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坛

站在前沿,思考“语不惊人死不休”。
最近更新:2021-12-28

【文学论坛】 赵世瑜 | “为新知”!《北大史学》致读者

作者: 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鸣沙
发布于 2021-10-19 浏览量:326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与许多刊物打过交道,与许多刊物的主编和编辑相熟,也担任过一些刊物的编委,但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认真思考,办一个学术刊物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显然,为有晋升需要者提供发表阵地不能说是办刊者的初衷,向业内同人展现和分享研究者的成果,固然是办刊者的目的之一,但可能也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办学术刊物的最重要目的,是传播包括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在内的一切新知。

 

    《敬告青年》是北京大学的先贤陈独秀为其创办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文中有云:“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

 

    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产生的北大《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说:“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因此我们希望投稿者不必自己先加甄别,尽量地录寄,因为在学术上是无所谓卑猥或粗鄙的。从这学术的资料之中,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意大利的卫太尔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情感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

 

    同是北京大学先贤的顾颉刚则在1928年《民俗》周刊的发刊词中这样呼喊:“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

 

    当然,不同时代办刊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时代诉求,但传播新知这个目标应该是始终不变的。回到我们历史学科内部的刊物来说,大概没有人会否认,法国1929年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是影响最大的,因为以这个刊物为中心,或者说以这个刊物的创办为契机,形成了一个影响大大溢出本学科也大大溢出本国的学术流派。虽然其创刊者费弗尔和布洛赫以研究法国中世纪史闻名,或者从时段上说颇类似中国的中古史研究,但其影响却遍及全世界,个中缘由,值得当今倡导“本土话语”“中国声音”的人认真思考。

 

    《年鉴》的发刊词中也有一段我非常喜欢的话:

     我们都是历史学家,都有共同的体验,并得出了共同的结论。我们都为长期的从传统分裂状态中产生的弊病而苦恼。目前的状况是,一方面,历史学家在研究过去的文献史料时,使用着陈旧的方法;另一方面,从事社会、近代经济研究的人,正在日渐增加。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者互不理解、互不通气。现在,在历史学家之间,在从事其他研究的专家之间,存在一种不相往来的闭塞状况。当然,各行的研究家,都致力于自己的专业,在自己的庭院中辛勤劳动,如果他们能再关心一下邻居的工作,就十全十美了,可是却被高墙阻隔了。我们之所以站出来大声疾呼,就是针对这种可怕的分裂的。

 

    今天距离这篇发刊词的问世已经90多年了,距离北大的前辈们办刊的时间也已百年上下,但周围的情况,是否与那时的先进们描述的情况有了很大分别?这有时让我困惑,到底是时光停滞了,还是这种状况就是历史学研究的常态?在这近百年中,现实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在惊叹飞机、高铁和高速公路把世界变小,数字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使资料的获取从遥不可及变得唾手可得,但看看我们的工作显示出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与生活世界里的这些变化似乎仍呈现出较大的反差,不由觉得历史研究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我们研究的内容当然大多是相距遥远的,但我们的研究所蕴含的关怀应该是越来越近的。

 

    故此,本辑刊发的文章分别由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撰写,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阐述对不同时段历史的看法,目的在于响应年鉴派先驱的呼吁,“关心一下邻居的工作”,进一步拆除相互之间的“高墙”,同时更是力图高扬北大前贤们兼容并蓄的精神,让本刊发表的论文和传递的学术信息,无论涉及古今中外,都能包含和展现不同学术传统、不同研究领域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创新成果,使《北大史学》无愧于“北大”这个具有丰富的象征意涵的名号。

 

    本辑专号文章来自2020年11月北大文研院组织的第113期“文研论坛”上各位引言人和与谈人的讨论。该期论坛的主题是“对话: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史”,共分三场,各场的主题分别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共和国史”“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现代转型史”“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帝制时代史”。由于有几位引言人未能将报告内容整理成文,也由于各位与谈人的讨论也很精彩,因此,我们也将全部三场讨论对话的现场记录刊发在这里,以凸显现场感。必须指出,三场讨论进行的时候,是按当代史、近代史和古代史的顺序,背后的意义不仅是考虑到讨论参与者有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他们提出的历史问题往往来自对现实的观察而非古书,而且在于从本质上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在本辑专号中,我们则把顺序调回到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历史叙事逻辑,以符合历史学的阅读习惯。

 

    如果说学科对话专号中的讨论还相对宏观的话,本辑刊载的一篇专题研究可以作为体现上述关怀的一个个案。该文的作者是宗教研究领域的,但她的方法是人类学田野民族志和历史文献解读的结合,讨论的问题与历史直接相关。虽然这只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很小一个片段,但已经可以大致体现出本辑专号的主旨。

 

    本刊也参酌国际性学术刊物的通常做法,除了刊发专题论文之外,也注重刊发学术评论,无论是书评还是文评,我们都欢迎遵守学术规范的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的评论,对泛泛介绍或非学术的评论敬谢不敏。本辑刊发的一篇关于殷商史的评论文章虽然是针对较早的学者及其著作的评述,但具有学术史梳理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评论者在文末指出,原书作者研究的一个特点,是将相关社会科学的概念工具引入,这恰好符合本辑专号的主旨。同样的,另一篇关于民国时期知识军人的评论文章指出,所评著作看似仍属传统政治史或军事史研究领域,但已经转入知识史的考量。

 

    从本辑开始,《北大史学》将以“专号”和其他文章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所谓“专号”,即每辑均有一组围绕同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专题论文,这些主题可以围绕新内容、新材料、新方法、新视角设计,也可以是在传统主题上的开新之作。同时,也欢迎其他有见识的好文章。这些文章不严格限制字数,确有不凡见解的好文章,长达数万字亦可。此外,也欢迎具有深刻分析、不流于泛泛内容介绍和褒奖之词的学术评论。这样,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每辑中读到一些内容密切相关的作品,获得不同于面面俱到的综合性刊物的收获。

 

    我希望,《北大史学》在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携手支持下越办越好。

 

    我希望,无论是《北大史学》还是北大史学,都能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北大史学(第21辑):跨学科对话专号(978-7-5201-8890-6)_立体书影.png


内容简介

    《北大史学》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从第21辑开始,《北大史学》将以“专号”和其他文章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所谓“专号”,即每辑均有一组围绕同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专题论文,这些主题可以围绕新内容、新材料、新方法、新视角设计,也可以是在传统主题上的开新之作。第21辑为“跨学科对话专号”,主要围绕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中国史、世界范围内国家的现代转型展开研究。


编辑简介

    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民俗学史。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出版《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 《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早期发展,1918-1937》《吏与中国传统社会》等专著、编著、译著等2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学论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