化零为整:整军、扩军与正规化

第四节 精兵简政与武装结构调整

第五节 反攻阶段与正规军的扩大

第九章 官兵人事

第一节 来源与构成

第二节 任免与审查

第三节 教育与奖惩

第四节 待遇与福利

第五节 伤亡、抚恤与退伍

第十章 党指挥枪:政工与党务

第一节 党军体制

第二节 军队党务

第三节 政工干部

第四节 政治教育

第十一章 武器装备与军需后勤

第一节 武器装备的来源

第二节 武器装备的水准

第三节 物质供给

第四节 兵站运输

第五节 医疗卫生

第十二章 地方武装

第一节 组织体制

第二节 动员与来源

第三节 地方武装主力化

第四节 精兵与主力地方化

第五节 领导机制

第六节 优势与局限

第十三章 民兵、自卫队

第一节 发展演变

第二节 组织与动员

第三节 教育与训练

第四节 武器与作战

第五节 优势与弱点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本文版权归作者 【先晓书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