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1)
-
阿拉伯发展报告(2022) 收藏
简 介:《阿拉伯发展报告(2022)》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主要探讨2021年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处境、地区博弈态势、美国中东政策等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是国别报告,主要对阿富汗、伊拉克、突尼斯、也门、埃及等国的年度形势进行了评估。第三部分是专题报告,主要就中东地区格局阵营化问题、阿拉伯油气市场、中东经济复苏问题、“什叶派新月地带”与伊朗地区政策、巴以问题进程与前景展望、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的领土争端、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掌权等进行专题探讨;第四部分是大国与中东,分别探讨美国、俄罗斯域外大国在中东地区的竞争与博弈态势。第五部分是中阿关系,主要围绕中阿经贸合作、中国与海合会合作问题进行探讨。第六部分是附录,整理了阿拉伯国家2021年度大事记。
¥ 94.5 试读
-
阿拉伯发展报告(2021) 收藏
关键词: “阿拉伯之春” 大变局 新冠肺炎疫情 阿拉伯国家 地区博弈
简 介:本书总报告主要探讨“阿拉伯之春”十年来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处境、地区博弈态势、美国中东政策等主要问题;国别报告主要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沙特、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年度形势进行了评估;专题报告主要围绕低油价下的阿拉伯油气市场、巴以问题、伊朗在阿拉伯世界影响扩大态势、海湾地区的非伊朗系什叶派力量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中东与世界主要探讨美国、欧盟、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的博弈态势;中阿关系主要介绍中东经济形势和中阿经贸新格局发展态势;附录主要介绍中东地区智库发展态势和阿拉伯国家大事记。
¥ 75.6 试读
-
阿拉伯发展报告(2021) 收藏
作者: 罗林 主编 田文林 涂龙德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07月
关键词: “阿拉伯之春” 大变局 新冠肺炎疫情 阿拉伯国家 地区博弈
简 介:本书总报告主要探讨“阿拉伯之春”十年来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处境、地区博弈态势、美国中东政策等主要问题;国别报告主要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沙特、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年度形势进行了评估;专题报告主要围绕低油价下的阿拉伯油气市场、巴以问题、伊朗在阿拉伯世界影响扩大态势、海湾地区的非伊朗系什叶派力量发展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中东与世界主要探讨美国、欧盟、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的博弈态势;中阿关系主要介绍中东经济形势和中阿经贸新格局发展态势;附录主要介绍中东地区智库发展态势和阿拉伯国家大事记。
¥ 75.6 试读
-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6卷/2021年第1期/总第15期) 收藏
作者: 罗林 主编 涂龙德 贾烈英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简 介:《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书为总第15期,内容涉及“冷战后国际政治板块的重组与百年大变局”、“当前国别和区域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美俄欧国际战略调整”、“从新冠疫情看西方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危机”、“中国开发与利用北方海航道研究”、“区域一体化缘何停步不前?”、“瑞典缘何不加入北约?”、“印度海洋安全战略思维:延续与发展”、“国家构建与社会发展”,等等。
¥ 20.4 试读
-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5卷/2020年第4期/总第14期) 收藏
作者: 罗林 主编 涂龙德 贾烈英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5月
简 介:《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北京语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期为总第14期,内容涉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亚美尼亚产能合作情况、韩国学术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情况,基于聚类方法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口老龄化现状与合作应对策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国别比较和战略选择;以印度洋岛国科摩罗为例分析民族语言活力视角下的语言政策与国家认同情况,论述外语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情况;等等。
¥ 17.4 试读
-
阿拉伯发展报告(2020) 收藏
作者: 罗林 主编 田文林 涂龙德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简 介:本书总报告主要探讨阿拉伯世界的内外处境、地区大国博弈态势及后果、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及“后美国时代”博弈;国别篇主要对沙特、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突尼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苏丹年度形势进行了评估;专题篇主要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对中东影响、中东经济发展、中东“去极端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大国对阿政策篇分别探讨美国、俄罗斯、欧盟在中东的博弈态势及中东政策;中阿关系篇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阿经贸合作、中阿合作中的第三方因素问题;附录部分整理了阿拉伯国家年度大事记。
¥ 47.4 试读
-
苏丹过渡期政治转型的三大趋势 收藏
出处: 阿拉伯发展报告(2021)
简 介:2019年4月,执政近30年的苏丹巴希尔政权倒台,苏丹从此进入了过渡期政治转型阶段。两年多来,苏丹国内各政治力量围绕权力分配及后过渡期长远利益,既激烈斗争又互相妥协。后巴希尔时代呈现政治民主化、政治倾向多元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去极端化三大比较明显的趋势。保守势力则希望通过政治转型“软着陆”来维护其既得利益,致使苏丹过渡政权出现向右转态势。另外,引爆苏丹革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短期内仍有恶化趋势,再叠加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的大国竞争投射、西亚和北非地区格局重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苏丹政治转型未来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苏丹过渡政权如何才能因势利导,跳出西式民主“陷阱”,使苏丹走上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这考验着苏丹人民和政治精英的集体智慧。
¥ 10.63 试读
-
斯坦伯格:中美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收藏
作者: 罗林 主编 涂龙德 贾烈英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关键词:
出处: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4卷/2019年第1期/总第7期)
简 介:2018年11月19日,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受邀在北京语言大学做了题为“中美关系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演讲。 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现任美国雪城大学教授,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是美国当代顶尖的战略思想家;他曾担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和奥巴马政府的常务副国务卿,是中美“战略再保障”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者,并就此发表了一系列专门著述。 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美国政府在2018年安全报告中称,中国已对美国安全造成实质性“威胁”,接着挑起了中美“贸易战”。美国副总统彭斯等高官也屡屡发布攻击中国言论。到底是何原因使中美两国由相互依赖的“利益攸关者”陡然变为“战略对头”(strategic rivals)呢?中美关系今后走向何方?中美是真的会像一些学者和舆论界所预言的那样,进入“新冷战”以至跌入“修昔底德陷阱”,还是最终回归以合作为主轴、相向而行?如果是后者,那么中美双方应该做出何种努力呢?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中美“战略再保障”战略构想提出者詹姆斯·斯坦伯格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发表的“中美关系的机遇与挑战”演讲中,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毋庸讳言,斯坦伯格教授是从美国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的,但其提出的客观理性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借鉴。
¥ 5.89 试读
-
2017年阿拉伯地区反恐形势:成果与展望 收藏
简 介:2017年阿拉伯地区反恐形势喜忧参半。一方面,多国针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进入决胜阶段,这个肆虐中东多年的恐怖毒瘤将被铲除;另一方面,恐怖组织化整为零,外溢蔓延,不断制造恐怖事件以刷其存在感,这加剧了地区国家各自反恐的压力,也彰显了国际反恐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中东地区和域外大国争夺反恐“红利”日趋白热化,由此为中东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 3.44 试读
-
阿拉伯地区反恐形势分析与展望 收藏
简 介:当前“阿拉伯之春”国家成为恐怖主义重灾区。2015年以来,围绕打击“伊斯兰国”,国际社会分别形成以美国、俄罗斯、沙特为首的三股联盟力量。长远看,由于叙伊两国内部民族矛盾、教派矛盾长期存在,“伊斯兰国”战斗实力尚未受到毁灭性打击,加之国际反恐联盟难以形成合力,因此中东极端恐怖势力仍将活跃。这种趋势对中阿关系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 6.68 试读
-
阿拉伯世界极端势力发展壮大的多维透视 收藏
出处: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1、2期)
简 介:2014年,中东局势持续动荡,极端恐怖势力肆意横行,对地区和国际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叙利亚内战引发的伊斯兰教派冲突、伊拉克“后美军时代”的混乱局面、埃及“后穆兄会时代”的安全局势堪忧、利比亚教俗之争日渐白热化等,这些都为阿拉伯世界极端势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号称“伊斯兰国”的极端武装在叙伊边境地区的快速崛起,其攻城略地的战斗力、圣战狂热的煽动力和令人发指的恐怖行径,更令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国家寝食难安。本文以2014年度与阿拉伯世界极端势力相关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对极端势力的主要表现、发展壮大的原因及其对中东未来局势的影响等方面予以梳理和分析。
¥ 4.25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