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2023年01月 出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业的变革与重塑”这一主题,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2~2023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书中“旅游新热点篇”重点回答旅游业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发展的方向、路径、基石、突破点以及热点领域有哪些;“行业新动向篇”重点探讨酒店集团、共享住宿、研学旅行等细分行业以及行业营销、资产证券、产品升级等不同方面的问题;“企业新探索篇”重点关注旅游市场主体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探索和创新;另外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 94.8 试读
-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2022年02月 出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把握科技革命的契机,如何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在逆境中探寻发展等。二是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张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浙江、上海等地在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共同富裕、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已经以及即将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三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上市等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 63.2 试读
-
作者: 何德旭 夏杰长 张广瑞 刘德谦 顾问 宋瑞 主编 金准 李为人 吴金梅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02月
简 介:本书围绕“旅游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2021-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具体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如何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如何推进旅游业绿色低碳转型,如何把握科技革命的契机,如何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在逆境中探寻发展等。二是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张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浙江、上海等地在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共同富裕、博物馆旅游等方面已经以及即将采取了哪些创新举措。三是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上市等呈现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 63.2 试读
-
夯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收藏
作者: 夏杰长 刘诚 刘悦欣 著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出处: 中国服务经济理论前沿(3)
简 介:在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工业化方面积累了大量制度经验,若能在服务业中复制工业化和“中国制造”的奇迹,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引擎。从国际比较来看,从制度设计上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经济质量,已成为各国统一的做法,而中国政府在经济调节和产业政策中具有“能力更强、效率更高”的制度优势。因此,如何在市场机制下因循利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成为中国服务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发现,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时代更需要向市场放权,政府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提供精细化服务方面要做出更多努力。
¥ 8.54 试读
-
出处: 中国服务经济理论前沿(3)
简 介: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带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体系下向中高端跃升,对于中国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制和影响路径一直未能破解。通过对成本剩余和收益剩余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外部因素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并创新性地使用基于偏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及2005~2013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样本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耦合过程中外部因素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别是支持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高度关联、融合促进的内在联系;社会创新体系、综合交易成本、需求规模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间接作用于制造业升级,要素禀赋与政策环境也会对制造业升级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升级,应从加快构建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平台入手,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引导制造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为内涵的新核心-边缘结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制造企业的紧密联系以及同第一知识基的有效对接,减少行政管制、降低准入门槛。
¥ 11.05 试读
-
中国服务业中长期发展的趋势预判、战略定位与推进策略 收藏
关键词: 服务业发展预测 服务业现代化 现代服务业强国 2035年远景目标
出处: 中国服务经济理论前沿(3)
简 介: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技术创新和收入增长等因素驱动下,我国服务业发展将延续稳中向上的基本态势。预计到203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和服务业劳动就业占比分别为60.98%、59.12%,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将由2019年的14.55万元/人提高到2035年的28.23万元/人。中共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按照中央对2035年远景目标的总体部署,作为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服务业必须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任务,这就是基本实现服务业现代化和建成现代服务业强国。要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必须向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标准化、品质化和全球化转型升级,必须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激励服务创新,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集聚,深化服务业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
¥ 8.84 试读
-
出处: 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No.5·2019):营造CBD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简 介:CBD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高端服务业和众多企业总部的重要承载区,引领着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世界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CBD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这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竞争力。市场经济是推动CBD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开放则是CBD产业发展和优化调整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事实表明,现已施行的放宽市场准入和一系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重要举措显著提升了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度和营商环境的便利度。本报告主要论述服务业对外开放战略给我国CBD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战略有助于CBD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加速CBD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倒逼服务业对内开放、促进CBD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等。同时,CBD也面临开放战略下产业结构趋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开放程度不足、各类国际组织和高端人才缺乏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报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瞄准短板继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不同CBD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和对内开放,同时协调好对外与对内开放之间的关系;积极吸引、培育各类国际组织和国际高端人才等。
¥ 9.97 试读
-
开创健康服务业发展新时代 收藏
简 介:健康是人人所需,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健康服务业不仅关乎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而且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水平与文明程度。健康服务业是典型的“幸福产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源泉,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和最不可能被替代的行业。本文在总结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基础上,从人口结构、慢性病管理、消费升级、医疗体制改革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未来促进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新时期,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是规模化运营的专科民营医院和医生集团、高端医疗服务、移动医疗和智慧养老等。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构建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支持民营健康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和增强政策合力”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 7.14 试读
关注TA的人(0)
TA关注的人(0)
正在发生去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