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以学术观照,那些跨越时空生命的哀叹与颂歌。
最近更新:2022-01-06

【文化艺术】 书评丨创世纪的寓言,预示着人类的结局

作者:朱宇 来源:甲骨文
发布于 2021-03-10 浏览量:264

1615167633552891.jpg



1615167654242156.jpg

亚当夏娃浮沉录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著

生安锋 等 译

2021年1月出版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我从何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1615167663763821.png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1848-1903)


这是所有古代传说和宗教都企图解释的问题,从古代到现在的一系列解答与探索,揭示了人类思想的转变。在这其中,亚当夏娃的故事,是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观察它,把它当作一面棱镜,是我们探索古代人类心灵世界的绝佳窗口。


1615167679646240.jpg

 大转向:世界如何步入现代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著

唐建清 译

2020年9月出版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亚当夏娃浮沉录》是我所读的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大转向》,那是格林布拉特获得普利策奖的杰作,让我心旷神迷,而这部《亚当夏娃浮沉录》,再次展现了作者极为广博的学识,以亚当夏娃为主线,串起了古代世界的造物主神话,以及基督教史中围绕创世纪的解读与思考。如作者所言,只有人类,会提出自身起源的疑问,读完《亚当夏娃浮沉录》,让我不禁陷入了造物者的迷思。 迷思之一:创世纪里的第一个补丁和bug 先看下在《创世纪》里,男人和女人是怎么被造物主造出来的。 耶和华在六天内创造了天地万物,还来得及给自己放个假,享受了一天休假后,他用自己创造的尘土造了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而他创造女人的思路更清奇,之前创造万物和亚当,耶和华一路干下来,没出现要修复或要打补丁的地方,一切都如此完美。而女人,是创世纪系统中的第一个补丁。“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这是第一次我看到上帝觉得有不好的地方,他决定打个补丁,而打补丁的方式,则是取出亚当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用这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在伊甸园这个世界中最完美的地方孕育,又是由有灵的活人来做容器,所制造的,照我的理解,无论是制造地,还是原材料,还是制造工艺,都应该是造物主所创造的最高级的造物。


1615167691495369.png

 上帝创造夏娃,本文作者摄于巴黎圣礼拜堂


女人的起源在创世纪中异常重要,甚至预示着在这个故事中人类的最终结局,因为女人是由亚当的一部分创造的,且不是由某种仅有一个的器官(例如鼻子)创造,这是亚当作为创造者参与的从0到1,且亚当应该知道,剩下的肋骨保证了他还有更多的创造机会,而且亚当在之后知晓了这一创造过程,所以亚当说,“这是我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可以称它为女人”。创造女人对亚当的冲击,应该是全所未有的,且创世纪中没有说明造物主将生气吹进女人的鼻孔,那么意味着,亚当和这个女人共享着一个“灵”,但造物主居然忽视了这一问题,在我来看,造物主为了给系统打个补丁,打算造个女人,却制造了第一个bug,也就是,造物主创造了除他以外,第二个可造物的生物,即亚当。


造物主即将为这个bug付出代价。 迷思之二:不分善恶的人如何能分善恶? 耶和华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一切自由,仅有一条禁令:不可吃分别善恶树(the 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上的果子,还给了唯一一条理由:因为吃了这果子,亚当就必定死。 由此可推断,亚当在耶和华宣布禁令时,并不能分辩善恶,因为如果亚当已经能分辩善恶了,耶和华可以这么说:别吃,你已经会分辩善恶了,你该听我的话,我不允许你吃。 


1615167706833299.png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本文作者摄于巴黎圣礼拜堂


 当女人在蛇的诱惑下吃了分别善恶树之果,再给亚当食用时,他们的眼睛明亮了,意识到自己是赤身裸体的,便拿无花果的叶子给自己编做裙子。说明这善恶之果的确有分辩善恶之效,也再次证明了亚当和他创造的女人之前并不能分辩善恶。那么问题来了:懂善恶才能遵守禁令,而上帝明知他的造物不能分辩善恶,并不具备遵守他制定的禁令的能力(例如现在的未成年人犯了罪,在法律允许条件内是被豁免的),却布置了这一自相矛盾的禁令,岂不是矛盾之至? 这是创世纪系统中的第二个Bug。 迷思之三:造物主欠人类一个解释 耶和华在宣布禁令时,明确说了违反禁令的后果,那就是死亡,且没有可挽救的机会(when you eat of it you will surely die),我理解是某种氰化物之类的毒药,连洗胃和ICU抢救的机会应该都没有,入口即死。实际是,亚当和夏娃吃了并没有死。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耶和华要骗亚当和夏娃呢,或者这么说,为什么造物主不希望所造出的生物能分辩善恶呢? 在伊甸园中,除了分别善恶树,还有生命树,吃了生命树的果子,可以永远活下去。但耶和华并没有禁止亚当夏娃采摘和食用生命树的果实,造物主为什么情愿给人类无尽的生命,让人类生活在无限美好、应有尽有的伊甸园,也不愿意让人类知晓善恶呢? 这是我的迷思,也应该是整个人类的迷思。 


1615169209574608.png

上帝发现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本文作者摄于巴黎圣礼拜堂

迷思之四:人类能做个合格的造物主吗?
在耶和华宣布了对亚当和他妻子的处罚后,亚当给他妻子起名为夏娃,这个细节很特殊,因为亚当之前并未给他妻子起名,我理解为,他们两人之前仍是一体,命名意味着夏娃个体的独立,而之前,亚当在伊甸园的工作之一就是给他所看到的动植物命名,偏偏夏娃的名字是在神宣布了对他们的惩罚之后,亚当才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夏娃,这个时点,意味着神与亚当都认同了夏娃的独立生命,也就意味着神对亚当成为造物主No.2的认可。 接下来,造物主No.1给亚当和夏娃用皮子做了衣服,再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如此描述,“他们滴下自然的眼泪,但很快就拭掉了;世界整个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选择安身的地方,有神的意图做他的指导。二人手携手,慢移流浪的脚步,告别伊甸,踏上他们孤寂的路途。” 如果按创世纪所言,人类源于离开伊甸园后的亚当与夏娃,那么我们已经看到了几千年他们所奋斗出的成果,当他们走出伊甸园时,一无所有,而今天的人类,足迹已经遍布整个星球,不仅创造出了高度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更把眼光放在了未来的火星与太阳系征途之上,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也在向永生探索。创世纪中没有提及之后的伊甸园是什么样的。但在我看来,一个完美却无变化的乐园,如同一个被封印的死物。在亚当夏娃最后一回眸之后,那伊甸乐园便已轰然倒塌。


1615167730199344.png

逐出伊甸园,本文作者摄自巴黎圣礼拜堂 


迷思之五:未来之造物主
如今的世界,是造物主No.2及其后代们所创造出的新伊甸园。而新的造物主,AI和机器人,也在逐步成型之中。 让我们来看看人类给机器人设定的法则:一、机器人不得危害人类。此外,不可因为疏忽危险的存在而使人类受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但命令违反第一条内容时,则不在此限。三、在不违反第一条和第三条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造物主No.1给造物主No.2只制定了一条法则:不可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而造物主No.2给造物主No.3一开始就设定了三条法则,且非常难于分辨和执行,例如消灭正在杀人的人,是否算违反法则?如何鉴别危险的存在?任何人,都无法认知全部的可能的危险,那么又如何让一个新的造物知道危险在哪里存在呢?这如同让不分善恶的亚当与夏娃不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是多么的自我矛盾。 圣奥古斯丁认为,我们必须按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创世纪,而不能用寓言来解读这一故事。这是宗教的立身之本,如果把创世纪当作寓言,那么基督教的高楼将轰然倒塌。而在我看来,寓言式的解读才是亚当夏娃的价值所在。 它告诉我们,旧的造物主在创造出新的造物主后,总妄想新的造物主遵循旧的规则,却忘了造物主的价值就是创造,包括最重要的创造:创造新的规则。而这一切带来的,必然是旧世界的轰然倒塌。如果人类还幻想着自己造出的AI机器人将会遵守人类的自相矛盾的法则,那不过是幻想罢了。 创世纪的寓言,预示着人类的结局,也许唯一的路径,就是人和机器人的共同进化。





1615167751533144.png

亚当夏娃浮沉录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著

生安锋 等 译

2021年1月出版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如同人类整体的影子,在宗教、文学、艺术、哲学中生生不息,它既是对人类责任的赞歌,也是关于人类悲惨境遇的黑暗寓言。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通过回溯这一故事的巨大价值,在人类起源与现代文明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展现了其中丰富的寓言、性与道德的冲突、恶毒的厌女症,以及深刻的道德洞察,并一直追踪到这一故事在当代的后达尔文式坚持。


格林布拉特大胆地提出,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仍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可以参照的典范。故事中的一切是真实还是虚构,是得到还是失去,是纯洁还是邪恶,是正确还是错误……这些既是悖论,又必定共存,能够引发我们对当今社会中婚姻自由、女性权利以及自由的尺度等问题的思考。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化艺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