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以学术观照,那些跨越时空生命的哀叹与颂歌。
最近更新:2022-01-06

【文化艺术】 荐读 | 长春电影制片厂镜头中的“新中国”形象

作者:朴婕 来源:文化产业研读
发布于 2021-03-17 浏览量:835

1615971752656330.jpg


今天的荐读,是《映像新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经典电影研究》。在进入正题前,先来猜一猜下面这四幅图分别来自哪部电影吧!


1615971906592614.png1615971940579883.png1615972015801678.png1615972045163092.png


这几部充满时代印记的老电影均出自于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该制片厂曾经可谓是家喻户晓,同时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特殊回忆。虽然随着时代变迁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但是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承担起塑造并展现“新中国”的形象与“人民”的风貌的使命,通过展示什么是美、什么是崇高,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认知。

1945年抗战胜利后,钱筱璋带领“延安电影团”来到长春,与当地的地下党、进步人士一同接收日本“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并将之改组为“东北电影公司”,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家电影制作机构。


1615972102132302.jpg

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东北电影制片厂

(图源:长春电影制片厂官网)


后来,学习苏联之风盛行,为了效仿苏联制片厂,袁牧之建议将其改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后在1955年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几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长影”。


这里不仅制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美术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吧》和第一部长故事片《桥》;更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影片,如《白毛女》《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承载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它们以平实、直观的形象去展现“新中国”的历史、民族、文化特征,至今作用于国人“想象‘中国’的方法”。


1615972176740293.jpg

长春电影制片厂

(图源:长春电影制片厂官网)



传统文化真的早已被推翻吗?《映像新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早期经典电影研究》试图通过“看”的方式,理解乡村、工人、妇女、城市、英雄与民族,展现传统文化怎样潜移默化中影响国人观视与感觉,社会主义文艺又是如何对其加以吸取与改造。



章节摘录


《光芒万丈》:困难重重的工业叙事

影片以解放后的复厂运动为主要表现对象,核心目的在于讲出当代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影片先是在交错的电网背景上滚动片头字幕,随后以带有纪录片色彩的镜头展现解放后的城市面貌。而后,镜头特写海报“建设工业化的新东北”,再逐渐拉远,现出其后身的工业展览会会场,镜头随着人潮而进入会场大楼,先仰望了大厅口的毛主席像,然后平行移动,拍摄人们在会场中参观和学习新式机械的场景,最后停在了主人公周明英的照片上。


这时镜头才切到周明英带着孩子登场的画面,跟着人流仰望了毛主席像,参观了新机械。他们走到周明英的表彰照片前,孩子对着照片喊了一声“啊这是爸爸”,吸引来了众人的围观。然后,周明英在众人的要求下开始讲述自己从解放前的潦倒到恢复生产后帮助工厂重建的事迹,以倒叙方式进入剧情。


1615972231940475.png

《光芒万丈》中国大陆电影海报

(图源:豆瓣网)


不难发现,影片中的工业风景与苏联电影的相似之处:影片开头对工业展览会展现的方式,颇似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在展现生产场景时,影片也大量使用蒙太奇手法,其镜头角度和剪辑节奏,也高度接近苏联蒙太奇学派的风格。当代中国的“人民电影”在相当程度上以苏联为范本,被视为电影史上的常识。


此时的中国电影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大量工业生产记录。但是,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左翼电影和带有左翼倾向性的电影,就会发现:即便它们关注社会底层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却很少表现工业生产场景,城市经济主要是以商业为主,工厂往往只是以一个远景带过,用来体现中国建起了一定的民族工业而已。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往往是通过他们聚在一起学习新知识来表现,比如《新女性》中李阿英在课堂上给工友讲新歌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张忠良在课堂上给工友们讲抗战。他们纵然身为工人,却鲜有体现他们的工业劳作。


《平原游击队》:英雄的传奇化成像

叙述革命历史、塑造英雄形象一直是“人民文艺”探索的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就曾不断提出要“创造新的英雄典型”,将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放在首位。而英雄形象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置身在史诗般革命历史叙述中的、人物多为真实存在或以真实存在的人物为原型稍加改编而成的,它最早也是东影拍摄的重点,产生了《中华女儿》《赵一曼》《刘胡兰》等作品,但这种革命历史叙述以及革命英雄的呈现对场地、资金的要求较高,加上也需要中央直接领导,所以在北影、八一成立后,便主要交由这两厂负责。


此后,长影的战争题材集中于另一种,即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它包括从《平原游击队》到《独立大队》再到“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的英雄儿女,这种传奇英雄也深刻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对革命英雄和革命历史的想象,甚至至今还影响着人们心中的革命英雄形象。


1615972433144243.png

《平原游击队》中国大陆电影海报

(图源:豆瓣网)

在解读革命英雄传奇中表现了什么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什么东西在这里缺失了,那就是女战士。女战士并不是一直都缺席的,相反,最初的战争题材影片就是以女战士为主角的,如1949年的《中华女儿》,随后也接连出现了《赵一曼》《白衣战士》《刘胡兰》等作。


但随着英雄传奇的兴起,女性战士形象就大幅减少了,直到1960年代中期,阿庆嫂、红色娘子军这样的女性英雄再次出现。并不是完全没有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比如《金玉姬》,但这些作品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男性英雄。在这之间,女战士出场也主要是作为引导者或者追随者等辅助形象而存在,比如《羌笛颂》中的董永贞和《英雄儿女》中的王芳,以及和李向阳同样是“双枪”的双枪老太婆,直到1965年《烈火中永生》,她们都作为配角而短暂登场。她们都不是主要英雄,在更多情况下只是扮演让英雄成为英雄、将英雄精神传播开来的媒介。



为什么勾勒工业生产的影片鲜少展现生产场景,却有那么多工友讲新歌曲、讲抗战的画面?

苏联经验对中国电影制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作为“人民英雄”,影片中他们的传奇性从何而来?

群体性、人民性的草莽英雄又如何在革命历史叙述中与群体缝合在一起?

女性英雄如何被塑造?



如果你对视觉文化如何勾勒中国形象、

建构中国意识感到好奇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上世纪的故事

——请读本书吧!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化艺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