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坛

站在前沿,思考“语不惊人死不休”。
最近更新:2021-12-28

【文学论坛】 《中庸》通解(其一)

作者:于述胜 来源:《<中庸>通解》
发布于 2020-08-26 浏览量:1299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章大意

本章为全书总纲,内分三节,概括阐明“诚身以致中和”的思想主旨。

首节揭示了“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人性为上天所赋予,人道出自人性,而教即是修道。

次节揭明为何要修道以及如何修道。何以要修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一旦背离人道,便会流于非道,也便是沦为非人。修道之要途,则在于诚身,尽其“戒慎”“恐惧”“慎独”之修道工夫。

末节以上节所言诚身工夫的充分发挥为前提,旨在呈现中和位育的理想境地:若尽到了诚身工夫,则内有中正之德,外有和物之行;“中”为万事之唯一根本,“和”为万事之不二法门;至于中和之境,则天地位于其中,万物育于其中,人类便超越了其他物类,而成为宇宙大生命的能动承担者与实现者。

【分节释义】
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之谓,古文的判断语词之一。戴震说:“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为性、道、教言之,若曰性也者天命之谓也,道也者率性之谓也,教也者修道之谓也。”(《孟子字义疏证·绪言·卷上》)

,即天道,指总体世界及其运化规律;,“犹令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以下简称《中庸章句》),即赋予;性,即人性,指人的本性、本质或人之所以为人者。天命之谓性:与《易经》“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意相近,言人性是禀受天地之化的产物,是天道的特殊表现形式。

,循也(《广韵》),此处有循顺无违之意;率性,即循顺人的本性、与人的本性相一致;,即人道,指人的正常生活方式及其文化表现。率性之谓道:谓人道源于人性,是与人性相一致的;二者既非相互外在之二物,更非相互对立之物。

,饰也(《说文》),“饰,拭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处引申为修治、修行或修明等,可以完善、完美其物解之;,指由学而入的教化活动,修己、化人之事皆在其中,而以修己诚身为本,故下文紧承以“戒慎”“恐惧”“慎独”之功。修道之谓教:谓学与教皆在于完善生人之道。

本节三语,为《中庸》一书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它概括说明了天道、人性、人道和教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人性出于天道,人道出自人性,而一切教化活动无非是完善生人之道而全其天命之性而已。


②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可、不可,即应当、不应当;,舍弃、背离。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说人生应当时时刻刻坚守其道,一旦背离了人道,必沦为非人。

戒慎,谨慎防范之貌;恐惧,畏敬不肆之貌。二者可以互文,概指诚敬不苟之心。不睹不闻,乃以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喻指极度虚静、没有任何心理活动之状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是说君子极其诚敬,无时无地不修身行道。

,无也(孔颖达疏);,读作“现”,能为目所睹者;,暗处也(《中庸章句》);,显明;,细事也(《中庸章句》);,诚也;,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中庸章句》),实指人的内心世界,因其隐微而自明、自主,故以“独”名之。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正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隐微之地更能显明(德性之有无与高下),所以君子能保持其内心世界的真诚纯一。

本节言诚身工夫,由两个因果关系句构成: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故君子无时无地不尽其诚敬之功;正因为隐微之地是德性有无高下的直接确证,故君子总能在真纯其内心世界上下功夫。如果说戒慎恐惧代表了整个诚身之功,那么,慎独就是其关键环节。


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谓之,也是古文判断语词之一。戴震曰:“凡曰‘谓之’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如《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此非为性教言之,以性教区别‘自诚明’‘自明诚’二者耳。”(《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天道》)

喜怒哀乐,泛指人的思想情感;未发,分指内德与外行,并非前后相继的两个时段;,状内德之词,有“充实内积,不匮不溢”(毛奇龄《中庸说》卷一)之意,指内德充实饱满、持守坚固,故“问强”章有“君子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之语;中节,切中节律、无过与不及;,即和谐,状外行或“道”之词,指物我相交接,各得其宜,和谐共举。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与《易经》“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相一致,谓尽到诚身工夫后,内德充实饱满、坚固不拔,外行切中节律、物我相谐。

天下,泛指人的一切作为与事业;大本,根本依据、不二源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谓充实饱满之内德乃一切事业得以成立之根本依据。达道,畅通无阻、同由共行的不二之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谓物我和谐共举乃成就一切事业的不二法门。戴震曰:“论中和之实,则合天下事无不自中出,无不以和为至,故曰‘大本’,曰‘达道’。”(《孟子字义疏证·附录·中庸补注》)

,行之至也(郑玄注),即充分达成或实现;,安其所也(《中庸章句》),即得其位或不失其位;,遂其生也(《中庸章句》),亦即尽其性;,相当于“于此”。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谓至于中和境地,则天地位于其中,万物育于其中。其意与第二十二章的至诚尽性、“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完全一致。

第三节显然承接上一节之诚身工夫而来,以明至诚之境界,谓尽人性即可合天道:人若能尽其诚身工夫,则内具中正之德而立天下之大本,外有和顺之事而行天下之达道;而中和的充分实现,则意味着人超越了所有物类,成为宇宙大生命的能动承担者与实现者。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学论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