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媒体的视角 收藏
门镜 [保]薇罗妮卡·奥尔贝特索娃(Veronika Orbetsova) 主编 李靖堃 译 2017年07月 出版
简 介:对于中国和欧盟双方而言,提升彼此的可见度是发展双边关系的一项首要任务。现在中国和欧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误解,并且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人对欧盟/中国媒体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本书旨在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关注中国媒体对欧盟的报道以及中国公众对欧盟的看法,欧盟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以及欧盟公众对中国的看法。本书还对多媒体时代中国和欧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大众传媒对中欧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20.7 试读
-
中国、欧盟在非洲:欧中关系中的非洲因素 收藏
门镜 [英]本杰明·巴顿(Benjamin BaRon) 主编 李靖堃 译 2011年09月 出版
简 介:本书作者对于中国、欧盟(欧洲)与非洲的传统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本质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欧盟(欧洲)由于其在欧非关系中的“领导”意识导致了其对非洲的影响力的日益下降并给中国进入非洲提供了机会。而中国则因其在援助非洲时不附加种种令非洲各国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而赢得了非洲的普遍欢迎,使其在非洲的影响力超越了欧盟。
¥ 59 试读
-
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媒体的视角 收藏
作者: 门镜 [保]薇罗妮卡·奥尔贝特索娃(Veronika Orbetsova) 主编 李靖堃 译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简 介:对于中国和欧盟双方而言,提升彼此的可见度是发展双边关系的一项首要任务。现在中国和欧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误解,并且到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人对欧盟/中国媒体及其对中欧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本书旨在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关注中国媒体对欧盟的报道以及中国公众对欧盟的看法,欧盟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以及欧盟公众对中国的看法。本书还对多媒体时代中国和欧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大众传媒对中欧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 20.7 试读
-
欧盟文化政策及文化贸易 收藏
简 介: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推行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却没有给予文化领域足够的重视。直到21世纪开始,欧盟逐渐加强了对文化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支持力度。近十几年来,欧盟非常注重文化的发展,制定了很多促进和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并通过在文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欧盟经济贸易的增长和社会就业。欧盟在文化领域的作用在《欧盟条约》第167条中有所规定:欧盟应在尊重成员国文化的同时,尊重其国家和区域的多样性,促进成员国文化的发展,共同传承共同遗产,并且把共同文化遗产的保护放在首位。欧盟成员国对各自的文化领域的政策负责,欧委会的作用是帮助成员国应对共同的挑战,例如数字经济的影响,文化治理模式的变化以及支持文化创新领域革新潜力的开发。欧委会还致力于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减轻成员国之间文化专业人员流动的障碍,并以符合《欧洲文化议程》的原则为前提,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欧盟增长和就业做出了贡献。
¥ 3.56 试读
-
驻布鲁塞尔的中国媒体与中欧关系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媒体的视角
简 介:本文分析了中国派驻布鲁塞尔的记者对欧洲一些重要事件的新闻报道和分析。随着中欧关系的迅速发展,再加上中国出于加强国际联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向布鲁塞尔派驻了记者。本文分析了中国媒体最为关注的三个事件:欧洲债务危机、容克计划和难民危机。通过分析中国媒体看待这些问题的视角,本文重新评估了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并且指出,中欧关系的主要优势在于经济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双方在政治理解方面存在的差异。
¥ 8.49 试读
-
导论 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 收藏
作者: 门镜 薇罗妮卡·奥尔贝特索娃 主编 出版时间:2017年07月
关键词:
出处: 中国与欧盟的相互认知:媒体的视角
简 介: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与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2015年6月29日,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布鲁塞尔举行。在此次峰会上,中欧双方领导人对中欧建交40周年表示了祝贺,并就范围广泛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在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欧双方还召开了中欧工商峰会(EU-China Business Summit)、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论坛(EU-China Urbanisation Partnership)和第二次中欧创新合作对话(EU-China Innovation Cooperation Dialogue),进一步扩大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所涵盖的范围。事实上,中欧伙伴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活力的双边关系,双方的合作主要通过包括高层会晤以及各种论坛在内的60多种对话机制予以推动。正如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欧40年合作后的前进之路》所强调的,中欧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和互利合作基础之上”的伙伴关系。然而,尽管过去40年间的中欧合作取得了诸多成绩,而且,目前我们也可以获得大量与中国和欧盟相关的各种信息,但双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与彼此的期待相较仍有差距。在涉及全球问题(在中国和欧盟都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的解决方案时,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迫切。
¥ 3.68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