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以学术观照,那些跨越时空生命的哀叹与颂歌。
最近更新:2022-01-06

【文化艺术】 书讯 | 记忆与遗忘之间:马萨达神话与以色列集体记忆塑造

作者:社科文献 来源:社科文献
发布于 2021-07-07 浏览量:424

WeChat Image_20210707135924.jpg



马萨达不仅是一处地域、一段历史,



更是一种象征、一个神话



犹太复国主义者通过对马萨达建构出的历史记忆使之成为现代以色列国族认同的重要对象与身份隐喻,超越了原来的历史面貌,成为一种在面临包围情况下争取自由、不惜牺牲的现代政治神话。但记忆不是一元的和固定的,它始终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框架与历史环境。故此,记忆的变迁也就成为必然之事。随着政治环境的变迁,以色列社会经历了一个“祛魅化”的过程,建国一代的许多意识形态开始遭到人们的质疑与否定;马萨达神话在此情况下,也经历了一个解构的历程,人们不再不加思考地接受官方所设定的马萨达认知。因此,在分析马萨达神话所映射的现代犹太认同变迁的同时,必须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对之加以具体的分析考察,才能把握马萨达神话与现代犹太国族认同之间的内在关联。


WeChat Image_20210707135933.png

从空中俯瞰马萨达


本书以马萨达神话的建构及其变迁为个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马萨达神话与以色列集体记忆的塑造;尤其从集体记忆的路径,围绕发生在2000余年前犹太一罗马战争中的这一象征性事件的再现及其历史记忆展开叙述,探讨马萨达作为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运作、宣传及演变过程,并将它与20世纪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性进程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以展示犹太复国主义者如何借助对马萨达的运用来塑造群体共同身份、增进现代国族认同,借此分析折射出以色列政治文化变迁中传统与现代交错繁复的历史面相与独特意蕴。“马萨达神话”在20世纪的建构及其解构,充分折射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借助传统象征符号塑造集体记忆,以服务于构建现代民族国家之目的;而这种体现了国族本真性的象征符号,反过来也塑造了以色列的对外行为和民族性格,成为其绝不妥协政策的政治心理基础。


就基本框架而言,本书除绪论和结语以外,分为三部分,分别从历史叙述、神话建构与回归历史等层面对马萨达神话进行全方位的学理分析。主要内容分为十章,具体如下。


上篇:历史叙述。本篇内容分为两章,主要致力于分析马萨达事件的历史原貌及其在中古时期的形象。第一章主要从约瑟夫斯《犹太战记》中有关马萨达的叙述入手,通过对其进行历史化的解读,以期得出对于马萨达事件较为客观、符合原貌的思想认识。实际上,在与约他帕塔、加马拉等围攻战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在马萨达顶部不仅没有发生极其惨烈的战斗,而且这些守卫者始终逃避与罗马军队的作战,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不断对周围的犹太同胞进行劫掠与屠戮。因此,他们根本就不是任何意义上英雄主义的代表。第二章重点探究了拉比传统对于马萨达的态度,出于反对武装反抗的精神,拉比们将马萨达事件完全遗忘,在漫长的中世纪的犹太文献中几乎找不到关于马萨达的任何表述。其中唯一的例外就是10世纪的《约西宾之书》,但马萨达事件在其记载中已完全成为英雄主义的殉道之举。马萨达在中古时期的命运,充分反映了主流犹太社会对这一事件的遗忘与忽略。


WeChat Image_20210707135938.png

历史学家约瑟夫斯


中篇:神话建构。本篇内容分为五章,致力于探讨20世纪初至60年代巴勒斯坦犹太社会和以色列国对马萨达神话的建构。第三章探讨马萨达如何重新获得关注,进而上升为现代犹太集体意识中的核心事件。特别是《犹太战记》希伯来文版的出版与拉姆丹《马萨达》诗篇的发表使马萨达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与张扬。随后,许多希伯来青年在其影响下前往马萨达朝圣并举行一系列仪式,以强化一种共同的国族意识。第四章分析马萨达与大屠杀之间的独特历史关联。随着纳粹势力的不断扩张,隆美尔在北非战场节节胜利以至进抵埃及中部的阿拉曼,与之仅有100多公里的巴勒斯坦伊休夫危在旦夕。面临着几乎与欧洲犹太人一样被覆没的命运,已被马萨达精神武装起来的伊休夫做出了与前者甘愿屈服、逆来顺受所不同的反应,他们决心以武装斗争来保卫故土。由此制订了“马萨达计划”以对抗纳粹非洲军队的入侵,这个计划充分体现了伊休夫运用马萨达象征进行民族动员的作用。危机解除后,从英国委任统治者手中争得民族独立成为当务之急,马萨达又在动员各个派别进行反英斗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探讨了马萨达在以色列建国初期获得高度认可的社会条件。在建国后,马萨达经历了一个社会化与国家化的过程,而以色列国防军是马萨达精神的最好诠释。人们在马萨达被包围的历史遭遇与以色列国被包围的现实处境之间找到了对应性与相似性:“围困心态”使马萨达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思想认同与精神认可:马萨达所唤起的爱国热情与战斗精神激励了几代以色列人,对于他们来说,马萨达守卫者就是古代的国防军战士。第六章力图揭示马萨达神话在建国初期政治生活中的运用与强化。马萨达神话作为一种政治话语,警示以色列人决心不使马萨达的悲剧重演,尤其在教科书和儿童文学中反复出现;通过对神话叙述的思想操控与话语实践进行探究可以发现,神话中的马萨达与历史的马萨达存在许多偏差,但仍然保留了一些基本内容。第七章探讨在伊格尔·亚丁领导下开展的考古活动对马萨达神话的推动作用。1963—1965年由亚丁主持的马萨达考古发掘,在当时的以色列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其所进行的社会动员与政治宣传使马萨达的影响达到空前地步,围绕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些发现的巨大争论使之成为全国性事件。


WeChat Image_20210707135941.png

犹太青年行军马萨达(1942年)


下篇:回归历史。本篇内容分为三章,主要考察马萨达神话的解构历程。第八章探究宗教阵营对马萨达神话的抗拒。宗教人士认为,亚弗内而不是马萨达才是犹太社会得以幸存的根本途径,前者代表存活的希望,而后者则是死亡的选择。宗教人士对马萨达批评最为激烈的地方就是集体自杀问题,马萨达守卫者不仅没有从事抵抗活动,反而选择人为地结束了生命,这是对犹太教基本原则的否定。第九章分析“马萨达情结”与以色列的集体安全问题。在马萨达神话的影响下,不少以色列政要从马萨达的围困心态来理解国际国内问题,将以色列的集体安全视为马萨达式的安全困境,以致形成了“马萨达情结”。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特别是赎罪日战争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对于马萨达情结的怀疑否定之声不断涌现。


第十章探究解构马萨达神话的多元叙述。大屠杀记忆的苏醒,使许多以色列人对英雄主义内涵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在此影响下,马萨达的内涵也经历一个由死到生的转变,它从争取自由、不惜牺牲的象征转化为维护生存、追求延续的代表。而且,一些求真求实的历史学者也加入这场神话解构运动,从而在学术上给予马萨达神话以重重一击。旅游业的发展也使马萨达的神圣性不断降低。马萨达发展为一个大众娱乐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国内游客前往。2001 年,马萨达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马萨达的民族价值不断下降,商业价值更为凸显。这是马萨达神话回归历史的重要表现。


WeChat Image_20210707135945.png

作者艾仁贵,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副主任、以色列研究中心副主任,

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教授。

出版时间  2021年5月


内容简介

马萨达是犹地亚沙漠深处的一处天然军事要塞。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记载,公元73年,驻守马萨达堡的一千余名犹太人在罗马军队的包围下选择了集体自杀,但这段历史在漫长的中世纪被遗忘。进入20世纪,有关马萨达事件的集体记忆从被遗忘的边缘步入现代犹太认同的中心,进而被塑造成一个为以色列社会所深切认同的现代政治神话。本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尤其从集体记忆的路径,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马萨达神话与现代以色列集体记忆的塑造。



目/录


绪论 作为国族视觉形象与政治隐喻的马萨达堡

上篇 历史叙述

第一章 历史的框架:《犹太战记》中的马萨达书写
第一节 马萨达的地形与地貌
第二节 约瑟夫斯与马萨达元叙事
第三节 马萨达事件的历史化分析
第四节 与约他帕塔、加马拉围攻之比较

第二章 记忆与遗忘之间:中古时期的马萨达形象
第一节 第二圣殿被毁与犹太政治的转向
第二节 拉比传统对马萨达的忽略
第三节 《约西宾之书》对马萨达的反记忆

中篇 神话建构

第三章 自然的国族化:马萨达跃升为国族认同符号
第一节 20世纪重新发现“马萨达”
第二节 拉姆丹《马萨达》诗篇及其知识生产
第三节 “马萨达朝圣”与风景民族主义
第四节 古特曼与青年运动的马萨达崇拜

第四章 马萨达处境的当代再现:作为反喻的大屠杀
第一节 隆美尔的威胁与马萨达崇拜的彰显
第二节 “马萨达计划”的出台
第三节 “华沙隔都”即马萨达
第四节 英国委任统治者=罗马人?

第五章 国族的自然化:“整个国家就像是放大的马萨达堡”
第一节 马萨达精神的国家化
第二节 以色列国防军与马萨达崇拜的推广
第三节 “最后的据点”:马萨达精神与围困心态
第四节 马萨达式的生存焦虑与以色列对外行为的根源

第六章 “马萨达决不再次陷落”的传衍、规制与推广
第一节 “决不重演”在以色列社会中的深刻内涵
第二节 教科书及儿童文学中的马萨达
第三节 神话叙事的意识操控与话语实践

第七章 民族主义主导下的马萨达考古
第一节 考古学与现代犹太民族身份构建
第二节 马萨达考古的历史由来
第三节 伊格尔·亚丁与考古的政治化
第四节 作为以色列国防军战士先驱的“马萨达遗骸”

下篇 回归历史

第八章 宗教阵营对马萨达神话的抗拒和消解
第一节 亚弗内还是马萨达?
第二节 集体自杀还是谋杀?

第九章 “马萨达情结”与集体安全意识的悖论
第一节 “马萨达情结”的由来及其内涵
第二节 参孙典故与马萨达情结的对应
第三节 赎罪日战争对“马萨达情结”的质疑

第十章 向历史回归:神话解构与多元叙述的出现
第一节 大屠杀记忆的苏醒与犹太英雄主义内涵的变迁
第二节 由死到生:马萨达意义的转向
第三节 学术界对马萨达神话的解构
第四节 马萨达符号的旅游化和娱乐化

结语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迷思

附录 马萨达历史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化艺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