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用新视角窥探社会万象,用新论点解锁中国世事。
最近更新:2022-01-06

【社会万象】 话题 | 为什么年轻人不再憧憬婚姻?

作者:伊利亚金·奇斯列夫(希伯来大学) 来源:燕京书评
发布于 2021-06-18 浏览量:249


全文共 167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7 分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晚婚、独居越来越成为时代现象,单身生活越来越成为时代潮流。在单身生活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的同时,他们对婚姻也越来越缺乏憧憬。除去社会压力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塑造着单身时代呢?


在一年当中某个特别的日子,你会看到一群单身男子穿着内衣跳进河里,而大城市的单身女性穿着婚纱跑上街。在中国有单身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以购物、庆祝活动、与朋友相聚来欢庆单身。这个节日源自1993年,南京各大学的单身人士会在这一天和单身朋友狂欢,后来逐渐演变为世界最大的在线购物活动,也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标记。这个节日是每年的11月11日,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因为数字“1”代表着单身。这个单身节庆在中国被叫作“光棍节”,因为其日期形似孤零零的树枝或棍子,“光棍”在中文里是单身人士的代称。这些年来,光棍节已演变成反情人节,而这个节日的单身庆典包装也确实大获成功。


2017年光棍节当天,在线零售巨头阿里巴巴的收益达到250亿元,是当年美国最大在线购物节“网络星期一”的四倍之多。有鉴于美国的单身比例更高,单身节的活动居然起始于中国,有点令人意外。不过,美国也很快加入了这股潮流。美国版本的全国单身节,首次出现于 2013年1月11日,数字“1”再次成为单身的有力象征。俄亥俄州的七叶树单身协会,自1980年代起便开始庆祝全国单身周;2017年时,全国单身节为配合这个活动,改期至9月。全国单身节发起人凯伦·里德接受《单身杂志》访问时表示:


其实,在美国发起单身节最初的灵感,是来自中国的光棍节……我也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新鲜、新颖的单身节庆,因为近年来的变化很大。21世纪的单身人士是一个全新的物种。现在的单身人士充满活力,包括各形各色的族群,应该受到重视……单身的定义很复杂,包括自愿单身或被迫单身;法律意义的单身或暧昧不清的单身;永远单身或暂时单身。


几十年前,庆祝单身的节日简直难以想象,今昔的差异令人惊讶。然而,婚姻制度历经深远的改变,在现代社会也连带改头换面。中国的单身节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中国的家庭平均人口数历经陡降,自1947年每个家庭5.4人降至2005年的3.1人,社会形态也从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都市社会。你很难想象,一个在乡村地区长大的青年,所有的亲人都以种田为生,而他长大后的生活环境却迥然不同:也许住在巨型城市中高楼大厦的一间狭小公寓里,在大公司工作,很晚才下班。事实上,2014年中国有超过6000万家庭登记为独居户,而1982年时则只有1700万单人家庭, 而同时期中国人口增长率只有40%。


在慕尼黑、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大城市,50%以上的家庭为单人户。1950年的美国成人有22%单身,今天的单身比例已跃升至超过50%;据预测,每4个美国新生儿中就有一个终身未婚。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中先结婚再生小孩的比例逐渐降低,与双亲同住的美国儿童比例从1960年代初期的87%降至2015年的69%。


在单身人口的增长方面,日本大概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2015年时,30岁以下的日本成人约有三分之一从未约会过,超过40%从未有性经验。此外,在日本18岁至24岁的未婚人口中,将近60%的女性及70%的男性于调查当时并无交往关系,比起2010年的调查提升了10%,而与2005年相比更是跃升了20%。事实上,甚至有30%的男性及26%的女性表示自己无意寻找对象。


2006年,日本的热门作家深泽真纪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有越来越多男性对亲密关系不感兴趣,他把这类人称为“草食男”。由于在日文中,对亲密及肉体关系的渴望被称为“肉欲”,因此草食男的标签代表他们自亲密关系中撤退。此外,这个名词还意味着日本男子气概的瓦解,战后日本奇迹时代曾经精力充沛、繁殖力旺盛的男性变得了无生气。值得一提的是,草食男登上2009年全国“年度热门词”的决选名单,至2010年时已普遍获得认可,成为一般名词。有一项调查显示,20岁至39岁的日本单身男子中有75%认为自己是草食男。


这种趋势快速扩散,在发达国家尤其如此。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个人主义、大规模都市化、寿命延长、通信革命、女权运动等过程,皆在发达国家奠定基础。这种趋势曾在美国出现短暂例外,也就是1950年代的“黄金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城市郊区的发展,使得人们结婚年龄降低,出生率提高。不过,单身的生活形态于1970年代又开始兴盛,当时强调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及资本主义的社会风气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扩散开来,因此又使人们远离婚姻,向后家庭文化迈进。过去数十年来,南美洲、中东,甚至非洲国家的单身人数都有所增长。许多亚洲国家,包括印度、韩国、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的数据皆显示,人民的结婚年龄提高,离婚比例提升,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人选择独自生活。事实上, 在许多国家,单身都是现今成长最快速的关系形态。也难怪有一份报告预测至2030年,世界单身人口比例的跃升幅度将是惊人的20%。


遥远如中东等保守及超保守的社会,也显现了类似的趋势。例如,伊朗的单身模式就正经历前所未见的改变。伊朗的传统关系形态受到宗教及文化期许的强烈影响,法律及社会观念鼓吹早婚及从一而终的婚姻形态,不鼓励离婚。不过观察人口数据可知, 过去30年来,伊朗在总体及个体的层次上都历经了巨大的社会变革。生育率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降幅,1996年平均每位女性生育7个子女,2000年时降至2.1个。虽然部分原因是政府倡导避孕措施,不过数据分析显示,只有6.1%的降幅来自避孕观念及避孕方式的普及,其余的31%是婚姻形态改变所造成。伊朗的年轻人口晚婚、离婚比例上升,生育年龄提高,甚至选择不婚。


另一个保守社会单身比例反常提升的例子,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14年,30岁以上的大公国女性有60%单身, 离婚率为40%;不过20年前,离婚率只有20%。晚婚或不婚的趋势从1980年代就开始显露迹象,阿联酋的男性为了逃避当地婚约常见的高额聘金,开始到国外寻找结婚对象,或选择根本不结婚。晚婚或与外国人士结婚的现象,驱使政府设立资金来鼓励国民结婚。现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男性若与本国女子结婚,可获得补助金,每生育一个小孩可获得额外福利,政府也出资补助婚友社及婚礼。以下段落摘自该国政府的官方网站: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政府为建立并维护稳定坚固的本国家庭,为强化本国社会及人口结构,故鼓励本国男女缔结婚姻。在此方面,本国根据1992年通过的第47条联邦法律成立婚姻基金,贯彻本国总统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Sheikh Zayed Bin Sultan Al Nahyan)所提出的社会政策……除婚姻基金外,各酋长国皆设有相关机构,提供的服务包括婚介、提供小区中心及伊斯兰议会作为婚礼场地,以及婚前与婚后之婚姻咨询。


实施政策的头10年,有3.2万个家庭获得补助金。不过该国的婚姻数据显示,在减缓单身人数增长的方面,这项法律效果不明显。与此同时,中东及北非各阿拉伯及伊斯兰国家,皆呈现同样的趋势,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婚姻基金类似的计划及举措也都成效甚微,巴林、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皆一再印证这个现象。


似乎各地晚婚、独居或选择单身的人数都逐渐提升。要解开快乐单身的秘诀,关键在于了解婚姻形态改变背后的机制及特定情况中的因素。


为什么我们不再憧憬婚姻?


单身比例提高,只是冰山一角。综观历史,人类的生活和生计通常涉及三个基本架构,由内向外推展分别是核心家庭、扩展家庭,以及由家庭组成的地方社群。家庭身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地位不容挑战,因此新家庭的起始点——婚姻,更是焦点所在。现今由地方政府及机关提供的服务,过去是家庭肩负的责任:家庭照料个人的温饱、健康、教育及住屋。个人的职业也离不开家庭,通常牵涉到家族历史及家族在地方社群所扮演的角色,假如偏离这样的角色,很可能会影响或打乱社群的平衡。


不过,这种现象在工业革命及现代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了急剧的改变。传统家庭在照顾个人方面曾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过逐渐被蓬勃发展的国家及市场力量所取代。由于家庭不再是个人生存所必需,一连串影响家庭及婚姻的变化开始出现。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我将讨论促成婚姻地位改变的八大原因:一是人口变化;二是女性的社会角色改变;三是在离婚兴盛的年代回避风险;四是经济因素;五是宗教变迁;六是大众文化、媒体及社群网络的发展;七是都市化;八是国际移民。这八项因素当然不是全部的原因,也不是互相独立,很可能彼此牵涉、相互影响。不过,我的主要论点是,这些因素同时发挥影响力,使单身比例上升变成确确实实、持续发生的趋势。


人口变化


近来各地人口组成的变化大幅推动单身比例的提升,世界各国出生率急剧下降就是一大因素。以下是几个生育率降低的明显例子: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库,1970年墨西哥平均每位女性生育6.6个子女,2016年降至2.2个;印度尼西亚同时期从5.4个降至2.4个;土耳其则自5个降至2.1个。


在西方国家中,这样的变化出现得更早。大多数西欧国家的生育率,约于1970至1980年代开始大幅降低,甚至跌至人口替代率以下。今日的数据更是创下史无前例的新低,举例而言,西班牙的生育率为1.3,意大利、德国、奥地利为1.4,加拿大1.6,荷兰、丹麦1.7,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则为1.8。


低生育率会引发一系列影响,导致单身人数上升。第一,如果生育的子女较少,夫妻就可以较晚结婚,也就是说,整个生育年龄只需生一两个小孩,而不是六七个,那首次生产的年龄就可以延后。第二,孩子较少的话,离婚时照顾孩子的负担也比较轻, 甚至可能没有子女需要照顾。第三,低生育率代表有些人根本不必结婚或缔结伴侣关系:单亲照顾一两个小孩要比抚养6个子女轻松得多。第四,这样的情形会延续到下一代,在小家庭中成长和未来建立小家庭具有相关性,因此这样的现象会持续下去。


另一个影响到单身人数人口变化的是预期寿命的提高,导致许多老年人独自生活的时间延长。现代医学的奇迹大幅延长平均寿命,在发达国家尤为明显。1940年时,美国社会约有11%为65岁以上人口。至1970年代,老年人口比率提高到17%,2010年的比率大约为2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的数据指出,成员国国民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将近80岁。随着寿命延长,个人离婚或丧偶后独自生活的年数很可能会随之增加。举例来说,“欧洲健康、老化及退休状况调查”的数据指出,2015年欧洲75岁以上的民众有57%为丧偶人士。此外,2010年离婚的美国人中,50岁以上的人数是1990年的两倍之多。


在发展中国家,预期寿命快速延长,预计将扩大老年人口, 因此使单身人数急剧增长。以中国为例,该国的平均寿命由1990年的68.5岁延长至2010年的74.8岁,因此老年独居户也有相当大的增幅。此外,这个现象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独居老人所面临的健康、经济及社会问题,为年青一代带来不小的社会及财务负担,这样的负担很可能使年轻人延后结婚,逃避成家的责任。这在中国社会中尤为明显,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老年及青年人口的比例失衡。


部分地区的性别比,也对单身人数有大幅影响。性别比失衡会使当地潜在伴侣的人数减少,使许多人找不到对象。举例来说, 印度部分地区的性别比严重失调,每100位男性相对只有62位女性。即便是印度北方最富裕、开发程度最高的哈里亚纳邦,当地的性别比也高度失衡:各年龄层每100位男性相对只有88位女性。在这种性别比失衡的环境中,年轻男性可能无法找到另一半。事实上,由于失衡过于严重,2015年某地方议会决定放宽跨种姓婚姻的禁令,以便村民就近与邻居结婚,这在传统印度是前所未见的举措。


现今的性别失衡问题,主要发生于三个情境。首先,偏好男孩导致中国、韩国、印度部分地区及世界各地某些较小型的社群出现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其次,国内的人口迁移或国际移民也有性别不均的情形。比方说,2016年欧洲统计局(欧盟的统计机关) 的报告显示,14岁至34岁寻求欧洲庇护者有75%为男性,35岁至64岁的年龄区间则有60%为男性。除非能克服语言及文化障碍,否则这种性别不均的现象会限制他们的择偶范围。最后,流向城市的国内人口也会造成性别失衡。举例来说,威廉姆斯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在美国,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及同性恋男性大多集中于城市。以曼哈顿为例,当地的大学毕业单身女性比男性多了32%。此外,曼哈顿有9%至12%的男性为同性恋,而同地区女同性恋只有1%至2%,这自然缩减了女性的潜在对象人数。


这几项近年来的人口发展改变了婚姻制度的基础。有些变动是不可逆的,比方说,许多研究者都预测出生率会持续下降,预期寿命也将继续增加。而性别失衡等现象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也许会随着移民融入社会或中国二胎政策等政府措施而缓解。不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拆解了过去建立家庭的基础条件。


▌经济因素


山田昌弘在其1999年出版的著作《单身寄生时代》中打破禁忌,使日本大众注意到有越来越多30多岁的单身人士仍与父母同住。山田先生发明了“单身寄生族”这个词汇,用来形容这些30多岁仍与父母同住的日本年轻人,他们不仅因此省下房租,还逃避分担家务的责任。1995年,约有1000万年轻日本男女符合单身寄生族的定义。虽然日本人口逐渐萎缩,但这个数据至今已增长三成,累计13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根据最近一份调查,在日本的单身人士中,男性约有60%,女性约有 80% 属于单身寄生族。


日本年轻单身人士绝对不是唯一维持这种生活形态的族群。在英语国家中,“地下室寄居者”这个词也有同样的含义;意大利称这种族群为“成年巨婴”。虽然这些称呼带有不以为然的贬低意味,不认同年轻单身人士及其家人的自主选择,但的确透露出单身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个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单身人士中有不少人的收入是可自由支配的, 因此他们才能维持这种惬意、经济稳定的生活方式。假如搬出父母家或结婚,就得放弃这种随性的富裕生活。


经济因素对于单身有各种不同的影响,不论经济状况是困顿、稳定还是富有,这三种情况都提供了人们维持单身的充分理由。


经济困顿与近来的经济危机改变了单身人士交往或结婚的方式。许多单身人士推迟婚姻,担心收入不足以养家。经济弱势者即便肯定婚姻价值,也不太相信自己有能力维持财务稳定,进而维系婚姻。许多社会视财务稳定为结婚的先决条件,因此假如社会出现经济危机或缺乏就业机会,年轻人保持单身的时间会延长。如果同样的时间与资源拿来追求财务稳定,就较难用以维持稳定的交往关系。


2008年经济危机后,西班牙及意大利等部分欧洲国家的年轻人受到经济衰颓及房价上涨两方面的冲击。在欧洲,住房成本会占掉一大半的可支配收入,所以许多年轻人干脆延后结婚,把交往约会的时间用来赚钱。在今天的巴塞罗那或米兰,经常能见到成年单身人士在派对狂欢过后在车上做爱。之所以选择在车中单纯是因为他们没别的地方好去。天亮后,他们各自回家,也就是自己爸妈的家。


即便政府减轻了年轻人的经济不安感,单身人士也不急着进入婚姻——因为与另一半共同生活的经济动机减少了。举例来说, 高福利国家瑞典提供在高中毕业后搬进自己公寓、独立生活的经济条件。瑞典年轻人把握了这项福利,把它当成维持单身的动力, 也难怪斯德哥尔摩独居户比例达60%,高居世界之冠。


经济发展也有促进单身的效果,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印度普遍仍十分传统,但是该国的经济发展使许多年轻人获得经济独立,新的家庭形态也因此越来越普遍。印度年轻人购买力提高,拥有独自生活的条件,这在过去是很罕见的情况。许多印度单身人士离家搬到就业机会多的大城市生活。


此外,独自生活不仅成为可能的选项,社会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媒体及影视传播,现代印度对于西方价值观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独自生活的普遍与个人主义的出现同时发生,这都与延后交往及婚姻关系有所关联,下一个段落将对此做进一步讨论。


不论是要开源节流,还是提高消费,年轻单身人士都把婚姻看成“不划算”的奢侈品。然而经济因素不只限于表面的收入 / 支出计算,下一段我们将探讨更深层的价值观、文化,以及它们对单身兴起的影响。


日本年轻人借由与父母同住、维持单身状态,来让可支配收入最大化。不过,单身寄生族这个词具有贬义,并未充分呈现年轻人的偏好选择。当今日本的年轻单身人士喜欢改变,也重新排列了人生的优先次序。他们更乐于与朋友外出、追求事业、培养时尚鉴赏力,然后才考虑进入一段稳定关系。


调查显示这样的选择不光是出于经济考虑,价值观的改变也是一大因素。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中,有45%的女性及25%的男性表示自己对于性关系没有兴趣,甚至带有鄙视或不置可否。此外,近半数受访者表示调查的前一个月未曾有性行为。因此今日的日本是价值观变迁的显著例子:渐离传统与宗教,步向市场导向、追求事业、消费主义的文化。


日本是极端例子,但世界各地的资本主义及消费主义趋势都加速了单身人口的增长。这其中涉及几个因素。首先,消费主义的兴起,使社会更推崇在自由市场中从事买卖的个体,这些人对家庭承担义务较少。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一心追求自己而非他人的利益,因此偏离传统价值观,转而思考婚姻是否于己有利。事业的重要性提升,与女性的独立与追求自我实现息息相关。虽然有些研究指出已婚人士的财务状况较好,但许多人更想成为拥有个人品位的独立消费者,对通过两性交往或婚姻关系获得财务保障已渐失兴趣。


其次,资本主义促使人们思考并比较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隐私变成受欢迎的“商品”,而随着收入提高,人们有能力独自生活。一方面,资本主义让人们将传统观念放在一旁,依照理性思考来为自己的偏好排列优先次序,并列出重要性。其次,资本主义体系所带来的财富让人们有能力依循自己的价值观生活,而现代人通常选择独立而非婚姻,更注重隐私而非家庭生活。


最后,分工及劳动市场的变化创造出新的弹性与机会。人们开始从事家族事业以外的工作,同事不再是亲戚。此外,生育下一代来延续家族事业及供养父母的需求越来越少。此外,在今日的全球化社会中,有些职业需要离开家到外地工作,因此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结婚会是追求事业发展的一项阻碍。


至可以说,市场更欢迎单身人士,因为比起家庭单位中的个人,单身人士能消费更多资源。单身人士独自居住,提高公寓租赁的需求,促进不动产市场增长。一份美国报告指出,比起四口之家中的个人,单身人士消费的农产品多出38%,包装材料多42%,电力多55%,汽油多61%。而离婚人士更被视为具有消费潜力的族群,因为离婚的双方各自变成单身,需要以较高价格购买产品并重新安排居住事宜,而且通常不会寻找室友。虽然这个观点可能稍嫌偏激,不过纯粹从经济观点来看,单身人士的物质消费庞大,导致市场不断进行调整以迎合他们的需求,甚至鼓励单身,形成一个循环。


从各大媒体中明显可见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反应。虽然社会整体仍持续歧视单身人士,但媒体正调整舆论方向,单身人士逐渐成为广告的目标对象,在住房、约会、旅游方面尤其明显。单身人士的消费文化逐渐发展成型,为维持单身提供了更多条件和理由。

©️本文版权归作者 【社会万象】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