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研究

放眼全球,走近古今女性群体
最近更新:2021-07-14
标签:

【女性研究】 出嫁?出家?——纪录片《姑婆》中的客家斋姑

作者:杨宇菲 来源:《魁阁》2020年第1期 总第3期
发布于 2020-11-10 浏览量:1760

2016年的大年初一,当我和三脚架上的摄影机一同站在斋堂天台上望着这个村落时,像两个结束战斗从战壕里抬起头的战友,满怀感慨难以言说。田里的老牛在吃草,大鹅骄傲地在池塘边散步,田埂上老太太挎着篮子去摘菜。一切静好如初,只有我和摄影机一起走完了最后一程的拍摄。在感激这片土地和人的同时,也深深地感激这台从学院借的松下160小高清摄影机,在一年多的田野时光里,默默地陪伴着、记录着这个小世界,留下了斋堂倒塌、拆除、重建的光景,留下了老太太们的欢颜笑语与生命长河,留下了一个千神万佛、万物有灵的有情世界。

《姑婆》是我独立完成的第一部纪录长片,从2014年6月开始选题调研,12月入住斋堂开拍,到2016年2月结束拍摄、6月完成剪辑,400多个小时的素材,92分钟的成片,十几万字的文字,两年的悲喜与思考,皆寄托于此。仅以这篇小文回顾当时的制作过程和一些思考。


一 出嫁?出家?

从清影毕业前,除了写论文之外,每个学生还可以选择独立拍摄一部纪录片作为毕业作品。在我看来,这是一件成人礼般激动人心的事情,片如其人,拍毕业作品仿佛是对二十多年成长的一次阅兵。

为硕士生活拉开大幕的,是导师雷建军老师的一句话:“要拍片子,要了解人心,就得先熟悉自己的心,先去谈一场恋爱吧。”然而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身边的小伙伴成双结对,自己的小火苗却并没有丝毫点燃的迹象。当时关于单身的社会讨论也越来越热闹,不由开始担心,真要一个人老去,如何面对漫漫人生路?直到我在人类学文献中看到自梳女、惠安女、斋姑这些独身或不落夫家的女性群体时,才惊讶于祖辈们在孑然一身的路上已走得很远。我想知道,支撑这些决绝身影的内心到底有多丰满坚韧,才足以走过七八十载的漫漫长夜?而姑婆屋、斋堂这样的生活空间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才能吸引这些女性毅然决然出家奔赴?作为主流社会结构的婚姻家庭,对女性而言意味着什么?离开这个结构的女性,姑婆屋、斋堂对她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她们如何安顿自身?毕竟无论易卜生笔下的娜拉,还是

《白鹿原》中的白灵,乃至今天仍被取笑的“剩女”,女性在走出婚姻家庭、追求自身主体性的过程中,都承受着物质的、社会的、精神上的种种压力。

第一个闯入脑海的是我的家乡——广东梅县,一个客家传统保存相当完整的地区。客家社会历来重儒家礼教,宗族观念比较强。我从小听到的关于客家女人的故事多半是辛酸的:男人下南洋,女人终身守寡;女人挑担子徒步到江西卖盐养家;童养媳、等郎妹守着小老公,伺候一家老小;女人们赚钱养家、供男人吃喝嫖赌,还被家暴……在围龙屋里的成长记忆中,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大灶台边妯娌姑婶忙得热火朝天,厅堂之上男人们吃喝玩乐。女人们在热闹之后总是疲惫不堪,尤其是职业女性,平时上班,节日又一头扑进家族锅碗瓢盆的细碎中。

童年记忆里一直有一个桃花源般的地方——妈妈的老家,一个小村落里鸡、鸭、鹅、猪、牛肆意叫唤,桃花、梨花开得欢喜,有农田、有池塘,门口铁路时不时跑个神气的小火车。长条形村落的最边上有个小斋堂,住着我的曾祖母和姑婆,两个老太太固执地守着那儿。小时候只觉得斋堂里虽不热闹,倒也全无拘束、安静自在。关于斋堂和姑婆,从小就一直是个谜,为什么曾祖母要自己盖个院子住,而按理姑婆作为女儿这把年纪也不应该长住娘家。

在看文献时,偶然发现台湾学者研究客家斋堂、斋姑的文献,才回想起我的姑婆和斋堂。姑婆,不仅是岭南孙辈对祖父或外祖父姐妹的称谓,也是对修行斋姑的称呼,而斋堂既是村落拜神的神圣空间,也是不婚不育的斋姑们安身的生活空间。

2014年8月,我做足了功课后回到家乡。自曾祖母去世后的十几年来第一次回村子,感动的是村子依旧、斋堂依旧、姑婆依旧,只是80岁的她已满头白发。云香姑婆翻出泛黄的经书,让我洗干净手再看。随后又拉我坐在床头讲起盘古开天辟地、观音三姐妹的故事。我在她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入了神,犹如掉进千神万佛的神话世界。刚好当天有四位姑婆也来斋堂,五个80多岁的老太太打趣逗乐、生机勃勃,午休时五个人横躺在老式木栏床上说着悄悄话。当时只觉这是金光闪闪的一天,相伴白头的姐妹、熠熠生辉的神话,最重要的是她们活得开心通透。

在村里做了前期调研,大致了解了云香姑婆的人生轨迹和修行方式、斋堂一年四次的拜神仪式、斋堂与村落的历史背景,我兴冲冲地回来,决定要与姑婆好好地谈一场“恋爱”。回来后分别针对人类学里关于性别、宗族、客家和口述史的研究梳理了一下文献,其间还吃了一段时间素食来提前感受一下。而后分别找了一批老年、宗教、女性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看了一圈,用三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大致设想。

一是内容上,做一次田野,以一年为跨度进行参与观察,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她们的“意义之网”,以“女性”“信仰”“生命史”为关键词着手观察与拍摄。在关于客家女性的论述中,多是“勤劳能干”的标签,少有对她们生活世界的描述,更少有她们自己的声音,所以拍摄上坚持女性的主位视角,从日常生活中去看她们如何处理自我与神明、家庭、宗族的关系,如何面对和适合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从战乱、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破“四旧”、改革开放到工业化建设。斋堂则作为一个女性主导的公共空间,打开了一个观察上述问题的窗口。同时,女性如何搭建和经营这“一亩三分地”,又如何与外部社会互动,都是有待观察与思考的问题。而守堂斋姑云香姑婆则是核心人物,坚持不婚、生活在满堂众神中的她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与生命故事?我希望通过共同生活与拍摄,以接近她的视角看生活,搭建出一个她眼中的世界。必须承认的是,这也只是我所理解的她,只能尽力去贴近、去呈现。

二是影像上,考虑到斋堂与斋姑们清净平和的状态,生活节奏本身也慢,尽量用固定镜头、长镜头来构建起一个安静的影像空间。我偏爱侯孝贤的影像风格——大景深、人物在画面中行动自成世界的感觉。而成片中的古琴音乐也是在这时考虑好的,一个原因是在看《闺塾师》《矢志不渝》等女性史著作时,听着古琴很快就能进入书中世界,便一口气听了三个多月。逐渐感觉古琴节奏慢而悠长,与斋堂里的生活节奏、姑婆的神话故事给我的感觉也是契合的。所以,后来在拍摄时常常在脑子里不自主地冒出古琴曲的调子来感觉镜头的节奏。

二 菩萨家里的小日子

当一切准备就绪,我打电话跟姑婆提出入住斋堂拍摄的请求。原本以为只是打个招呼确定行程的事,没想到姑婆说,在菩萨家里拍摄,要先求签看菩萨同不同意。忐忑等待几天后,再次打电话时姑婆告诉我,菩萨同意了!我心中暗想,真是感谢菩萨她老人家了。

2014年12月,我终于鼓起勇气卷铺盖入住斋堂。然而眼前景象却始料未及,几个月不见,斋堂正厅的横梁倒塌了,正厅搬空了,原本三张神桌都挪到了偏厅。云香姑婆倒很坦然,声情并茂地描述着倒塌当日的惊险,随后笑着安慰我说:“不怕,菩萨看着,菩萨自然会安排。”就这样我住进了斋堂。常常想着这句话,遇事也不慌了,有时错过的场景也不可惜了,菩萨会安排,她不给你,有什么办法?

开始的几天没有拿摄影机,就是跟着干活、拜神和聊天。作为菩萨家里的新人,我想第一件事得学好菩萨家里的规矩。多一个摄影机,不仅是姑婆,就连我自己都不适应,就先好好生活吧。

早晨起来,擦神桌、擦油灯、烧水蒸饭供菩萨。斋堂拒绝神像,九个神位就是九盏油灯、九个香炉,每个香炉上一支香。姑婆说,香一点着,千神万佛都会下凡。一切妥当后,姑婆会跪在老母菩萨的神位前默默念经。之后把供菩萨的米饭收回来,作为一天的米饭,此谓“吃菩萨饭,得菩萨福”,如果小猫小狗吃了菩萨饭,是可以积福成仙的。

早饭后就开始了一天,可能有村民来拜神求签,或者路过来喝茶聊天,顺便带来自家的小菜或豆腐。姑婆听着,有时劝解,有时讲讲神话故事。到傍晚再拜一次菩萨,就算结束一天,洗碗收拾完就上床休息了。因为有我刷碗,姑婆收拾东西快了很多,省出来时间我们就早早上床,她给我讲神话故事、猜谜语、聊往事,我就给她擦药油。我们的关系发展得很快,她逢人就夸我帮她干活很勤快,所以我跟村里的老太太们也很快就熟悉了。

摄影机的出现是在第三天。总觉得不断错过有趣的场景,我实在忍不住就把摄影机架在三脚架上,试着拍一点儿。但很快我就被姑婆喊去帮忙干活了,毕竟斋堂就我们俩过日子。姑婆刚开始觉得好奇,问我:“你这黑乎乎的东西是干嘛的?”我说:“就是每天拍拍你啊。”她笑眯眯地说:“我一个丑老太太,背又驼,走路又歪歪斜斜,老师看了要笑话的。”我说:“你讲的神话故事没有人听过呢。”她就开始神采飞扬地从“盘古仙人开天辟地”慢慢讲开了。于是,每天干活、拜神、做饭的时候,我都会拍一点儿,然后帮她干点活儿,再拍一点儿。慢慢的,她就习惯了一个带摄影机的我了,习惯了摄影机立在斋堂里。而我也习惯了一边干活一边拍,哪怕自己被拍进去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大家都舒服就好。

在灶台边吃饭、晚上在床边聊天的时候,生怕错过什么,我就把摄影机支在旁边开着。有时候,她还乐着说:“每天都拍我吃饭、煮饭、睡觉,别人以为我光吃不干哦。”事实上,大部分访谈都是在灶台边、床上聊天时完成的。例如片尾那段“人生如梦心要好”的感慨,就是她在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早饭时随口道出,细听还能听到咀嚼的声音。这样的“守株待兔”方式,有时确实拍到了一些预想不到的场景。例如姑婆吃饭时碗不小心摔碎了,她蹲在地上拣米粒;在讲七仙女下凡的故事时,正厅的瓦“轰”的一声砸了下来。我常常感叹这些时刻的奇妙,在菩萨家里,镜头也靠菩萨给,能不能等到就看自己的修行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女性研究】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

魁阁 2020年第1期 总第3期

赵春盛 主编;郭建斌 李晓斌 副主编

4

立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