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陆征祥评传 收藏
简 介:陆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国国势最弱、国际地位最低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东亚、中国都在转变的乱世,承担中国外交的重担,曾任国务总理、国务卿,8次出任外交总长,亲历李鸿章访俄、第一次海牙保和会、《中俄协约》、“二十一条”、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复杂辛酸内幕,也饱受弱国外交之苦,他的一生反映出许多重要的时代面相。谈到“二十一条”交涉,陆征祥感叹:“总归一句话,弱国无外交。”于山东问题交涉时,他试图“联美制日”,但因日美互相妥协而未能为中国争取到应有权益,交涉失败。最终决定拒签对德和约,也因而成为当时民众心中的“拒签英雄”。他坚信“强权之不可久持,公理必得最后之战胜”。但受限于史料不足,学界对他的研究偏少。本书以陆征祥为中心,使用外交档案和藏于比利时修道院的《陆征祥文书》、报纸、个人文书等史料,结合政治、社会舆论、个人三个视角,考察从清末、北洋、到国民政府时期,陆征祥与中国外交、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历程。
¥ 44.5 试读
-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收藏
简 介:摆脱条约束缚,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中国摆脱条约束缚的叙述典范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台海两岸均以“废约”历程为主轴诠释外交史,而“修约”则长期被“废约”遮蔽,否定修约历程与成果后,“废约史”显得贫瘠单调。本书以“修约”为中心,探讨北洋修约之历程及其意义,一方面依据档案,重建北洋修约案例,探索其外交政策与交涉策略之发展;另一方面将外交史实证研究与革命史观对话,希望能更丰富多元地理解民国外交史。
¥ 80.4 试读
-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收藏
简 介:摆脱条约束缚,是近代中国外交主要目标之一。中国摆脱条约束缚的叙述典范是“废除不平等条约”,台海两岸均以“废约”历程为主轴诠释外交史,而“修约”则长期被“废约”遮蔽,否定修约历程与成果后,“废约史”显得贫瘠单调。本书以“修约”为中心,探讨北洋修约之历程及其意义,一方面依据档案,重建北洋修约案例,探索其外交政策与交涉策略之发展;另一方面将外交史实证研究与革命史观对话,希望能更丰富多元地理解民国外交史。
¥ 80.4 试读
-
五卅之后北洋“到期修约”的发展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简 介:五卅惨案到北伐结束(1925~1928)是中国外交史上一个重要阶段,此期间中国内战剧烈,民族主义激昂,冲击各国条约权益,列强咸注目中国局势之发展,并与中国各派系势力交涉频繁且影响深远。当时全国反帝情绪高涨,国民政府高举“废约”旗帜,并有省港大罢工及收回汉、浔英租界等壮举;北京政府也向华会列强提出《修约照会》,并有一连串的修约交涉。过去学界对此期间的中国外交研究,受革命史观影响很深,常以国民政府为正统,注重其统一全国过程中与列强之交涉,诠释脉络聚焦于广州、武汉到南京政府“革命外交”的发展与演变。北京政府则被视为伪政府,处于从衰微到覆亡的消逝阶段,其外交努力及成就遭贬抑或忽视。
¥ 104.74 试读
-
北洋平等订约的努力与成果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简 介:北京政府时期修约朝三大方向努力:对战败与革命国,要废除旧约订定平等新约;对有约国要求修约;对无约国订定平等条约。民初,与无约国平等订约的构想即已萌芽,并成功与智利订立平等条约,但对瑞士仍做出让步,给予领事裁判权。1919年,确立与无约国订约,均须缔结对等条约,不予协定议税则及领事裁判权,并于年底与玻利维亚签订平等条约。1920年以后,北京政府与波斯、希腊,及新成立之芬兰、波兰等原无约国谈判,签署平等条约,其中波兰、希腊两约尚未批准互换,南京政府重新签署互换。此外,尚与捷克等国长期接触与谈判,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签约。这些订约谈判均是理解北洋修约发展,以及北洋南京外交连续性的重要案例。
¥ 16.07 试读
-
《中俄协定》与北洋修约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简 介:1924年5月31日签署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简称《中俄协定》)是北洋修约史中十分重要,同时也是遭误解最多的个案之一。此协定是北京政府与革命国家交涉、订立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对列强在华均势影响很大,引发外交团领衔之争。此案交涉时之南北外交互动,对广州外交及孙中山之“联俄容共”影响也很大。对于理解北洋修约及广州“革命外交”,尤其是南北外交之互动,此案关系甚大。然而,由于此案数十年来与“联俄容共”“反帝废约”密切相关,许多当时的政治宣传,诸如苏联自愿放弃在华特权、平等对华、协助中国“反帝废约”等,在革命党相继执政之后,被写入教科书中,不断复制宣扬,误导许多历史诠释,扭曲、遮蔽了真相,至今仍深刻影响学界,实有依据档案史料重做基础研究,厘清“史实”与“神话”的必要。
¥ 67.32 试读
-
废除《中日民四条约》交涉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简 介:北洋时期最恶名昭彰的“不平等条约”,就是《中日民四条约》(即一般所谓“二十一条”)。该约自谈判到签署后,中国朝野始终反对,用各种方法抵制,并不断在国际会议上要求废止,日本则坚持在满蒙之条约权益,双方冲突不断。此案在北洋修约的观念及实务发展历程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二十一条”交涉,自始迄今一直被赋予浓厚之政治意味,长期以来被塑造成政治神话,许多宣传积非成是,众口铄金,至今在海峡两岸仍未能进入纯粹学术研究的范畴。 本章首先厘清一些多年来以讹传讹、积非成是的史实,诸如“二十一条”名称、“二十一条”内容与意涵、“二十一条”神话与袁世凯卖国称帝等。其次探讨中国朝野对该约之抵制与主张废止之国内法与国际法论点。最后探讨废除《中日民四条约》交涉与1920年代中国修约运动的关联性。
¥ 9.97 试读
-
《中德协约》与《中奥商约》的签订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修订本)
简 介:北京政府之修约方针经民初之萌芽,到1919年已明确形成并全面展开。1920~1925年,尽管国内政局动荡,南北分裂,内战不断,北京外交部仍排除万难持续推动,本章探讨对“战败国”之德、奥,重订平等新约之历程。
¥ 35.39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