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动态(0)
- TA的作品(21)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1)
-
社会创新在中国:友成十年创新之旅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社会创新作为社会问题新的解决之道,在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跨界、合作以至融合的趋势下迅速发展起来,日益成为满足被忽略的社会需求以及更多社会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书以友成十年发展评估为例,对社会创新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历史阶段性的、案例影射式的研究,剖析了公益组织的生态系统:体制、组织和运作,提出了非公募基金会的五大战略定位:社会价值的引领者,社会行动的实践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社会伙伴的倡导者,社会成效的管理者。
¥ 50 试读
-
社会创新在中国:友成十年创新之旅 收藏
简 介:社会创新作为社会问题新的解决之道,在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跨界、合作以至融合的趋势下迅速发展起来,日益成为满足被忽略的社会需求以及更多社会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书以友成十年发展评估为例,对社会创新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历史阶段性的、案例影射式的研究,剖析了公益组织的生态系统:体制、组织和运作,提出了非公募基金会的五大战略定位:社会价值的引领者,社会行动的实践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社会伙伴的倡导者,社会成效的管理者。
¥ 50 试读
-
关键词:
简 介:“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必须要理解NGO(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发展体系中的总体地位、主流话语和行为范式,从而才能融入这一体系,并发展出自身在价值观、行动准则等方面的特征。本文结合关键学者的观察和相关史实、数据,在跨国NGO大历史和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整体变迁的视野下,梳理了发达国家NGO参与发展援助在组织、行动方式和话语等方面的变化历程;归纳出背后三大宏观关系的变迁,以理解和评价当前主流NGO跨国发展活动的行动范式与话语形成,即“跨国NGO-国家”关系上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北-南”关系上从单向援助到平等合作、“NGO-社会”关系上从志愿主义到职业主义。本文最后指出中国NGO“走出去”在组织起源、时机、目标、话语体系方面与发达国家NGO的差异,并提出中国NGO身份建构需要回答的五大基本问题。
¥ 75 试读
-
组织学习、知识生产与政策倡导 收藏
作者: 陆健 齐晔 郭施宏 张勇杰 蓝煜昕 著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关键词:
简 介:政策倡导正逐渐成为中国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与环保组织长期以来对此采取的回避态度形成了较大反差。本文试图回应的核心问题是:何以中国的环保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政策倡导行动?虽然政治参与空间的开放以及组织获取资源渠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这一问题,但这两条解释路径并不足够。通过对典型环保组织的跨案例研究,本文分析了环保组织通过自身过往的实践经验、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动这两种途径进行学习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环保组织内部的学习和适应机制亦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环保组织能动地学习促进了组织的知识生产和更新,从而推动了环保组织更多地参与政策倡导行动。此外,社会组织的学习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组织领导人的认知能力、知觉框架以及组织内外部的权力关系。本研究弥补了政治机会理论和组织资源视角的不足,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环境行动主义演变的理解。
¥ 75 试读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参与式预算的作用、困境与对策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将参与式预算引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一个实践新趋势。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相关政策中大都制定了预算要求和规则,但针对参与式预算的相关规定还存在观点模糊、思路不清晰、措施较为笼统、参与层次标准低等问题。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案例的研究发现,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政府不愿意割权、公民难以达成共识、程序不中立、社会组织自我选择困难等是出现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应重点从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政府权力的变移、公共精神的塑造、程序正义以及社会组织自立能力的增强等方面着手。此外,如何将参与式预算的成果变为决策并增强决策的合法性,还需公民参与过程与政治系统对接。
¥ 75 试读
-
政社合作中社会服务组织的功能建构及其实现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本文基于社会工作和政社合作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功能实现的分析框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功能实现需要特定的支持条件和制度要素,其具体镶嵌于政府的治理实践中。本文以S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为案例,通过分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功能实现的“理想条件”和“制度要素配置”之间的张力,发现由于地方政府购买服务呈现创新锦标赛、风险控制和技术治理的逻辑以及体制内购买特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出现“劳务派遣化”和“行政代理化”等新型组织特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科学服务和政策倡导功能难以实现,由此文章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改革思路。
¥ 75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