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话

中国史话——带你了解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
最近更新:2021-12-31
标签:

【中国史话】 故宫史话——紫禁城的内涵

作者:姜舜源 来源:《故宫史话》
发布于 2020-04-14 浏览量:5002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使用的皇宫。清王朝灭亡后,人们按历史惯例将其称为“故宫”,意思是前朝的皇宫。故宫在明清时代又称“紫禁城”,这种命名取自天文上的“紫微宫”。皇宫怎么与天文联系起来了呢?这要从远古说起。

01
 天人合一与自我中心

在世界文明史上,凡是文明发育较早的民族,多有以人间社会事物比附天象等自然界现象的传统。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从萌生起,就有浓厚的天人合一色彩,表现在天文上,多以国名、官职、城市、宫殿等命名星座;而都城、皇宫又反过来,以星座来命名,乃至以星象来规划。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一种瑰丽壮观的景象——星辰之都。在都城、宫殿的建造上极力模仿天象,使之成为天上人间、人间天上。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也有以自我为天下中心的传统。“中国”就是中央之国的意思,表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中国”一词在古汉语里又指都城,意思是都城又在国之正中。1987年5月在河南濮阳发现的一处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墓葬主人东西两侧排列着用贝壳摆塑的一条龙和一只虎。这可能是《尚书·尧典》中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东、西、南、北四方星宿的“四象”的远祖和雏形。这说明那时人们已开始在建筑中模仿天象。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天文学获得更大发展,战国人石申所著《石氏星经》记载了天空中央为紫微、太微、天市三垣。阶级形成后,建筑模仿星象的权利被最高统治者所垄断,“天人合一”、“自我中心”两者共同作用于都城、宫殿之中。于是中天三垣常被考虑在都城上,而由于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心,就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天宫和天帝之子的王宫。《周礼》中天子“明堂”,在意念上就是天空中央的紫微宫。西汉刘向在《七略》中说:“王者体天而行,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微宫。”秦始皇的咸阳宫,也是“则紫微,象帝宫”,即效法取象天帝的紫微宫。与石申同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则以他那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把天上想象成人间,他在《离骚》中抒写了自己在天上,到天帝居住的紫微宫前阊阖门叫门的情境:“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汉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正式系统地记录了用宫殿和人间社会组织比附天上星座的历史情况。汉人所著《辛氏三秦记》也记载,汉代的未央宫“一名紫微宫”。《晋书·天文志》说:“紫微,大帝之坐也,天子之常居也。”从总体上讲,这揭示了紫微宫在天上为天皇大帝的居所,在人间为天子的皇宫这一属性。

02
银河贯都与斗星绕城

秦汉两朝的都城受天象影响很大,端居中天。

秦国都城咸阳建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当时的都城、宫殿都在渭水之上,故曰“咸阳”(咸,全部;水北为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曾经一次迁徙天下富豪12万户充实咸阳,并扩充宫室。由于渭水北岸的咸阳已经容纳不下新的宫殿建筑和不断增加的人口,许多宫殿如阿房宫就建到了渭水南岸。于是,渭水横贯国都。波光粼粼的渭水,被看成星光灿烂的银河;在河上架起宽广的桥梁,以连接全城,恰似通往幸福生活的鹊桥。于是人们称其“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后来,又将渭南的信宫更名“极庙”,象征天极。

作为天文学发达的另一个标志,是对本初子午线的认识。据《拾遗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筑云明台,号称“子午台”。渭水南岸上林苑中阿房宫正殿前有“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又“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即把经过正殿的大路作为本初子午线,在南山之巅架起双阙,作为京城的正门。

秦人将紫宫、银汉、牵牛、本初子午线等天文上的事物集中在都城中,俨然以天下正中、唯我独尊的主宰者的身份自居,是对前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反映了秦人气贯云汉的博大胸怀和对征服大自然的自信。最后,秦始皇又将这些带进他的坟墓。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墓的底部在很深的水层以下,整个墓室熔铜灌铸加固而成。墓中复制了生前的宫殿,墓顶绘制了日月星辰,下边是九州山河的模型,奇异的机械装置驱使水银在江河湖海的模型中不停地流动。这又是一座地下的星辰之都。

汉代刘邦夺取天下之后,鉴于渭水北岸的秦故宫已是一片废墟,便选在渭水南岸秦朝兴乐宫所在龙首原一带奠都,命名为“长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开始由丞相萧何主持修建长安宫城,将秦朝兴乐宫扩建后更名“长乐宫”,又在秦朝章台上兴建了汉代的紫微宫,此即规模宏大的未央宫,占据了龙首原北麓的高地。刘邦东征回到长安,见此情景勃然大怒,责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说:“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汉长安故城,仍能见到10余米高的宫殿遗址,占地达5万多平方米,可以想见当年汉家宫殿是何等辉煌壮丽!

汉高祖刘邦死后,他的儿子惠帝刘盈下令修筑长安城垣。南面以原有长乐、未央两宫南墙为限,中间开正门“安门”,向外突出,故形似南斗。西垣、北垣沿渭水自西南向东北曲折延伸,又形似北斗。《三辅黄图》说:“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汉代人未必事先有意将长安城规划设计成“斗城”,但“斗城”的形象,却仍反映出汉朝人直面太空、征服宇宙、壮志思飞的豪情。

03
“紫禁”形成

秦汉之后,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在京城整体上模仿天象的现象渐渐少见了,京城大多离河流有一定距离,规划成棋盘形,而趋于在京城的主体皇城模仿紫微垣上下工夫。在秦汉时代,礼制上规定皇宫称“禁中”;在唐代,人们非常强调它的天子紫微宫的属性,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儿子李贤注《汉书》时明确指出:“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于是,人们开始称皇宫为“紫禁”。初唐骆宾王诗中有“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排”。中唐韩翊诗中有“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晚唐白居易诗中有“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唐代长安城和宫殿是在隋朝大兴城及其宫殿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先是将京城北部的大兴宫改建为“太极宫”,太极意即天极,即紫微垣内的北极星。后又在城北建造了大明宫,在城东建造兴庆宫。以上共三区宫殿,与天空中央三垣之数相合。每区宫殿的主座也以三殿为度,如麟德三殿、紫宸三殿。紫宸即紫微宫。这反映了从秦汉时代京城整体上模仿天象到皇宫建筑模仿紫微垣的演变过程。

04
元大内偏占太微垣

元大都城也以中天为象,但与前代及后代不同的是,元朝君主将紫微垣位置让给了中央政府“中书省”,皇城大内居太微垣。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元代以前的历朝皇宫,都处于都城北部,这与天文上紫微垣处于太微垣上部的方位是一致的。而元朝皇城因为地理、水文等条件的需要,建在大都城南部,对应的是太微垣的方位;且处在鼓楼北、都城中心的中书省恰恰占据紫微垣,故在省署周围分布六部等衙门,象征紫微垣众星。

另一方面,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王朝,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藏传佛教和儒学两种文化的影响,并不在乎汉族皇帝一向标榜的“天子”身份。

 
05
最规范的星辰之都

北京古城,特别是现存的明清故宫,是最规范的星辰之都。皇宫作为京城的主体,明朝恢复了它紫微垣的地位,称“紫禁城”。鉴于皇城仍处于京城南部,当时把宫中三大殿所在前朝部分视作太微垣。因为天上太微垣是天帝布政之所,与三大殿性质相符。如此,后寝便堂堂正正成为紫微宫。与后寝中心的乾清宫相对应的,就是天文上天皇大帝星;后三宫连同东西六宫共十五宫,又合成紫微垣左右两垣十五星之数。紫禁城有时被作为紫微、太微之混合体。如乾隆皇帝在《宝月楼记》中便称:“东则太微、紫微。”这说明他是将前朝作太微,后寝作紫微。三垣中的天市垣是天帝聚众贸易之所,明清时代在皇城北门地安门内外设内、外市,对应的就是天市垣。

另外,紫禁城里还使用了天文上的其他星座。如乾清宫丹陛至乾清门之间设有汉白玉栏杆的长长甬道,意即天文上的“阁道”星。秦汉时代的宫殿多为高台建筑,为高台之间交通方便,并避免上下登陟之劳,建造了架空的道路,称“阁道”或“复道”,如同今日的天桥。不久,天文上把紫微宫至河神星之间的6颗星命名为“阁道”。到了明清宫中,只有皇帝使用的主要宫殿如乾清宫、文华殿、武英殿以及太庙可以有阁道,其余均不得仿建,阁道成为等级的标志。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住的慈宁宫及其慈宁门台座都很高,但二者之间历来没有阁道,到她80寿辰时,乾隆帝为太后使用方便,才破格加造了阁道。但乾清宫的阁道是真正有立交功能的阁道,它的北端,即乾清宫丹陛下,有专供臣下穿行的过道,俗称“老虎洞”,明朝天启皇帝小的时候曾趁着月光在里面捉迷藏。这种阁道还有一处,就是天坛圜丘坛前的丹陛桥。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中国史话】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