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以学术观照,那些跨越时空生命的哀叹与颂歌。
最近更新:2022-01-06

【文化艺术】 厦门简史 | 先秦时期厦门先民的社会发展状况

作者:社科文献 来源:社科文献
发布于 2021-07-26 浏览量:473

先秦时期厦门先民的社会发展状况

总体来看,先秦时期厦门先民的物质文化受自然生态的影响深刻,其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一)经济业态以采集、渔猎生产为主,稻作农业初步发展

由于厦门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带,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野生动植物种群非常丰富,沿海、沿江、沿溪水产丰富,为史前先民获取天然食物提供了基本的来源,农耕等生产活动显得并不十分必要。邻近厦门的金门富国墩、金龟山贝丘遗址都包含种类丰富的贝壳及动物骨骸。研究表明,史前先民开发贝类资源始于6000多年前的高海平面时期,起初是在潮间带采集贝类,后来发展到涉水或潜水取食贝类,显示对自然获取能力的逐渐增强。除了贝类外,他们还捕捉鱼、龟鳖和哺乳动物作为食物的补充。厦门先秦遗址出土的石箭镞、石戈、砧石、网坠等说明狩猎和捕鱼是当时人们营生的重要手段。

尽管如此,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已经有所发展。厦门地区先秦时期遗址、遗存点出现大量磨制不精的长条形石锛,还有石斧等农业生产工具,南安丰州狮子山遗址和永春九兜山发现的稻壳、粟粒、稻秆印痕,都是包括厦门先民在内的闽南史前人类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的物证。


(二)随采集、狩猎、捕捞活动不断迁徙,处于非固定居住状态

厦门先秦遗址、遗存点多数只能在地表采集到零星遗物,遗物堆积少,只有同安田洋村桐屿山东坡稍有堆积,厚40~60厘米。早期文化遗存堆积层薄,保存不够理想,是闽南地区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除了雨水冲刷、人为毁坏等因素外,可能与当时特殊的自然环境、生产状况、生活习性有关。因自然资源丰富,采集、狩猎、捕捞等生产活动就可以获得较充足的食物,厦门先民为了寻找水陆动植物资源不断迁徙,因此,先秦时期的大部分遗址或遗存体现出文化堆积层薄,文化遗存缺乏延续性的共性。


(三)干栏居为厦门先民的住屋形态之一

同安寨仔山遗址发现了柱洞、沟与石垒遗存、灰坑等遗迹现象,表明这里曾是史前人类的生活区。遗址发现的16个柱洞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成排状分布,柱洞内均填灰褐色夹砂土,内塞垫有大的石块,有的填黄褐色的土,内夹灰黑色烧土块。有一个柱洞还能看出木柱的空洞,洞内外围有一圈经夯实的黄褐色土,显然是树立木桩的柱洞,应该是干栏式房屋的基础。由于环境湿热,早期先民的地面建筑以居住面悬空的“干栏式(又称巢居、脚楼)”为特点。即把屋子建在木桩上,与地面隔开,可以达到通风凉爽、防潮防洪水、防野兽虫蛇的作用,后来,屋子下的空间也被用作豢养驯化牛豕的场所。


(四)石器制作、陶器制作、纺织等原始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原始手工业中,石器的制作占有重要地位。厦门先民的石器制作比较不发达,表现为石器出土数量不多,制作技术不高。同安寨仔山遗址发掘出土的石器种类不多,数量少,只有3件锛、2件凿、1件镞、1件网坠、3件砧石、8件凹石、2件砺石、4件打制小石片。石器除少数仍为打制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砥磨的,但多为局部磨光,磨制粗糙,通体精磨者少,且多限于小型石器。钻孔器很少见,目前在同安新圩镇新塘乡乌山发现的一座西周墓葬出土过1件保存完好的石戈,其援后部偏一侧有一对圆形钻孔。

陶器烧造是先秦时期厦门先民原始手工业的重要内容。从同安寨仔山遗址出土的陶器来看,由于烧制火候的问题,陶器质量差别较大,既有火候低胎质松的夹砂黄陶、褐陶,又有火候高的泥质灰陶、釉陶。很多器物口部、内底有轮旋的痕迹或凹弦纹,说明这时期的人类已用轮制法制作陶器。轮制法的出现使陶器胎体厚薄更加均匀,器形更为规整。

同安寨仔山遗址出土了3件陶纺轮,其中1件夹砂褐陶纺轮器身上有轮旋痕迹,还发现一件内壁平整光滑的土块内夹着较多的植物纤维,可以证明这时期已经出现了纺织业。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化艺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