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区域

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与前瞻
最近更新:2023-07-27
标签:

【国别区域】 中亚是中国的“世界岛”

作者:杨圣敏 来源:《寻找“世界岛”:近代中国中亚认知的生成与流变》
发布于 2020-10-13 浏览量:1203

“中亚”(Central Asia)位于世界最大的连片陆地——欧亚大陆的中心,是地球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袁剑为何称其为“世界岛”呢?从地理位置上看,中亚地处世界屋脊的边缘,以纵横的高山、大沙漠、小绿洲和干旱气候为主要景观。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中心都视之为遥远、偏僻和荒凉之地。这造就了中亚在历史上长期独处一隅的现象,像一个不受关注的小岛。但我们纵观人类数千年喧嚣的历史,中亚也从未缺席,它对世界舞台中心的那些活动一直发挥着虽然悄无声息,却也不可磨灭的影响,至今如此。这种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地理位置决定的。中亚是欧亚大陆东西方经济政治交流必经的桥梁,就像大海中可以周转四方来船的海岛。这种角色,在古代的丝绸之路时期曾充分显现。如今,中亚又再次展现出这种特色。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复兴来说是如此。袁剑此书专门讨论中国眼中的中亚,恰逢其时。

作者在全书开头引用了歌德的一句话,强调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一切都在变,不会变的只有陆地和海洋。这句话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世界各国的巨大影响,至今不可忽视。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西方学者从地理和历史传统的角度,将世界上的大国分为海洋国与陆地国两类。在公元11世纪海上交通发达以前,不同区域人类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陆上交通进行的。那是陆地国家的时代。世界的两级,东方的中国与欧洲之间也是靠陆上交流的。在那个时代,中亚扮演了中西之间中介的角色。中亚人善于经商的本性因此得以养成并在那个时代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也为中西交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作为古代世界最大的陆地国,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繁荣的国家之一。根据麦迪森教授(Maddison)等人的研究,公元1世纪时,中国的汉朝和统一欧洲的罗马帝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一致。罗马帝国虽然强大,但与中国相比,欧洲的统一是短命的。从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直至今天,欧洲再也没有统一过。而东方的中国则在秦朝以后两千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统一的。在一个统一的中国,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9世纪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人均收入领先于世界的时间一直持续到15世纪。直到18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占世界份额的32.4%。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实现了快速增长。以购买力平价计算,欧洲GDP从1820年占世界比重的26.6%迅速上升到1890年的40.3%,而中国在整个近代史中经济一直停滞,人均GDP在1820~1952年甚至还下降了,同期GDP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则从32.4%下滑至5.2%。这种下滑与中国的陆地国特点是有关系的。

按照西方学者陆地与海洋国家的划分法,陆地国的特点是封闭的、保守的、内向的、以农业立国而安土重迁的。海洋国则相反,倾向于外向发展、有冒险和开放的精神,重视商业和海外市场。海洋国的典型是英、美两个相继主导世界数百年的国家。二百多年来,海洋一直是由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主的英美两个国家所主导的。英国的主导持续到20世纪前半段,此后是美国主导时期。其间曾有几次大陆国家对这一秩序的反抗,包括法国通过“大陆封锁”对抗英国、苏联对抗美国等,但结果都是反抗者被主导者所主导的秩序包围和压倒,也就是说,海洋国一直主导着世界的秩序。

在历史传统上与美英相比,数千年来,中国确实是内敛的、保守的、重农抑商的。这个传统一直维持到清末。到了1840年,这个内敛的国家被西方的炮舰打开了大门。中国是在海上被攻破的,从那以后中国被迫向世界开放,向西方的海洋国家学习。

中国历史上一贯内敛的传统,从其对中亚的态度可见一斑。在清代以前,中亚曾多次被中国政府控制,但仅被视为中国的藩篱。经营中亚,是为了保蒙古、保新疆。保住蒙古和新疆,才能保住中原腹地。这个思想,在左宗棠给清朝皇帝的奏折中讲得十分明确。汉唐曾远征中亚,控制中亚,但最后都退回来了,没有竭力守卫,认为那是藩篱而已,不值得消耗太多国力。如此对待中亚,还因为中国人自古的哲学思想也是内敛的。在对待邻人,对于远方藩篱性质的国家、土地,中国的态度一向是招徕远人,宣扬国威,不会竭力去争夺占有。核心目标始终是互相依存,安济天下。如明代郑和所率舰队周巡世界,却没有扩张过一寸土地。进入近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开始饱尝科技落后和这种内敛哲学之苦,才认识到世界并不都是如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清代末年,面对俄罗斯的东扩,中国丢掉了西域大片国土和中亚属国。到了19世纪中叶,新疆也陷入乱局,伊犁等地陷入俄罗斯之手,其他地区也大多被来自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受奥斯曼帝国支持的阿古柏之流占领。左宗棠竭尽全力,才收复新疆。从那以后,中国在新疆一直采取守势,对于在中亚丢掉的国土,再无恢复的意图。

冷战结束后,中国经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08年,中美之间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关键性转折。2008年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转折点?需要回过头来说说海洋国家与大陆国家的历史。海洋国最初是依靠工业品和炮舰占领全球市场,主导全球商业,进而主导全球秩序的。199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规模只有美国的12%左右,2000年仍不到美国的30%,然而2010年工业制造规模第一次超过美国,2015年已是美国的1.3倍。美国失去了制造业的优势,虽然感到不快,但他们称霸世界,控制全球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根本能力,即军事和经济的能力并没有失去。他们凭借航空母舰称霸海洋,达到金融资本以及尖端科技的世界性垄断。他们不再依靠工业品去获得利润,而是依靠在全球的投资,用金融资本来控制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当第三世界的工人们辛苦劳作,用血汗去挣取微薄的工资时,他们生产的那些产品的大部分利润却流入了投资者和技术垄断者之手。金融资本加上所向无敌的航空母舰保驾护航,西方的金融家们何乐而不为呢?他们这样轻而易举地挣得盆满钵满,为什么还要建工厂呢?当然,炮舰加金融资本也有不如意的时候,其中之一就是海洋国在对付内陆国家时,往往力不从心。

十几年前,我与美国一位资深的中亚问题外交官交谈,我向他谈到美军驻扎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用飞机可以在十几分钟内就飞到新疆上空,这对中国是个威胁,该外交官告诉我,中国不必担心,因为美国没有能力长期负担如此长的路上运输费用和保卫该运输线安全的费用。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的话是有道理的。美国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都是因为难以继续维持其在内陆国家的消耗。海洋国家强大,但并不是在深入大陆腹地时也能够一直强大。美国不断加强海上力量,海洋和沿海陆地是他们的力量所在。金融资本和海上霸权是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根基。海洋是广大的,但世界并不仅仅漂浮在海上。陆上大国也有其优势,即在广袤大陆上的优势。他们可以在远离海洋的辽阔大陆上纵横捭阖,或互相沟通,或向四处发展。大陆国家的基础和力量在陆上。科技的发展,使得陆上交通与海运的差距不断缩小。这不断增加着大陆国家的力量。近些年运力快速扩张的中欧班列即其一例。

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断了西方大国永远称霸的美梦。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经济危机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倒退和社会危机使得他们感到已难以无限期地称霸下去。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的表现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他们看到了中国可能赶超的前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只有5%,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不到1.5%。到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已上升到12.3%,出口额所占比重上升到12%。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有数据显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14年为27.8%)。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近英国的4倍,是德国的3倍和日本的2倍多。

进入21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在全球范围经济影响力上升,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这意味着“亚洲世纪”的到来。同时,美国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消长明显。针对这一形势,美国及其盟国开始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美国迅速从中东和阿富汗撤兵,制定了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把自己军事力量的一半以上布置到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发展。实际上已在中国东南方形成包围。美国的包围堵截,不仅给中国向东部亚太地区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和阻碍,也给中国经济的前途带来威胁。

外贸对于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石油已有60%以上依靠海外的进口,大多通过海上运输。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也很大程度上依靠海上通道。所以,中国必须打破美国的封锁,建立与世界各国更安全畅通的联系。

为了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一方面积极构筑友善的周边环境,以图缓解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不将眼光局限于东部沿海,而开展西进的战略谋划。中国不谋求势力范围,不谋求全球霸权,只希望与全球尽可能多的国家建立更亲密的政治互信、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也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为了这个目标,中国除了东南方向的海上道路之外,还有一条与世界联系的大通道,这就是西北方向的陆路通道。我们的丝路战略就是打通和扩展这两条通道。

所以,在这个大战略中,中亚再次处于中国发展的关键路口。对于中亚国家来说,西方的海洋国家是靠不住的。正如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所说,该国面临两个海洋,西边的俄罗斯和东边的中国。继承历史的传统,用路上丝绸之路与世界联通,是中亚诸国,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版权归作者 【国别区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