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以学术观照,那些跨越时空生命的哀叹与颂歌。
最近更新:2022-01-06

【文化艺术】 爱情、战争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终结 | 甲骨文新书

作者: 来源:甲骨文
发布于 2021-12-20 浏览量:553

最后的英国人

爱情、战争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终结 

[美]黛博拉·贝克(Deborah Baker)著

徐臻 译

2021年12月出版/88.00元

ISBN 978-7-5201-8869-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序言

拉合尔难民营,星期三,1947年9月3日


英属印度统治落幕之际无疑会上演一场盛大、华丽的仪式,大英帝国向来注重这些:烟花、军乐队、盛大的阅兵式。在德里,人群挤满从总督府(Government House)通往纪念拱门(Memorial Arch)的国王大道两侧。虽然没有身披锦缎华服的象队表演,但官方举行了庄重的宣誓仪式,崭新的旗帜冉冉升起。总而言之,这堪称两年前签署停战协议以来最大的新闻,而且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具表演性。考虑到这点,英国BBC广播电台派出一组摄制人员记录各项庆祝活动,还派出路易斯·麦克尼斯同行,让他撰写几部广播剧。


南希创作的路易斯·麦克尼斯肖像画,1936年


虽然路易斯·麦克尼斯在学校读过几部吉卜林、泰戈尔的作品,可除此之外,他几乎对印度一无所知。他模糊地记得,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牛津大学辩论社举办过一次有关印度的辩论。可印度和我有什么关系,他自问,想到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不禁感到一阵担忧。他的不情愿还有其他理由。他不是真的喜欢印度人,这是其一。其二,印度哲学家那套东西总让他感到不舒服。有位印度朋友——长相英俊,喜欢穿花色衣服的作家——曾尝试说服他,正是英国人编造了印度精神的概念。那个男人说,伟大的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同时也是杰出诗人,其实是从英国人身上得到了神秘暗示。


路易斯寻思,即便如此,有什么必要从西方视角观察印度呢?他是来自北爱尔兰的诗人。他和调解印度-英国之间永无休止的争吵究竟有什么关系?印度人说,是你们摧毁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化。辩护者反驳,是我们给你们的国家带来发展,给你们带来教育。印度人说,我们的国家被你们瓜分,被你们统治。英国人却回答,是我们给你们带来了法律和秩序。暴政。托管。我们的敌人。你们的朋友。没完没了。


还有,关于印度人在争取的自由,他又懂些什么呢?


 1921年珠穆朗玛峰勘察探险队成员


七年前,战争爆发后第一个难以忍受的冬天,路易斯的确萌生过有关自由的一些想法。他被大雪困在纽约的伊萨卡岛(Ithaca),悲伤又绝望,挣扎在该继续留在这里,带着厌恶的情绪坐视战争结束,还是该回英国参战。


就像有些人所说,这场战争真的是为了自由吗?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Spanish Civil War)肯定不是为了自由。1938年时,英国也没有保护奥地利人和捷克人。1939年传来波兰被入侵的消息时,他惊讶地难以置信。他在康奈尔大学的学生认为,单单印度的处境便让美国的袖手旁观变得相当合理。他们说,上一场战争时美国已经被英国欺骗过一次,不可能再发生同样的事。路易斯发现,他们懂的还真不少。虽然他对印度所知不多,可很快明白他们说的没错。这场战争不是为了让印度重获自由。


自由究竟意味什么呢?对伤了男人心的女人来说,自由意味结束一段糟糕的婚姻,而且不要再让自己困进另一段婚姻中。让印度自由,就像摆脱一场糟糕的婚姻吗?自由和爱情真的无法共存吗?还是说,自由不过是权力的代名词,包括有权决定为何而战,以及谁该挺身而战。他也算社会精英吧,难道他不想拼命往上爬吗?再有,他怀疑自己的价值是否该以牺牲不那么幸运的人为代价,以及他总认为他们的自由将预示他个人的失败。


路易斯最后总结道,张伯伦治下的英国是两害中的较轻者。他决定回伦敦,加入海军。“人如果注定要弄得一身脏,”他写信告诉一位朋友,“最好别太把这回事放在心上。”


但是,他没能通过入伍体检。于是战争期间,他一直在为BBC写广播剧。


路易斯也在尝试合理化不愿意去印度的事。他告诉自己,他所知的世界已经够让人困扰的了,为什么要再多一件烦恼的事?只要想到印度,想到自由,就精疲力竭。他已经厌倦了思考。


可是,他的头脑中有个微小的声音不愿放过他。地球可不是月亮,那个声音说。地球没有阴暗面。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去另一个半球旅行,看看那里人们的生活。


他想,也许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而是介入其中。也许他等真的去了印度,印度又会把他推回来。于是,他开始读书。他读《薄伽梵歌》(Gita)和《吠陀经》(Vedas)的译本。他读巴布尔(Babur)时期的印度斯坦(Hindustan)历史和大卫·休谟(Hume)解读的《奥义书》(Upanishads)。他读关于1905年孟加拉分治、大规模公民抗争、大规模逮捕,还有印度总督和印度政府的种种资料。他在笔记本上抄下泰戈尔、伊克巴尔(Iqbal)和卡比尔(Kabir)的诗句,还有甘地、尼赫鲁、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名言。


尼赫鲁


他开始思考,如果印度人有机会自由独立地生活,也许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观察他们的生活,也许还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些启发。


如此这般,路易斯说服了自己去印度。他打包了一件晚礼服,几件皱巴巴的夏天穿的衬衫,坐上了飞机。


直到抵达巴基斯坦的边界接待处,路易斯·麦克尼斯才知道自己多么无知,不仅是对印度,还是对所有事。他从没设想过这样的情况。这是人们在报纸上才会读到的情形。如果这就是自由,那是不是有些自由过头了。


接待处位于印度边界西侧,距不久前被分治的旁遮普省(Punjab province)省会拉合尔(Lahore)不远。两个星期前刚庆祝完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穆斯林家庭还在不停地涌入接待处大门,加入早先抵达的3万人的队伍。这些家庭都担心留在印度会遭遇不测,他们在前往边界的路上经历了血淋淋的考验,犹如圣经中的大逃亡,逃难队伍一直延伸到地平线。七年来,全印穆斯林联盟(AllIndia Muslim League)领袖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一直在呼吁打造穆斯林的家园,建立一个名叫巴基斯坦的新国家。对许多人来说,这个梦想已经在路易斯迎面撞上的噩梦中破灭了。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

进入他视线的第一个女人表情呆滞。有人告诉他,她在寻找自己的儿子,就路易斯所见,她还未能如愿。他见到的第二个女人抓起身边孩子的模样仿佛小女孩抓着一只被小刀划破的布偶。在20英里外的谢胡普拉(Sheikhupura),受害者主要是锡克教徒(Sikh)。他们在跨过印度边界之前,大约有1500人遭到了穆斯林的袭击。许多人被子弹射杀或刺死、捅死、打死、被放火烧死。野战医院的八十张病床早已不堪重负,那里只有一位医生,而且没有任何医疗器材。他们的脸上也一副困惑、抽离的表情。


他在接待处的围墙附近见到了第三个女人。她仰面躺在水沟边,双腿张开。她的裙子沾满锈色的血迹,一群苍蝇在她腐烂的枪伤边嗡嗡盘旋。眼前的景象,使他对“悲剧”一词感到既矫揉造作,又过分逼真。


可是,他还能想到什么其他的词呢?


BBC的一位摄影师早就看惯了路易斯·麦克尼斯那种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可他惊讶地发现,路易斯此刻像突然活了过来,他让一个锡克教徒家庭赶快上车,还朝旁遮普省边境部队(Punjab Boundary Force)的士兵大喊大叫,让他们快点离开。


路易斯从拉合尔前往西北边境省(NorthWest Frontier province)的白沙瓦(Peshawar),拜访目光如炬、有“边境甘地”(Frontier Gandhi)之称的阿卜杜勒·加法尔·汗(Abdul Ghaffer Khan)。汗在战争期间因为支持圣雄甘地的“退出印度”运动而被捕入狱,现在,对前线部落地区的控制权落入了真纳的穆斯林联盟手中。汗告诉路易斯,如果真纳不同意建立独立的普什图(Pashtun)国家,“我们就跟他拼了”。


巴基斯坦,一个刚成立两星期的国家,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渴望爆发一场内战。


1947 年,圣雄甘地与全印度广播电台的人在新德里向难民发出广播信息


路易斯留意到,汗很有个性,这在前线非常重要。此外,还有武器。十几个蓄着胡子的部落领袖从瓦济里斯坦(Waziristan)翻山越岭找到汗,征求他的同意,准备在3月向印度进发。


路易斯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很像早年相互敌视的苏格兰人,或类似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间的血腥世仇。尽管如此,他能够记起的每个历史平行时空,都不足以形容当下的惨烈。据说,死亡人数已经成千上万,马上还会开始大屠杀。一个留黑色胡子、胸前绑着一排子弹的男人骑着牛在他跟前停下,用普什图语咒骂着什么。男人先做出一个割颈的手势,表示打 算杀死锡克教徒,又做出一个割颈的手势,表达打算杀死印度教徒,最后第三次做出割颈的手势,表示要杀死挡住他路的任何人。


印度总督林利斯戈


一个月前,路易斯在德里时曾惊讶地发现,不管BBC的车开到哪里,总有人欢呼叫好。就连印度总督也大受欢迎:蒙巴顿必胜(Pandit Mountbattenji ki Jai!)!别人告诉他,再早几个月,事情完全不是这样。可到了独立日前夕,他并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尖酸刻薄对待。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印度人能够团结一致完全是出于对英国的憎恨。一旦英国人离开,他们便针锋相对起来。南希也许说过,印度刚从一段糟糕的婚姻中解放出来,马上陷入了另一段可怕的婚姻。


蒙巴顿勋爵、埃德温娜·蒙巴顿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一次独立日庆祝活动
 

伦敦的报纸透着一股洋洋自得,旁遮普省边界两边的厮杀,再次证明了印度不具备自治能力。可他扪心自问,我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只要想想在欧洲上演的种族灭绝。人们真的如此确信,英国不需要为此负责吗?在克什米尔省(Kashmir)的首府斯利那加(Srinagar),路易斯和加尔各答杂志《政治家》的前编辑有过一次长谈。那位编辑拥有一颗自由主义者的灵魂,长得很像毕林普上校(Colonel Blimp)。他保证,如果暴力无法平息,责难肯定会落到英国身上。他说,英国的统治能够延续两个世纪,唯一的理由便是它用高高在上的、自私自利的态度以及平衡治理的技巧,避免了印度分裂。这曾是一首英国人的颂歌。那位编辑说,可是甘地的贡献更加伟大。甘地让印度成为一个国家,给了它站起来的脊梁。


曾有算命先生告诉路易斯,他永远不会得到最想要的东西。彼时,他最渴望得到的是南希·科德斯特里姆。被她拒绝后,他的生活中弥漫起一股紫罗兰式的悲伤。正是南希,建议他创作一首有关甘地的诗歌。因为她,他才来到印度吗?她就是他头脑中那个微小的声音吗?难道他注定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做一个卖力写广播剧的称职作家吗?这就是他现在生活的全部吗?


听过甘地在毕尔拉馆(Birla House)向群众发表的演说后,路易斯·麦克尼斯会对万物真谛产生小小的顿悟。如果不出意外,他从印度回来后将意识到那些问题有多空虚,正如《传道书》(Ecclesiastes)所说的那种“虚空的虚空”(vanity of vanities)。


1933年珠峰探险


从斯利那加出发,路易斯骑马爬上一座海拔14万英尺的高山。其间,他和身边的BBC同事开玩笑,称这趟探险犹如“攀登C3营地”。放眼喜马拉雅山地区连绵起伏的山脉,他认出了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南迦帕尔巴特峰曾是纳粹德国的“命运之山”(Schicksalsberg),正如珠穆朗玛峰之于英国的意义。如果真的有虚空,那么只会存在于那里。披上积雪的山顶看起来像雄狮的头,漂浮在云层和地平线之间。它犹如一颗灵魂,被永恒地困在天堂与大地之间。



本文选自《最后的英国人:爱情、战争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终结 》序言。


新书速递

  最后的英国人

爱情、战争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终结 

[美]黛博拉·贝克(Deborah Baker)著

徐臻 译

2021年12月出版/88.00元

ISBN 978-7-5201-8869-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内容简介


约翰·奥登是考察喜马拉雅山的地质学家的先驱。迈克尔·斯彭德是调查从西藏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的第一人。而他们的弟弟W·H·奥登和斯蒂芬·斯彭德在文坛取得了声望后,争相参加将珠穆朗玛峰顶峰交给一位英国人的探险队,这一探索成为英国对印度保持权力争斗的比喻。这场竞争中又发生了另一件事:1938年夏天,这两个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位名叫南希·夏普的画家,而这位画家最终将选择谁作为终身伴侣取决于他们在战时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放在哪儿。


从加尔各答到伦敦,再到喀喇昆仑山冰川冰封的野外,再到珠峰,最后的英国人也是一代人的故事。在这个令人振奋的故事中,有印度和英国的作家、艺术家、探险家、顽固分子、民族主义者、流氓和内线犯人。他们中的关键人物是一位名叫Sudhin Datta的高贵的孟加拉诗人,这个忧郁的灵魂像他那代人中的许多人一样,在对大英帝国的憎恨和对欧洲文学的深深热爱之间撕裂,他的生活将被在加尔各答发生的战争而颠覆。


作者简介


黛博拉·贝克, 传记作家和散文家。著有《建一座农场:罗伯特·布莱的一生》(Making a Farm: The Life of Robert Bly) 、《绝境:劳拉·赖丁的故事》(In Extremis: The Life of Laura Riding,入围普利策奖人物传记类决选作品)、《蓝色之手:印度节拍》(The Blue Hand: The Beats in India) 以及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最终入围作品《皈依:放逐与极端主义的故事》(The Convert: A Tale of Exile and Extremism)。她曾获得古根海姆奖学金(Guggenheim Fellowship)和怀汀非虚构奖(Whiting Award for Nonfiction),主要居于印度果阿和纽约两地。

译者简介


徐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中东研究硕士,译有《瓜分沙洲:英国、法国与塑造中东的斗争》,现居伦敦。


媒体获誉


2019年Kekoo Naoroji 山地文学奖


黛博拉·贝克将小说家对内心生活的警觉、人类学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以及历史学家对重大事件的观察相结合,为我们带来惊险刺激又引人入胜的作品。它扩展了20世纪中期的文化和政治历史,而且巧妙地结合了几位男性和女性扣人心弦的冒险经历。

——潘卡吉·米舍尔(Pankaj Mishra)


爱、战争、政治、精神分析、诗歌、加尔各答,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黛博拉·贝克对20世纪40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详细研究读起来就像最棒的小说。

——悉达多·德布(Siddhartha Deb)


全书目录 

主人公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 像在山上一样生活

1 湖区

2 蒸汽船和纺车

3 孟加拉巴布

4 冲断层

5 三角关系

6 艺术学院


第二部分 客观的眼睛

7 完美的怪物

8 世界之地母神

9 我是小间谍

10 莫斯科特工

11 在冰山上

12 从老鼠头上摘帽子

13 爱的真谛


第三部分 上帝的陨落

14 陌生而精明的明天

15 放大的地球

16 印度代表

17 无尽的悲伤

18 从天而降的男孩

19 无法相容的神,无法调和的差异

20 夜幕降临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化艺术】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阅读全文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关联图书

最后的英国人:爱情、战争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终结

[美]黛博拉·贝克(Deborah Baker) 著;徐臻 译

本书以传记的方式记录了作为殖民者在印度工作的最后一代英国人的人生经历。书中以约翰·奥登和迈克尔·斯彭德,前者是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的独具开创性的地质学家,后者是珠峰北壁的测绘员,争相参与英国人探险珠峰的故事为主线,穿插了二人与伦敦女画家南希·夏普的爱情纠葛。珠峰之巅的探险也成为英国维持印度统治的一种隐喻。本书结合了人类学家对多种文化的理解和历史学家看待重要事件的眼光,扩展了20世纪中期的文化和政治历史。

0

立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