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坛

站在前沿,思考“语不惊人死不休”。
最近更新:2021-12-28

【文学论坛】 《读书》新刊 | 张杨:帝国和自由之间的韦伯

作者: 来源:索恩,读书杂志
发布于 2021-12-14 浏览量:416

编者按:


二十世纪之交的德国,政治经济力量迅速崛起,与当时的霸权国英国形成强烈的竞争态势,英德进入

“修昔底德陷阱”。隔了一个多世纪,今天的我们如何看待英德这场世纪之争?看待在自由帝国主义命运中沉思的德国自由派思想家如韦伯?本文铺垫当时德国的历史情境,更加关注韦伯身上具有的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相互交错的复杂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作者还注意到,当时德国和美国同步崛起却命运分流,以美国为镜像,恰可以更加清晰地再现这段纷繁的历史及自由主义、帝国主义在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张力。





帝国和自由之间的韦伯


文 | 张杨

(《读书》2021年12期新刊)


640.jpg


        [德]于尔根·考伯(Jürgen Kaube) 著        

吴宁 译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社科文献出版社│索·恩




一  现代史上的德国问题



现代德国命运悲怆而深具世界历史意义。其间,又因为韦伯、施米特、阿伦特和法兰克福学派等思想家的阐释而与现代性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之交的德国因其快速崛起的政治经济力量以及与霸权国英国的宿命性碰撞,尤让当代中国知识精英倍加关注。正如托克维尔之于法国,韦伯对德国政治充满深深的焦虑感,百年之后尚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作为后发国家,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期面临双重压力:在国内面临政治发展压力,在国际面临自由主义霸权的压力。一八七一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完成统一,资本主义得到全面发展,但德国的政治发展却裹足不前。尽管引入了普选制,但不管是俾斯麦还是德皇威廉二世都独揽大权,限制议会制的发展,而官僚制则不受控制。与此同时,在争夺海外殖民地的竞争中,德国落后于英国甚至落后于手下败将法国。



641.jpg

俾斯麦(图片来源:thoughtco.com)



而此时英国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自由主义制度和话语霸权,以至于俾斯麦不得不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策动意识形态战争来缓解压力。威廉二世在一八九〇年解除俾斯麦职务以后,也在几年之内将其平衡各方、具有防御性特征的“现实政治”原则Realpolitik变为更具进攻性的“世界政治”原则(Weltpolitik)。于是,除了意识形态竞争和经济竞争,一八九七年以后德国更与英国展开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随着一九〇七年英、法、俄协约国联盟的形成,德国面临多线作战的地缘政治环境。双方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兵戎相见。战败后的德国并不甘心,短命的魏玛共和国终结于纳粹主义,并最终通往更具灾难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今天,英德矛盾已经成为“修昔底德陷阱”的经典范例。那么,如何理解英国与德国的这场世纪之争呢?结构主义的解释认为霸权国和崛起国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但此解释忽略了这一事实:英德并非宿敌而有广泛联系,且“一战”之前英德并无战争甚至一度同与法、俄对抗。自由主义的解释则把英德对抗简约为民主与专制的斗争:随着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对国内政治发展的压制,德国的帝国扩张完全沦为保守主义和威权主义的产物,成为疏解国内政治发展压力的渠道。那么,德国国内自由主义的式微能解释其与英、法、美等国命运的分流吗?德国当时的自由派如韦伯在英德对抗和德国政治发展中又究竟采取了什么态度呢?



642.jpg

1865-1871年,逐渐统一后的德国疆土(图片来源:timewisetraveler.co.uk)






二  德国民族自由派的诊断



十九世纪既是经济和政治自由主义的高峰,也是欧洲帝国主义的第二个高潮。皮茨在《转向帝国:十九世纪帝国自由主义的兴起》一书中写道,和十八世纪的情况不同,英法帝国扩张都受到本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的大力支持。这些久负盛名的自由主义者是帝国事业的辩护者、参与者甚至领导者:英国密尔父子都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级文官,直接参与殖民事业;托克维尔对殖民事业非常热心,力主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这些自由主义者支持帝国的理由各有侧重,或认为帝国可以传播现代政治,或认为欧洲肩负教化其他地区的义务,或认为帝国扩张能促进自由商业发展,或认为海外殖民能培育本国公民的政治热情。不仅英法如此,自由帝国主义是十九世纪欧美的时代精神。


作为国家建设和帝国扩张的后来者,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在德国的关系更加复杂曲折。马修·菲茨帕特里克(Matthew Fitzpatrick)在《德国的自由帝国主义》中指出,德国自由派从一八四八年革命开始,就拥抱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而且彼时几种主义在逻辑上自洽。自由主义不但为普鲁士的民族国家建设,也为德国海外帝国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在俾斯麦统一德国、针对天主教会保守派的文化斗争和压制工人阶级的“反社会党人法”立法过程中,德国民族自由党给予俾斯麦支持。但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俾斯麦不再需要他们,蜜月期结束。自由主义失去了主导德国政治发展和帝国构建的机会,而分化的自由主义者沦为德国政治的附庸或者边缘。



643.jpg


民族自由党代表(从左起):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Heinrich von Treitschke),爱德华·拉斯克(Eduard Lasker),威廉·罗威(Wilhelm Loewe)(图片来源:alamy.com)


韦伯的思想发展折射了德国自由帝国主义的命运。韦伯的父亲是德国民族自由党的重要成员。受其父亲以及长辈鲍姆加藤等人的影响,韦伯在青少年时代就有相当的政治自觉。但在其思想成熟时期,自由主义作为政治力量在德国已经式微。此时的韦伯又如何看待德国的自由主义遗产以及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呢?韦伯看重的是自由民主制的工具价值:真正的议会制不是橡皮图章,而是作为选拔和培养政治家的机器、锤炼国际政治斗争能力的舞台、约束德皇任意外交政策的机制和平衡德国强大官僚体系的手段。韦伯认为,只有这样的政治机器和政治家,才能帮助德国在大国斗争中做到政治成熟,在海外殖民竞争中后来居上。也就是说,韦伯以德国的竞争对手英国为模板,使得他的自由主义和帝国主义论述逻辑统一。所以,韦伯既批判俾斯麦乾纲独断却对德国的政治发展毫无建树,以至于留下一个有名无实的议会和官僚充斥的政府;更对威廉二世的半吊子政治深恶痛绝,认为这不但无助于国家地位的提升和海外帝国的扩张,也会使得德国走向与英、法、俄等强国同时为敌的危险局面。


韦伯特别担心德国的外交政策。在韦伯的私人通信以及晚年的政论中,尽管他对俾斯麦压制德国政治发展十分不满,但他也承认其长袖善舞,不但在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后确立了德国的大国地位,一度还在欧洲的均势政治中扮演话事人地位。然而,德皇威廉二世具有挑衅性、鲁莽而又笨拙的风格,将俾斯麦的外交遗产消耗一空,使得德国与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大国关系日趋紧张。比如,在英国人策划的旨在推翻非洲德兰士瓦政府的詹姆森袭击失败后,威廉二世于一八九六年一月向该国总统克鲁格拍发著名的祝贺电报,挑衅英国。克鲁格电报事件不但引发外交风波,还引发英德媒体口水大战,更激发了英国民众普遍的反德情绪。保罗·肯尼迪认为这是十九世纪中叶以来“英德政治关系中毫无疑问的最严重的时刻”。从现实政治的角度,这是让韦伯对德国外交路线和德皇干政深恶痛绝的几件事情之一。在他看来,正是因为类似事件,威廉二世让最不可能联手的三个大国,英国、法国、沙俄,在一九〇七年组建联盟。至此,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完成了根本性变化,两大阵营开始成形,最终导向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同时代的德国民族自由派相比,韦伯显然更有洞察力。比如,韦伯的朋友、政治家瑙曼一九〇〇年的著作《民主与帝国政体》试图发展出让社会民主制与君主制相协调的框架:“我们将对进步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恺撒身上,而非目前这样的帝国议会。”与瑙曼相反,韦伯意识到德国扩张的最大障碍恰好在于威廉二世:他的个人统治“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成为头等重要的‘世界政治’因素”(韦伯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后给瑙曼的信,一九〇六年十二月)。直到英、法、俄三国联盟成立之后,瑙曼才不得不承认韦伯的判断更准确。



644.jpg

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图片来源:independent.ie)






三  自由主义的帝国阴影



正因为韦伯身上的复杂性,如何评价其政治思想在“二战”后争论不休。这更因为德国自由派的政治失败显得双重悲情:自由主义的阴暗面到底有多阴暗?而失败者是否需要为政治悲剧负责?在欧美主流观点中,或如英国学者本瑟姆认为韦伯总体而言是自由主义者,或如德国学者蒙森认为韦伯身上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立场,甚至压过了自由主义。中文知识界亦注意到韦伯在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张力。有趣的是,这些学者自身的知识立场亦摇摆于两者之间,如《读书》上甘阳《走向“政治民族”》和钱永祥《韦伯:“大国崛起”的思想家》两篇文章所体现的那样。


在主流的自由主义叙事里面,德国的帝国主义是压制国内自由的产物。而韦伯等人因为爱国心切而走入民族主义迷途,甚至为了德国的强大不惜选择支持卡里斯玛领袖。汉斯-乌尔里希·维勒(Hans-Ulrich Wehler)在《德意志帝国:一八七一至一九一八》里写道:瑙曼、韦伯等自由主义者并没有机会参与德国扩张的决策过程,但是他们都对此给予支持。在《马克斯·韦伯与德国政治》一书中,蒙森指出韦伯政治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倾向干扰、污染了自由主义。可问题是,那个时期有这种干净的自由主义吗?


事实上,韦伯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紧密相连、互相支撑,而且这是那个时代德国乃至整个欧美思想家的共同特征。后殖民主义历史学者安德鲁·齐默曼(Andrew Zimmerman)《去殖民化韦伯》一文开头石破天惊:“马克斯·韦伯是个帝国主义者、种族主义者和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民族主义者。”如果说威廉二世的社会帝国主义是为了疏导德国的国内政治压力,那么韦伯、瑙曼等人主张的自由帝国主义则是为了让帝国扩张更好地为国内政治服务。将罪恶归之于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而将美好归之于自由主义,乃是一种非历史的误读和迷思。韦伯晚年的左翼学生乔治·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中指出,韦伯的国内民主改革只是为了实现让帝国主义运转更好的技术手段;而历史学家吉特尔(Jens-Uwe Guettel)在《德国扩张主义、帝国自由主义和美国(一七七六至一九四五)》German Expansionism, Imperial Liberalism and the United States, 1776-1945)中认为,哪怕这个判断也可能错置了因果关系,“对于韦伯来说,帝国主义是进步的发动机,是促成国内自由改革的催化剂”。



645.jpg

20岁时的马克斯·韦伯(图片来源:uvm.edu)



更具批判性的法兰克福学派比如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甚至在《启蒙的辩证法》中论证,导致纳粹主义的不是自由主义的失败,而是自由主义的成功。当然,这种总体性批判恰好和自由主义史观一样无法解释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诚然,晚年韦伯深感德国议会已经无力把握政局,所以呼唤卡里斯玛领袖来驾驭德国官僚机器、把握政治方向,而这样的卡里斯玛领袖最后竟然以希特勒这样的形式出现。但是,韦伯理想中的“帝国总统”实际上是直选的美国总统制。如果他还活着,肯定不会为希特勒背书。哈贝马斯曾说纳粹法学家卡尔·施米特是韦伯的思想嫡子,但卢卡奇、雅斯贝尔斯又何尝不是呢?


实际上,哪怕在“一战”期间,德国仍然存在更具包容性的自由帝国主义与排他性的泛德意志帝国之间的争论。瑙曼一九一五年广受赞誉的著作《中欧》(Mitteleuropa)即提出了一个基于经济整合的扩张方案。尽管韦伯对瑙曼提出的中欧经济同盟不乐观,但他还是热情地参与了中欧工作委员会以促进同盟国的关税与经济同盟。库兰德认为,如果“一战”的结果对德国更有利一些,德国精英可能会致力于这个基于经济共同体的政治方案。但残酷的世界大战和冰冷的战后政治现实让权力意志主导德国政坛,而“凡尔赛条约”的屈辱使得不少德国自由派转向了更为种族主义与沙文主义的泛德意志帝国方案。即便如此,一九一八年革命中建立起来的魏玛共和国也并非命定般地通往法西斯主义。如果不是一九二九年的全球大萧条,运转尚可的魏玛共和国不至于让纳粹主义攫取政权,祸害世界。


回到韦伯,他不仅热衷于德国的海外殖民,而且其早期思想也有种族主义成分,而这同样与自由主义有关。在一八九五年前后论述德国的波兰问题时,韦伯明显受到生物种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曾被中文思想界津津乐道的弗莱堡大学就职演讲《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多年后韦伯反思这次演讲颇不成熟——提议关闭德国东部与波兰边境,以阻止波兰季节性劳工移入,抢占德国农民的工作机会,影响德国的自由精神。彼时,韦伯认为生物因素决定种族高低,甚至攻击好友瑙曼对于波兰人缺乏敌意。在一八九三年的一次演讲中,韦伯说:从文化的角度看,德国宁愿要中国苦力,也不应吸收波兰移民,因为至少中国苦力不会被德国工人同化(而影响德国文化精神)



646.jpg

1917年5月在一次集体讨论中的马克斯·韦伯(图中)与恩斯特·多勒(右方第三名)。1917年,在“一战”最后阶段,出版商尤金·迪德里克邀请艺术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知识分子召开两次国际会议(1917年5月和9月)讨论德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重构(图片来源:docupedia.de)



但在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中,韦伯慢慢放弃了生物种族主义思想。毕竟,“社会学的历史也是向社会达尔文主义告别的历史”。这同韦伯与曾在德国留学的美国黑人社会学家杜波依斯的交往以及韦伯一九〇四年的美国之行关系甚大。旅途中,经杜波依斯建议,韦伯参观了另一位重要黑人活动家布克·华盛顿——也是杜波依斯的“友敌”——在阿拉巴马州为非裔美国人开设的第一所职业学校。韦伯认为“这所学校是美国南方他所见到的唯一的充满热情的地方,而南方州的白人却完全漫无目标,失去希望”。在一九一〇年十月德国社会学学会成立大会上,韦伯与一位坚持种族优越性的优生学者正面交锋,批判了后者的遗传决定论,否定了种族差异与智商以及经济不平等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他还特别引证杜波依斯是美国最杰出的、没有白人可以望其项背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经济与社会》对种族、族群的研究中,进一步否定了这些概念背后的生物学基础,而强调它们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建构特征。整体而言,受益于后期体大思精、冷峻严肃的社会学研究,韦伯相比于同时代其他欧美精英比如威尔逊、丘吉尔而言,其种族观或许还算相对“进步”。杜波依斯也发现,与十九世纪美国的种族主义相比,德国学者的种族主义堪称“温和”。





四 德国悲剧的美国镜像



杜波依斯的德国留学经历和韦伯的美国之旅,正是这两个“新兴”国家密切而复杂关系的缩影。二十世纪德、美命运的分流是个重大而常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实。美国和德国几乎同时经济崛起和开始海外扩张,但最终命运迥异。主流叙事常把美国作为德国的反例,但历史或许更为复杂而有趣。以美国作为镜像或可进一步反思德国悲剧。


首先,与当时的欧洲大国一样,美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结合。美国尽管是海外殖民的后来者,但在北美大陆开疆拓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名著《征服西部》就是讲这部大陆帝国构建史。同时,美国对黑人采取奴隶制,对印第安人采用强制迁徙制而成为现代史上第一个采取类似政策的国家。一八九八年美西战争后,美国转向海外帝国。


其次,美国和德国还互相模仿彼此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政策。美国通过铁路建设等完成了新大陆的整合,使得工业经济和贸易第一次在这样大规模领土上实现了国内化。美国的领土扩张、奴隶制、强制迁移、经济整合政策成为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模仿学习的榜样。《棉花帝国》的作者贝克特在《美国历史学评论》上发表的《美国威胁论》一文写道:为了应对美国崛起,欧洲国家殖民非洲,以寻找便宜而可靠的原料、充足的劳动力和新的市场,同时在欧洲扩张、整合以建立更大的统一市场。过去我们总把欧洲作为殖民帝国的先行者,而把美国作为从未达到欧洲高度的后来者,但二十世纪之交的欧洲殖民扩张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美国模式的刺激与启发。对于同为后发国家的德国,其在非洲与欧洲的领土扩张以及移民政策尤其如此。威廉二世后期德国构建中欧经济共同体的设想,甚至纳粹德国上台之后扩展“经济空间”,都受美国影响。正如埃里克·格里默-索利姆(Erik Grimmer-Solem)在《学习帝国》(Learning Empire)中所言:尽管其他帝国都为德国树立了榜样,但只有美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参考对象和最大的潜在长期威胁。



647.jpg

1868年,威廉·T·谢尔曼和印第安苏族人在怀俄明州拉勒米堡的一个帐篷里签署了一项条约。南北战争后的一百年间,美国通过签属各种不平等条约对印第安土著的原有保留地强取豪夺,强迫印第安人迁离家园(图片来源:history.com)



特别的,美国和德国互相学习经济民族主义政策,以应对来自英国的威胁。一八四〇年以后,随着率先实现工业化,英国取得制造业优势,开始逐步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对其他国家造成很大冲击。所以,美国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的贸易政策都以保护主义和高关税为特征。为了应对十九世纪末期日趋激烈的资本主义竞争带来的萧条,美国采取了一种“经济民族主义的帝国主义”模式,其特征是暴力性地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对本土市场继续实施保护主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深受一八二五至一八三二年旅美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影响,而李斯特的经济民族主义却又受益于美国开国元勋、财政部长汉密尔顿。


如果说美国对英国构成更为严重的挑战,为什么美国没有成为二十世纪的德国呢?从国内条件来看,美国有着广袤的空间和资源,其海外帝国事业没有威廉二世时期德国与欧洲列强竞争的紧张感。韦伯对德、美差异有一套自由生态学的解释:自由机会随着自由空间的扩展而增长;美国在美洲大陆的西进运动降低了其与欧洲帝国冲突的可能性。尽管欧洲各国对美国经济崛起非常警惕,但由于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日趋扩大,它们无法形成外交统一战线来限制美国,从而使美国成为欧洲分裂的最大受益者。从国内因素来看,自由主义解释则认为德国和美国有着不同的政体基础。美国的政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帝国的野蛮扩张,而避免了德国(以及日本)的政治命运。但是,这种辉格式的历史解读低估了英、美两国在十九世纪的矛盾——英国不但在美国内战中支持南方,双方还差点在一八九五年委内瑞拉危机中兵戎相见。双方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才逐渐改善关系,最终在“一战”中结盟并延续至今。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与德国威廉二世政府相比,美国在二十世纪初涌现了一批以老罗斯福为代表的政治精英。一方面,他们毫无疑问是帝国主义者:不但体现在美西战争后美国的殖民政策中,也体现在其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布尔战争中,尽管美国公众舆论并不支持英国,但美国政府和精英没有谴责英国——这与德皇威廉二世对英国的公开电报谴责形成鲜明对比。时任美国国务卿海约翰(John Hay)甚至支持英国之后在南非的集中营政策:在他看来,英国对南非的控制——正如美国对菲律宾的控制——有助于文明的播散。再如,罗斯福因为调停日俄战争而获得一九〇六年诺贝尔和平奖,但私底下的交易也包括他以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地位来换取日本承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利益。另一方面,罗斯福以及国务卿海约翰和鲁特(Elihu Root)等人确实体现了高明的外交艺术和对国际法、国际规则的巧妙使用。比如,鲁特的外交“成就”既包括一九〇〇至一九〇二年间创立的殖民系统,也包括将现实主义和国际主义融为一体的外交政策。



648.jpg

1905年的一幅漫画形象展示了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对日俄战争的调停(图片来源:cafe.com)



可见,美国政治家有清醒的世界历史意识,霸道王道杂糅,在帝国扩张和国际制度建设间找到平衡。相反,彼时的德国威廉二世个人统治日隆,一九〇〇年上台的首相比洛甚至自甘为其幕僚长,议会更是无力钳制,于是德国外交状况频出也就不可避免了。德、美命运分岔仅在二十世纪初的数年之间。


韦伯在罗斯福时代的美国之行,常被认为与托克维尔在杰克逊时代的美国之行遥相呼应。一九〇四年九月,就在韦伯的美国行程中,罗斯福总统邀请包括他在内的七十余名学者到白宫参加晚宴。韦伯选择了去美国南方继续旅行而不是到白宫赴宴。在那场晚宴上,老罗斯福总统陈述了美国作为未来全球霸主的政治图景。


在欧洲,随着英、法、俄在一九〇七年的结盟,德国被锁定到外交困境,如走钢丝绳。一九一四年,“一战”爆发;一九一七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美国参加“一战”前并无准备,也只有一支规模不大的常备军,所以不少德国人对美国参战并无太大顾忌。但韦伯深知美国的丰富物力、人力和科技实力,以及巨大的战争潜能:美国参战将是德国最大的噩梦。当柏林政府宣布对美潜艇战之后,韦伯写了一份备忘录,在其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接干预威廉二世政府决策。


一九一八年,德国战败。战后德皇退位,韦伯积极参与魏玛共和国的宪制建设。可当他发现魏玛议会政治不成熟之后,更希望德国能全民直选总统,平衡议会,驾驭政治纷乱。彼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正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教授总统。在德、美同时崛起的历史性时刻,韦伯、瑙曼等一代德国精英无法在政治上施展抱负,而罗斯福的现实主义和威尔逊的自由主义,却共同塑造了美国的国际主义路线和外交政策。



649.jpg

1918-1924年,魏玛共和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纸币被儿童用作糊风筝的材料(图片来源:stevenbron.nl)



政治家,正如韦伯一九一九年一月在慕尼黑“政治作为志业”的演讲所言,不仅必须是位领袖,还须得是个字面意义上的英雄。一九一九年八月,韦伯的毕生挚友瑙曼逝世。在给瑙曼遗孀的信里,韦伯不无动情地写道:“一个人从内心上在一个不属于他的时代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是他来得太早,就是他到得太迟。”一九二〇年六月,韦伯死于大流感导致的肺炎。大国梦碎,再无韦伯。百年又摇落,再遇萧条时。从政治民族到大国崛起再到帝国命运,韦伯的思考总有时代回响。


(German Expansionism, Imperial Liberalism and the United States, 1776-1945. Jens-Uwe Guett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Max Weber: A Biography. Joachim Radkau, John Wiley & Sons, 2013.《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德]于尔根·考伯著,吴宁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二〇二〇年版)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650.jpg

 索·恩新书 | 《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学论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