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动态(0)
- TA的作品(77)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分为理论、方法、评价与规划四篇,理论篇着重演讲了低碳经济及核心要素和低碳经济转型的特征,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方法篇着重介绍了中国低碳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及方法;评价篇与规划篇是评价方法在城市案例应用。本收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方法,同时以实际案例进行佐证,使评价体系既具有理论支撑,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 35 试读
-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蓝图:集成、创新与应用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本书着眼于城市低碳发展蓝图设计的现实需求,以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为出发点,按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低碳发展路线图和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三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展开相应的方法学研究,并在广元市、济源市以及杭州市下城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与集成示范。本书的创新点在于把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城市低碳发展路线图、城市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城市低碳发展蓝图设计体系。
¥ 40 试读
-
厦门市低碳城市创新发展研究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本书从明确厦门市自身定位、找寻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低碳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建议这一主线出发,从产业、能源、建筑、交通、管理和消费六大重点领域对厦门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借鉴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厦门市低碳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并对厦门市“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低碳创新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50 试读
-
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导向与实践路径 收藏
简 介:本书内容兼具理论研究与实践导向特征,既包括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内涵的学理解析,也针对具体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系统阐释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内涵,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行动导向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分析框架。在对策建议方面,通过文献研究识别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研讨进行验证,并提出对策建议。项目研究分为10个专题展开,每个专题基本包括理论阐释、实践探索、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体现调研报告属性特征。
¥ 68 试读
-
关键词:
简 介:中国城镇化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作为城镇化发展重点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能否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大中型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低碳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中小城市需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中小城市不具备大城市的政治优势和历史机遇,只有根据其自身特点、基本能力和资源禀赋才能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发展道路。
¥ 75 试读
-
第十八章 广元市低碳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收藏
作者: 潘家华 庄贵阳 朱守先 等 著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关键词:
简 介:广元市的低碳城市建设起点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很多城市不同。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广元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人均GDP只有全国的1/3,城镇化率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如何在欠发达地区利用后发优势,避免先污染后治理,走出一条崭新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中国和全球都有典型的示范带动意义。 广元市是2008年“5·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和支持灾后重建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广元市经济进入速度明显加快和总量持续扩大阶段。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用低碳经济理念促进广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广元发挥后发优势构建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 75 试读
-
第十六章 吉林市低碳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收藏
作者: 潘家华 庄贵阳 朱守先 等 著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关键词:
简 介:2009年底,吉林市户籍总人口434.2万,其中,农业人口222.2万,非农业人口212万。随着吉林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吉林市城市人口从1990年的185万发展到2009年的212万,年均增长0.716%,农村人口年均减少0.122%。非农业人口占吉林市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44.88%上升到2009年的48.83%。如图16-1、图16-2所示。 图16-1 吉林市人口和城市化发展(1990~2009年) 图16-2 吉林市GDP总量(1990年不变价)和结构(当年价)变化情况(1990~2009年)
¥ 75 试读
-
第十五章 深圳市低碳城市规划案例研究 收藏
作者: 潘家华 庄贵阳 朱守先 等 著 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关键词:
简 介:深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岸,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积累了丰厚的经济和社会财富,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质与环境。在经济发展不断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深圳也面临着人口、土地、资源和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巨大压力,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由“速度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深圳有条件和优势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方面继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 75 试读
关注TA的人(0)
TA关注的人(0)
正在发生去先晓茶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