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以学术观照,那些跨越时空生命的哀叹与颂歌。
最近更新:2022-01-06

【文化艺术】 日本动漫的原点——漫画的源起

作者:姜滨 来源:《日本动漫艺术与动漫文化》
发布于 2020-09-16 浏览量:883

“漫画”的字面意义是“随意作画”。汉语中有“漫笔”一词,日本学者清水勋认为由汉语的“漫笔”进而产生“漫笔画”一词,最终演变成“漫画”。

对于日本漫画的起源,一般说法是平安后期(12世纪中叶)至镰仓前期(13世纪中叶)时期制作的“鸟兽戏图”(传说作者为鸟羽僧正,见图1-1),16世纪晚期的《猿草子绘卷》以及江户时代的“北斋漫画”(葛饰北斋,1814)。

1600247285938940.jpg

图1-1 鸟兽戏图(《鸟兽戏画:修复中所见的世界》一书封面)


实际上,与现代日本漫画的起源更具有相关性的是“北斋漫画”。“鸟兽戏图”表现的只是“奇怪”与“滑稽”,而“北斋漫画”中,不仅形式上是“各种各样的随意绘画集”,还在奇怪、滑稽的表象下进一步发展了内容上的新内涵——“游戏”。这与现代日本漫画的重要功能之一的“游戏”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更重要的是,葛饰北斋还大胆地使用了“漫画”一词(图1-2)。

2.jpg

图1-2 《北斋漫画·奇想天外》封面


在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对于“漫画”这个定义性词语,很多国内学者认为是北斋的创造,因而在许多文章中也可以发现“北斋第一次使用‘漫画’这个称谓”“北斋创造了‘漫画’一词”这样的说法。其实,在北斋之前就另有其人提出过“漫画”一词。在1798年发行的画集《四时交加》中,山东京传就已经使用过“漫画”一词,用来表示“随意作画”的意义。而北斋提出的“漫画”在本质上只是承袭了山东京传的说法,其含义仍是“随意作画”。因此,对其真正做出评价的应不只是词语的建设性、创新性使用,还包括对于其创作的浮世绘作品的表现风格在现代漫画中的相连性延展。鉴于这一点,一些日本学者将“北斋漫画”称为“日本漫画的原点杰作”,而非最早使用“漫画”一词的作品。另外,有研究者还提到最初使用“漫画”一词的是英一蝶的《漫画图考群蝶画英》(1769)一书,但其实此书的题名应为《[谩画/图考]群蝶画英》,因“漫”与“谩”文字的不同,有关英一蝶最早使用“漫画”一词的说法还有待商榷。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背景。“北斋漫画”产生之时的时代特征造就了其特殊的文化背景。

江户时代(1603~1867)从德川家康成立幕府开始持续了265年之久。在这个时期,有近250年没有大的战乱,平民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后人称之为“庆长文化”),在战乱时期被禁止的各种娱乐活动与表演等流行文化十分兴盛。浮世绘(图1-3)即是这些流行娱乐的内容之一。平民阶层意识层次的提高以及锁国政策给浮世绘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财富的增长、广大平民阶层所拥有的巨大精力等又成为浮世绘发展的原动力。当时的浮世绘宣扬“享乐世界、放荡生活”“世界如梦幻,人生须尽欢”等思想。浮世绘大家葛饰北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完成了他的划时代作品《北斋漫画》,并将“漫画”一词作为定义浮世绘“游戏”画风的词语。

3.jpg

图1-3 笔者所收藏浮世绘书稿


其实浮世绘的真实意义是“不遵伦理世界的画”,是庶民喜闻乐见的平民文化。其主题是表现歌舞伎、游女(妓女)以及风景、风俗等,但因其也有很多表现性内容的“春画”,又称“枕绘”。对于平民来说,很多快乐都是对生活中的简单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产生的记忆与反应,而对于这种快乐的诠释过程就是相应文化产生的根源。因此,平民文化在理论上是一种观念体系的确立,在形式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述,在表现上则是一种社会心态的发泄。浮世绘恰恰迎合了当时大众的文化需要,成为当时日本大众生活的图像记录工具与宣传大众生活方式的媒介。虽然当时幕府认为它“有碍观瞻”而要对其进行整顿,但是因为它“只是微不足道的平民艺术,所以压制并不严苛”,时间长了也就听之任之了。此外,这表现了日本文化的一种特性:杂糅而自由。这种文化形式的特征与现在的美国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而应该是此后美国文化能够顺利被看似内敛、排他的日本岛国文化兼容的重要原因。

在“北斋漫画”之后又出现了以“漫画”命名的作品集,如尾形光琳的《光琳漫画》(1817)、月冈芳年的《芳年漫画》(1885)等,虽然承袭北斋的作画精神,“随意作画”性极强,但在风格上并没有突破之处。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化艺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