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话

中国史话——带你了解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
最近更新:2021-12-31
标签:

【中国史话】 京族史话——京族人的衣食住行

作者:何思源 来源:《京族史话》
发布于 2020-02-17 浏览量:1337
01
 
 


族传统服饰与其生活环境及渔猎经济的特征密切相关。因为气候湿热,京族人又多从事渔业,不需要太多太厚的衣服。和其他民族繁复的衣饰不一样,京族服饰趋于简朴实用,男女服装皆不加花饰。京族喜穿宽大长裤,方便活动,妇女穿窄袖紧身对襟无领的短上衣,裤子长而宽大;男子上衣长及膝盖,窄袖袒胸,腰间束带。无论男女,劳作时都喜将裤脚挽至腿根。

喜穿“胸掩”也是京族服饰的一大习俗。胸掩,即妇女衣服袒胸处绣着(或系着)的小布,又称“遮胸”,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据民间传说,“胸掩”早在京族人迁居三岛之前就有了,为东汉伏波将军所赠。当年伏波将军来到交趾,见妇女同男人一样袒胸露乳甚为不雅,便设计了一块“胸掩”相赠。从那时起,妇女用起了“胸掩”,流传至今。“胸掩”的用色与年龄相关:年轻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色或米黄色,老年人则用白色或蓝色。

以前的京族人多为贫苦渔民,不少人一年到头只有一身衣服,往往“夜间洗衣白日穿”。

由于习惯于水上生活的缘故,京族人过去平时都不穿鞋袜,哪怕在寒冬腊月也总是打赤脚,只在晚上洗凉水脚或雨天不出工时才穿一下木屐。连老年人也光着脚板踏一双用棕树皮编制而成的俗称“棕屐”的拖鞋而已。旧地方志记载京族人“爱跣足”。

妇女喜戴耳环,多跣足,少数老年妇女有染黑齿和结“砧板髻”的风俗,所谓“砧板髻”,即妇女头发是正中平分,两边留着“落水”(长且垂下来的碎发),结辫于后,用黑布或黑丝条缠着,再盘绕在头顶一圈的装束。

衣.png 

砧板髻

京族妇女平日爱戴斗笠。这种斗笠尖顶、锥形,以葵树叶制作,质地轻盈,内斗很深,几乎能盖住整个脸部。海边太阳暴烈,斗笠能起到防护面部的作用。

如果是外出访友或赶圩入市,服饰稍有不同。妇女加穿一件旗袍似的下摆较宽的矮领窄袖袒胸长衫外,另外还要戴一黑色或棕色的圆顶礼帽,俗称“头箍”。这种穿戴上的习俗,无论贫富,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用料的优劣上有所差异而已。多数家境平常的人家用自制的粗织麻布料,富有人家选用绫罗绸缎、蚕丝织品或香云纱,黑、白、红、褐等色贵重料子。

传统的婚礼服饰则体现在颜色搭配的讲究上。新郎穿的是草绿或浅绿色的长袍衫和深蓝或浅蓝色的长裆阔脚裤;新娘穿的也是长袍衫和长裆阔脚裤,只是上衣为大红或浅红颜色,裤子为黑色或褐色。

根据社会调查,大约在20世纪20~30年代,京族人已经开始改变传统穿戴了。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京族男女大多着唐装,只有少部分老年妇女保留着穿本民族服饰的习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论男女,穿汉族服装的逐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老人外,其余大都已不穿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并一改过去“爱跣足”的习惯,穿鞋踏袜。许多中青年妇女还烫了发,改变了原来的头饰,但仍有不少人喜欢戴斗笠。还有绣以图案或花草的菱形“胸掩”,一般妇女仍然喜欢使用,但真正如同过去那样用来遮胸的已不多见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京族的服饰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显示了京族人生产、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当然,传统服饰作为表现京族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仍然是京族人民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在唱哈节等场合京族人依旧是着传统民族服饰。

02
 
 

独特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京族的饮食特点:以海产品为主,烹煮时注重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口味清淡,几乎不使用盐、醋、酱油、辣椒等调味,只使用“鱼露”(用鱼虾腌制、发酵、过滤而成的汁液,又称“鲶汁”“鱼酱油”)来增添食物风味;主食以杂粮为主,稻米产量少,珍贵的稻米多被精加工成各种点心。如此饮食特点造就了京族内蕴丰富的饮食习俗。

京族人大部分地区习惯日食三餐,居住在尾的京族则一般习惯日食两餐,早餐多选在上午11点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1949年后京族才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以大米为主食。

过去,京族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芋头、狗尾粟、鸭脚粟等。由于生活贫困,一般人都把玉米磨成粉状,红薯、芋头等切成碎块,再掺进少量大米熬一大锅稀粥作为主食,只有渔汛期、农忙时才吃干饭。人们一年里头大半时间吃粥。海鲜粥是当地人经常吃的早餐,其用料丰富,有车螺、沙虫、鲜虾、猪肠、猪肝、鸽肉等。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粥”就是在日常食用的海鲜粥的基础上精选用料、细致烹饪而成的。由于京族聚居地未受工业污染,海鲜味美,而且还幸存古老的海岸腔肠类生物——沙虫和泥丁,这造就了“天下第一粥”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主料。沙虫是一种沿海滩涂穴居爬行动物,形状很像一根肠子,被称为“海滩香肠”“海洋虫草”,虽没有海参、鱼翅、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为海参、鱼翅所不及。沙虫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是老少皆宜的营养滋补及食疗佳品。泥丁则是一种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海边浅滩咸草地里的小型星虫,体长约10厘米,呈圆筒状,好似钉子,前端较细,表皮灰黑,故当地人称为“泥丁”(又称“土钉”“土笋”“泥虫”)。除泥丁和沙虫外,再加上时令的车螺、螃蟹、腊鱼、章鱼、红螺、鱼、猪肠、猪肝等,配以姜、酒等佐料一起炒至将熟,再放粥和适量的水煮熟。在起锅前放少量的蚝油和鱼露,出锅后放葱花即可食用。

京族传统肉食多为海鲜,以鱼、虾、蟹、螺为主,特色菜肴多以海产品为原料,菜式包括清蒸海鱼、酸甜鱿鱼卷、贝肉烩粉丝、白螺焖酸笋等,还有随时令的煎红虾、红焖螺、炒墨鱼花卷等。传统宴席菜肴有一道菜是必备的,即沙虫巴。沙虫巴做法简单,即将沙虫洗净后放入沸油炸至金黄即可。其香酥味美,被认为京族宴席上的上等菜。“焖鳝肚”也是一道特色上等菜,是以鳝鱼肚干制品为原料焖成的酸甜凉盘。在京族人的传统观念中,鳝鱼代表善良、正直,且鳝肚数量少、价格高,因此该菜只是在款待贵客或重大节庆时才吃。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等在过去是极为罕见的,近几十年以来随着这些肉类供应充足,京族人才普遍食用。

京族人做菜讲究时蔬要多,肉要少,用油要少。他们常用鱼虾发酵做成“鱼露”,以此作为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在“三岛”之中,山心村鱼露产量最多,素有“鲶汁之乡”的美誉。2008年,京族鱼露制作工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人初次品尝鱼露时,认为其腥咸味重,难以下咽,然而一旦适应下来又每餐都离不开,这算是京族饮食习俗的一大“怪”了。

由于稻米珍贵,京族人多倾向于把它制作成各种点心或小吃。比如“饐”(原字左边为“米”,右边为“乙”,左形右声,是一个方言字。为方便起见,本文写成“饐”)和卷筒粉。从字形上看,就知道“饐”极具地方特色。京族人常把以糯米、籼米为主料做成的米饼或糍粑类食品叫作“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风吹饐”(又名风吹饼)。其做法如下:将糯米浸泡后磨成粉浆,用蒸笼将其摊匀在布箍(用环竹片将棉布箍紧制成的模具)或大的薄铝托里蒸熟,再均匀地撒上芝麻,然后放置在户外的竹篾架上晒干,最后覆于疏篾屏上以炭火烘干而成。烤熟后的粉膜,形似晒枯的荷叶,其重量更轻更薄,几近透明,脆不禁风,故名“风吹饐”。其味香脆爽口,风味独特,既像薄饼,又像锅巴,易于保存;既可做小吃,又可做出海捕鱼时的干粮。故“风吹饐”深受京族群众喜爱,为“东兴三宝”之一。

如果把蒸熟的粉膜切成细丝后烘干或晒干,即成“饐丝”,当地粤方言称“呃粉”。因“饐丝”呈长条状,京族人认为它有长长久久的蕴意,以前多用它作为聘礼或婚宴食品。其烹制方法,与煮干米粉基本相似,先将“饐丝”用冷水浸泡至稍微膨胀,再放入油锅炒,然后搭配海鲜和瘦肉烹煮,加葱花、调料,水煮或油炒都可。烹煮后的“饐丝”,无论煮还是炒,外形都像伊面,但不是那种口味,也不是普通米粉的味道,总之口感爽滑鲜香,风味独特浓郁。尤其是与虾米、海螺混合炒熟,味道可口,又叫“京族炒米粉”,是游客必食的京族风味小吃。拌上螺贝肉、蟹肉、沙虫干或虾仁等煮成的“饐丝海味汤”,则甜香鲜美,既嫩滑又可口,香味浓郁而不腻,是京族喜爱的佳肴、待客之上品。

同样是磨好的米浆,放到布袋中把水分滤掉,也可以做成别的“饐”。揪下一块米粉,在里边填馅料后团好,在白芝麻上滚一圈,再放到烧热的油锅里炸,炸熟出锅即成,色香味俱全。米团也可以不油炸而放屉上蒸。蒸熟出笼之后,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这些裹白芝麻或糯米粉的食品,因外形乍一看犹如老人的满头白发,京族人就把它们都叫作“白头饐”。为了调和色泽、增加清香,也为了预防上火,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时,掺入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于降温去火的中草药,如香菜、“企麻”等。这样做出的“白头饐”别有一番风味。

京族的卷筒粉和广西其他地方的卷筒粉相似,不同的是更薄,馅料也不尽相同。卷筒粉一般是用铝盘来蒸熟的,较厚较绵,而京族卷筒粉则是在绷紧的布面上蒸就的。舀一小勺米浆迅速摊开,盖上盖子,几秒钟后掀盖,放一些由炒熟的肉末、木耳、洋葱、椰菜拌成的馅,用薄而宽、长如尺的竹片轻轻地剔起蒸熟的粉皮并卷成筒状,浇上爆葱头的油,挤上鱼露等调味汁即成。卷粉的制作一气呵成,味鲜美而不腻。

食.jpg 

卷筒粉

在节庆期间,京族人的饮食稍有不同。

春节快到时,家家都必做“饐”食和大粽粑。大粽粑,又称年粽,严格说来不只是京族特有的,越南的越族,广西的壮族、瑶族等都有春节前包大粽粑的习俗。

1958年后,京族人包的年粽多数重达500克。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几项准备工作:(1)将半肥瘦的猪肉切长条,用老抽、蚝油、食油、五香粉、糖、酒、姜等调料腌制以入味。再把当地的红蓝叶打碎放在馅里面,当粽子煮熟之后,中间有红蓝叶的部分会变成红色,有提色增香、促进食欲的作用。(2)将淘干净的糯米和去皮绿豆(有时用炒花生)分别泡上。(3)将包粽子的冬叶和芒叶洗净并放进开水煮10分钟,挂起滴水晾干。(4)削好细竹篾以做包裹粽子之用。

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先把两种叶子交叠铺平,大的冬叶包在外面,大概4片,小的芒叶包在里面,大概13片。把泡好的糯米放上,摊开成长圆状,铺一层绿豆,然后放腌好的肉条和红蓝叶,再盖上绿豆,最后盖上糯米,将所有材料用细竹篾包起来。粽子呈长方形状,捆扎好的粽子放到大锅里煮。大火一直煮上若干小时,直到米、豆和肉都煮熟了为止。做好的年粽可存放二十天左右。吃前把它切成块或薄片蒸热,或用平底锅煎成金黄色,蘸以鱼露和胡椒粉,味道鲜美,不油腻。

京族除夕夜的团圆饭十分丰盛,和汉族一样,鱼肉取“年年有余”的寓意。大年初一不能杀生,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年粽和“饐”食。拜年时,人们喜欢带上橘、梨等水果,取“大吉大利”的蕴意;如送蔬菜,则送少许的生蒜或芹菜,生蒜象征新鲜(当地粤方言的“蒜”和“鲜”音近),芹菜借以表达工作勤奋的祝福。“散年”(尾苏氏家族以大年初三为“散年”,其他京族聚居区以大年初四为“散年”)的时候,要杀一只阉鸡上供祖先,之后准备一个以这个供品鸡肉为主菜的“大桌餐”,请亲戚、友邻一起吃饭,联络关系,巩固感情。

端午节,京族和大多数民族一样吃糯米粽子和雄黄酒。

七月十五为“鬼节”,当天,早上煮糯米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等供拜祖先,然后进餐饮酒。人们在哈亭前的空坪立起“招魂榜”,两旁铺两行芭蕉叶,放上炒玉米、饭团、饼子等食物,由“法师”念经让饿鬼受食供品。然后法师一声令下,扮饿鬼者便与围观的儿童一哄而上,将食品一抢而光。民间认为食供品能“得福”。

中秋节除做糯米饭、糯米糖粥和风吹饐外,还要准备猪肉和月饼,京族也有全家吃团圆饭的习俗。

京族男女青年订婚,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猪肉、糕饼等作为礼品送给女方,贫穷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叶、糕饼作为订婚礼。结婚时,男方要备100斤猪肉、200提酒(每提等于200克)、7斗米及其他礼品,送给女方。婚后3天,新娘“回潮”,夫妻俩带自家染红的糯米饭两托盘(约6斤)、猪肉2块、鸡2只回娘家谢拜岳父母。

祭祀食俗也颇具特色。春节期间全村都要到“哈亭”以猪、鸡、鱼为供品祭拜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守岁时,必须在祖先牌位前,摆上白薯饐方能入睡。正月十五为小年,届时也要备猪、鸡、鱼拜祖。民族节日“哈节”期间,凡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子都要置备鸡、酒、糯米饭、槟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经过祭拜的男子才算“入众”(即进入成年),才被允许参加哈节的入席活动,从此便可参加捕鱼生产。

过去每逢新网下海或海产品歉收,都要置办各种祭品,到海边进行祭拜,祈祷保佑下海的人平安归来,渔业丰收。

在食物的信仰上,京族人认为吃神灵的贡品能沾红运和福气,因此祭祀之后会将祭品分发,让每个人都得到神灵的福气与保佑。扫墓时,京族人往往将祭奉过的供品分给子孙们吃,他们认为吃祭过祖先的供品会平安、健康,得到祖先的庇佑。中元节给鬼魂“施幽”的食品,人们往往在作法后将其一扫而光,民间认为小孩抢到“施幽”食品为“得福”。

京族有嚼食槟榔的爱好。嚼槟榔的方法是,把有大拇指般大小的槟榔果剖成对称的两半,用槟榔叶包住槟榔果的一半,而另一半抹点石灰或碱灰、贝壳粉,加上黄麻根皮,混合起来咬嚼。嚼槟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积消肿。槟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嚼槟榔能除口臭,还能溢出一股香味,染红嘴唇,女性以此为美。因此,妇女最爱嚼槟榔。对京族人来说,槟榔还是求婚、请客、送礼的信物。嚼槟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风,过去无论男女,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染牙,象征其已成年,可以成亲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京族待客以茶水代替,嚼槟榔的古风日渐衰微,但老年妇女仍有此俗。吸烟男子则喜用竹制水烟筒和京族特有的“烟煲”。“烟煲”,其外形像一个盅,里面盛着水,盖子上有若干个孔,一孔放烟丝,其余的孔是到吸时才插入小竹管。吸烟时将水注入烟煲,点燃烟丝,将空心竹竿插入小孔,即可吸食。根据小孔的数目,一次可供一至四人同时围坐吸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烟煲”现在已不常见了。

京族人还有饮茶的习惯。过去人们一般喝水榕花茶。水榕花是水榕树上结成的花,待其还是花苞时将其摘下,晒干后即可用来泡茶。这种茶属于凉茶,清热解毒,能治感冒,深受京族人的喜爱。传统茶叶还有青茶、槟榔茶等。现在人们多喜饮绿茶。

京族人普遍喜欢甜食,有以甜食寄寓“幸福”“美好”的习俗。京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糖粥,八月十五中秋节“团圆饭”首先吃的也是糯米糖粥,哈节祭神也要有糯米糖粥,就连民间歌谣中也以“甜”来寄寓“美好”。京族人除用糯米糖粥来招待客人外,有时也用绿豆糖水、糖粉丝或红薯糖汤等,甜食的甜润,表达了“友谊常在,如胶似漆”的美好愿望和好客心态。

03
 
 

传统习惯制约着人们的居室建筑及日常生活,京族的居住民俗,主要表现在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布局,房间的分配,厨房及禽畜厩的位置,杂物的堆放,室内装饰及独特的供奉、祭祀、信仰、禁忌等。

京族先民初到现今的居住地时,到处都是荒蛮的景象,只好就地披荆斩棘,找一块落脚的地方,随遇而安,并未能顾及风水朝向问题,只需避开潮汐的侵蚀便可。为了安全及防卫,习惯聚众而居。随着定居生活的推进,人们在建房时,不但注重房基的选择,在奠基和其后的一些工序中,也按择定的吉日进行。

京族各姓氏家族的先祖们,迁来岛上定居的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同姓氏内部高度聚居,不同姓氏的居住地又保持一定距离,因此京族村落既零星分散又相对紧密。京族民居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邻里之间高度集中、互相关联,而是大都单门独户。这和京族以小家庭为主的传统有关。子女一旦成家,便要和父母分家,因此形成了单门独户的景象。时间久了,户与户之间、各姓氏内部、不同姓氏之间民居走向各不相同的格局便逐渐形成。现今京族村落呈现出道路曲折多变、走向不定、无规律可循的面貌,人们甚至无法判定,京族村落的村头村尾或村前村后的方位究竟在何方。这颇有好处——外来者不敢贸然进入,有利于安全防范。

海岛经常受热带风暴的袭击,因此京族村落周围有高大茂盛的木麻黄树林,可以阻挡、减弱热带风暴。村落中的房屋四周留有开阔的空地,周围种植剑麻、仙人掌之类植物,既可固定海岛的沙质水土,又可作为篱笆,点缀美化村落。

京族的住房经历了草房、木房、土房、石条瓦房、钢筋水泥楼房的“代际更替”。

据旧地方志记载,京族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其居住房舍普遍是原始而古老的“干栏”式竹木结构。房屋的四角竖起四根木柱,一边高一边低,形成坡度,也有用六根木柱竖成“金”字形,每根木柱下方垫以石头防腐。墙壁用木条或竹片编织,有的还糊上泥巴。屋顶盖以茅草(极少数盖瓦片),几年换一次。京族人把这种传统的草庐茅舍称为“栅栏屋”,包括草房、木房、土房等。“栅栏屋”的墙壁用粗糙的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做墙壁,顶覆茅草或瓦。为了防风,屋顶还压以砖块或石块。屋垛四角以六寸至一尺高的木墩(多是苦楝木)或大楠竹、石头等做柱墩;柱墩上横直交叉地架以木条和粗竹片,上面又铺以粗制的竹席或草垫做“地板”,平时脱鞋入屋,地板上坐卧饮食,地板下面就是鸡、鸭、鹅等家禽栖息的地方了。屋内以竹片或木皮间隔成三个小间。老人住正间,晚辈住左侧间和右侧间。“栅栏屋”有百越干栏式建筑的遗风。北齐时的《魏书·僚传》有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目的是以避瘴气和毒蛇猛兽的侵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京族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相邻民族间的交流和文化习俗的影响,住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明显标志就是20世纪50年代“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这种房子用长方形灰白色石条做墙,每块石条约75厘米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从地面到檐首砌石条要23块,从檐首向上到封山顶砌石条要10块。房高约7米,屋顶盖瓦,屋顶脊和瓦行之间压着一块连一块的小石条,可抵台风。屋内以条石或竹片木棉之类分隔为左、中、右3个单间。单间的面前都留出较宽敞的过道,自左向右贯通全屋。家中桌椅以及农具、工具等,都置放在过道的墙脚边。左、右两间是卧室和厨房,正中一间即“正厅”,俗称“堂屋”。正壁上安置神龛,称“祖公棚”。正厅除节日用以祭神外,平时又是接待客人以及吃饭、饮茶、聊天的地方,可兼作客厅。如果家庭人口较多(如子女均未结婚成家等),则左、右两间都用作卧室,厨房就另外附建在左边或右边的山墙脚边。为了照顾老人,子女就住在接近厨房边的那个隔间,距厨房远的那个隔间就让老人住。畜圈在居室旁另建。“石条瓦房”坚固耐用、抗风耐湿,非常适合沿海地区的气候和生活。这种别具一格的用炸药开采的海底礁石做砖墙、烧蚝蜊灰做抹浆、独立成座、屋顶以砖石相压的居家建筑,非常具有地域性民俗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边贸兴起之后,京族的居住条件有了质的飞跃,每家每户争相盖起了钢筋水泥的多层小洋楼,如今的石条瓦房则不多见。就只留一间作为文物保留。京族人把两层以上的楼房称为第五代住房。这些住房为一家一户独立庭院式的小楼房,外贴瓷砖,带有阳台和装饰性栏杆,摆放着鲜花盆景。从外观看,这些小洋楼和广西城镇的楼房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京族的小洋楼与以前的住房之间仍有一脉相传的地方。底层房屋的功能布局仍继承旧式民居的传统——厅堂加两厢。厅堂较宽敞,里墙一律设京族式的神龛,这里仍旧是客厅兼办红白喜事和举行家祭的地方;两厢相对较窄,一般用作厨房、粮仓或老人的卧房,但也是固有的格局。小洋楼外有前庭后院,冬青、剑麻、牡丹、仙人掌及菠萝、木瓜等围成篱笆,庭院内种有许多亚热带瓜果,瓜棚果树下面摆放着石凳石桌,树干上挂着渔网和网床,庭院的角落还有用平衡木汲水的人工老井,老井靠墙的一边则堆放着各种渔具,楼房外还挂着一串串海产品干货。民族气息犹存,京族民居传统不断继承发扬。

在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发展。京族小洋楼二层以上几乎都是标准的现代套房,套房内以卧房为主,卫生间、阳台乃至书房都一应俱全。一些信仰天主教的京族人的房屋陈设有一个突出特点,在房子的大厅正中神龛处放有圣母神像或者圣母图,神像或图画前摆有蜡烛台。有些教徒还用镜框将圣母图精致地裱起来,配以电子蜡烛。部分教徒也将祖先的画像供于大厅里,与圣母神像一起供奉。

如今的京族民居,掩映在木黄麻树丛中,瓜果草木错落交织,郁郁葱葱,似海滨公园,秀丽迷人。在现代化浪潮中,传统建筑仍有一席之地。村落中的“哈亭”,既是京族“唱哈”用的歌亭,又是神庙和祠堂,是京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哈亭的建筑总体布局与庙堂有些相似,其建筑形式古朴、美观,屋顶采用反翘曲线式样,上面饰以红瓦,与白色的主体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屋脊正中是双龙戏珠图案的雕塑。哈亭为二进式结构,内部分为正殿和左右偏厅两大部分,正殿供奉镇海大王等诸神灵和当地京族主要姓氏祖先的牌位,殿内的柱子上都雕刻着具有民族习俗特色的楹联或诗词,过道直通大门,过道两侧是通透的厅堂。较大型的哈亭内,祭祀场地两侧设有阶梯形的宾客座席,这是专供村里辈分最高、为修建此哈亭和筹办哈节捐资捐物者所设立。哈亭具有祠堂和神庙的功能,又是京族人民的娱乐场所。

从建筑结构上来说,现代的哈亭实为融合了汉族文化的庙宇建筑,既保留了传统哈亭的建筑特色,又吸取了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建材、规模、样式上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04
 
 

京族三岛在没有与大陆连成一片以前,都是被海水包围而各自独立的孤岛,这对于京族保持自身特有的文化生态是极为有利的。但对村民来说,海水阻隔给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因大海变幻莫测,京族视之为神灵,在船头设“海公”和“海婆”的神位,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焚香祷告,并举行一些祭海活动,祈求出行平安。一般要进行“问答天灯”的巫术占卜,预测此次出海的凶吉。仪式结束后渔民才可以出海。

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京族祖辈们每次出海打鱼都要用上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青壮年男子全部都会出海打鱼,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家。渔民约定回家的时间到了的时候,留在家里的人则于夜晚拿上灯来到海边,高举起来,为在海上漂泊的家人指明家的方向,这就是“昏夜引船返航”的习俗。

进入21世纪以后,出海船只的性能和配置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天气预报为出海提供了指南,GPS导航技术又为船只提供了精准的方位,京族人出海的风险性已经大大降低。虽然如此,但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习俗已经内化为传统,仍在或多或少地影响京族人的出海行为。

出海习俗如此,平日出行也有风俗。因为船舶筏艇并不像现在这般普及,而且都集中锚在便于出海的南岸了,大部分京族群众无论是在三岛区间往来还是登陆江平镇赶圩交易,多在退潮时蹚海上岸。为确保衣裳不湿,无论男女都在下海之前将衣裳解下包好顶在头上,然后蹚着没脐的海水缓缓前行,到达彼岸再重新穿上,裸身蹚海因此习以为俗。有不少群众一年到头就一两套衣服,且裤摆湿烂后便剪掉,长裤变半截裤继续穿。由于“水期”(汛期)因时而异,有些时候到集市需要半夜三更起程,因错过退潮时机而被海水阻隔甚至于溺死者时有所闻。人民公社时期,京族地区的生产大队曾成立过运输(船运)专业队,往返北海、合浦、东兴等地从事货物运输,但主要是运输建筑材料、鱼产品等,且业务较少,不营客运。因此村民出行,仍是以裸身蹚海为主。直到20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修了围堤,三岛实际变成了半岛之后,这一奇特的风习才渐渐不常见了。

至于陆上交通,70年代以后京族地区以机动车辆为工具的交通运输才逐渐有所发展。然而由于地处滨海地区,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京族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较为缓慢。1989年以后,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购置货车、客车从事交通运输业务的京族人不断增多。2004年,江平镇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专业户共有396户,从业人口782人,年营业额4197万元,其中有80%以上的运输户主要活动在尾、山心、巫头等地。

如今,京族地区的交通得到了飞速发展,三岛与大陆已有宽敞平坦的二级公路连接相通,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从事边贸贩运的车辆来往穿梭。尾岛金滩景区按A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全长7.2公里的双向四车道进滩道路已于2010年完工;中越北仑河第二公路大桥也于2014年破土动工,这将激活京族聚居区的大开发大建设,同时还将带动对岸越南的新区开发,对于加强中越两国经贸合作、改善口岸交通条件、带动旅游资源开发和边贸繁荣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京族聚居区交通状况的极大改善,从现实意义来说,它有利于增进防城港市与越南的陆路联系,有利于促进东兴试验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有利于拓展我国与东盟等国家的合作、交流;从长远考量,它还有利于防城港市作为边境地区完成“兴边富民”、“睦邻安邻富邻”、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边境的特殊使命。京族人之前的种种出行习俗,也都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中国史话】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

京族史话

何思源 编著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的山心、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京族拥有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本书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波澜起伏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读者了解京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立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