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晓书评

从心而评,评书,评百态。
最近更新:2020-11-17
标签:

【先晓书评】 中国好书《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简评

作者:臧运祜 来源:城邦的世界
发布于 2021-12-03 浏览量:384

近代以来,由于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密切与复杂性,在日本各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对于中国的认知,即“中国观”或“对华观”。作为近代日本对华行动之反映与指导的对于中国的认知,不仅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严重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也影响到近代日本的历史发展,并改变了东亚世界的国际秩序。从上述意义上说,对于近代日本的对华认知及其演变,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方面,日本学界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反观我国史学界,目前的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由于其主题还是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史,故对于思想认识层面的近代日本的中国观之考察,虽有一些关于“亚洲主义”等问题的研究,专门的成果并不多,更遑论与日本学界的对话与学术话语权了。因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美平教授所著《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作为我国史学界的一部代表性成果。


本书原系作者王美平教授2006年起在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的论文成果,后经过多次修订而成。可谓“十年磨一剑”。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了杨栋梁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对华认识及行动选择研究”,并为此多次赴日本进行研修与访问;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作为我国高校日本研究的重镇,俞辛焞、米庆余先生以及宋志勇教授等,对于日本外交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研究,著作丰硕。因此,作者的研究受到过严格而扎实的学术训练,其成果具有深厚的基础。


甲午战争到十五年战争之间的1894——1931年,承先而启后,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关键时期。历时较长、问题复杂、影响重大,因此作为近代日本对华认知之研究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该书的主题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列强瓜分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沉睡的雄狮’到‘支那已死’”,论述了日本对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观察与应对。第二章“清末新政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改革路线的否定”,论述了日本对俄国出兵东北、五大臣出洋考政、清末新政的观察与应对。第三章“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逆解”,梳理了日本政府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的“政体之争”、“南北议和”后的“革命性质”之争、“中国分割论”与“中国保全论”等问题。第四章“五四运动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转型动力的贬低”,阐述了日本各界对“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认知,指出了日本政界宣扬“日支亲善论”的伪善,揭示了日本民间“大亚细亚主义”的虚伪。第五章“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统一趋势的排斥”,论述了北伐前日本的中国“独统观”、四一二政变前后日本政府对北伐的观察与应对、东方会议上的对华时局观与对华政策、“满蒙领有论”等内容。


鉴于日本学界对日本中国观的研究已有相当积累,微观具细,但缺乏系统而宏观性的论著,多为从日本制定对华政策角度展开研究,难脱日本国家立场的束缚;且1990年代以后日本的研究不乏对“战后反省”的逆动,需要国际学界尤其是深受其害之东亚各国的及时回应。而中国学界就近代日本对华观虽有一定的研究,但在基础史料的运用方面难及日本,遂生“以行代识”之弊。该书则利用大量一手日文资料,以独特的视角,在以上各章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推进了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首先,在史料方面,该书大量使用了《日本外交文书》与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公布的外务省与军部等官方档案、近代日本各大政党机关报、游记与研究论著、重要报刊杂志等一手资料,为系统而全面地分析日本政界、军界、知识界、舆论界、普通民众的对华认知、克服已有研究之不足提供了保障。


其次,在研究视角方面,近代日本是否承认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是否承认中国建设近代民族国家的努力与能力,是日本对华观的核心问题,也是衡量日本对华认知之标尺所在。因此,该书以“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为切入视角,解析了甲午战后日本有关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必要性、建设道路、建设动力、建设效果及前途等问题的认识,可谓抓住了日本对华观的纲领性问题。


在以上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如下一些重要的学术观点。其一,日式近代强权观念与侵华野心,制约了日本认识中国的能力与水平,使之失去了应有的冷静、理智与客观态度,从而陷入“捕捉表象、建立虚像”的认识怪圈。其二,阐释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构建期日本对华观虚像的基本内容及其支撑性观点。如其认识虚像有:“中国亡国观”、“中国无法改革自救观”、“中国革命亡国观”、“中国民族主义非自觉观”、“北伐无力统一观”等。日本得出上述对华观的支撑性观点有:“中国历史停滞论”、“中国官僚腐败透顶论”、“中国军队无能论”、“中国非国论”、“中国革命战争儿戏论”、 “中国人无国家观念论”等。该书还分析了日本的自我观及对华政策的基本论调,如“东洋盟主论”、“天职论”、“东西文明调和论”、“中国保全论”、“中国分割论”、“满蒙领有论”等。其三,揭示了近代日本对华认知的主体及其决策作用,指出:政界、军界、财界、舆论界、知识分子与民众是日本对华观的主体,他们对日本制定对华政策发挥了不同的影响与作用。其四,提出近代日本对华观存在和平合作、协调扩张与武力扩张三大思想流派的观点,并论证了三大流派的特征、主张及其演进与博弈。其五,总结了近代日本对华认知的两大规律与两大特点。其规律是:世界文明秩序及国际政治经济体系是日本对华观的外在制约条件;中日实力对比是左右日本对华观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其特点是:蔑视、唾弃、侵略是近代日本对华观的主流;日本的对华观虽基于精细的考察与研究,但往往又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导致其对华判断出现了“短期视之正确而长期察之错误”的悖论现象。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上述学术见解,虽然不无继续探讨的余地,但其基于实证主义与比较史学研究方法,在搜集和爬梳大量日文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继续发动十五年侵华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剖析,对于日本对华认知规律之总结,以及对于日本走向全面侵华战争之本质与特点的认识,代表了中国青年学者对于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最新和较高水平。笔者因此相信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与日本学界展开学术对话,争取中国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臧运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640.jpg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王美平 著

2021年1月出版/168元

ISBN 978-7-5201-7025-3




作者简介




王美平,1980年12月生,女,内蒙古托克托县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曾于2005-2006年在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部留学、2007-2009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研究院留学。现任天津大学近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兼任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从事日本近现代史、中日关系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曾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日本学刊》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实证主义与比较史学的方法,参考国际政治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以中国近代国民国家构建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客体参照系,以大量的日文原始资料为基础进行纵向流程性与横向专题性相结合的研究,主要探讨日本对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必要性、转型道路、转型动力及转型效果等问题的认识,展示了该时期日本对华观的基本内容、发展脉络与重要特征,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层动因与思想根源,阐释了日本对华观及其行动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





中文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列强瓜分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从“沉睡的雄狮”到“支那已死”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观的变迁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下的“中国亡国观”
第三节 日本的戊戌变法观与对外战略选择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与“支那已死观”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改革路线的否定
第一节 新政与“黄金十年”
第二节 日本政府对前期清末新政的认知
第三节 日本对中国东北局势的认识与对俄开战
第四节 日本政府对载泽使团访日考政之观察与应对
第五节 日本对后期清末新政的认识与对外战略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逆解

第一节 日本政府的“政体之争”与初期对策
第二节 “南北议和”后的“革命性质”之争
第三节 “中国分割论”及其影响
第四节 “中国保全论”及其实质


第四章 五四运动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转型动力的贬低
第一节 围绕“二十一条”的认知
第二节 “日支亲善”的政治欺骗
第三节 “大亚细亚主义”的民间呼应
第四节 日本有关五四运动的认知


第五章 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知——对中国统一趋势的排斥
第一节 北伐前关于中国的“独统观”
第二节 四一二政变前日本政府对国民革命的观察与反应
第三节 四一二政变后田中义一内阁对国民革命的观察与应对

第四节 东方会议上的对华时局观与对华政策

第五节 从“满蒙特殊权益论”到“满蒙领有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版权归作者 【先晓书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