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1)
-
1949~1978年我国国营企业外部管理体制的变迁 收藏
关键词: 国营企业 外部管理体制变迁 集权化管理 分散化管理
出处: 企业史评论 第5期
简 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的外部管理体制经历了“两次集权化、两次分散化”的变化。“一五”期间形成了国营企业的中央集权化管理体制。“一五”之后,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中央开始第一次向地方下放国营企业的管理权限。“大跃进”开始到1961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调,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出现了混乱,国营企业管理体制开始第二次集权。“文革”期间,国营企业管理权限又开始了第二次下放和分散,直到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管理权限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收收放放”的变化并没有带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历史转型。
¥ 4.59 试读
-
1947~1949年关于国营企业让售民营问题的争论及其启示 收藏
出处: 企业史评论(第4期)
简 介:1947年至1949年国营企业让售民营的代表性争论事件中,参与争论的各方思想来源主要有孙中山的建国方略、苏联的计划经济理论和实践、罗斯福新政经验和西方传统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参与争论的主要有学界和政府官员中的知识分子、私营工商界代表、国营企业中的管理者。支持让售的大多是私营商业人士和政府官员,反对让售的多是学界知识分子和国营企业的管理者。1947~1949年关于哪些领域应该国营的主流观点和20世纪70年后当代关于哪些领域应当是国营经济的主流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回顾那段时间关于国营企业让售民营问题的那场争论或许能给我们当今的国有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 5.08 试读
-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变迁 收藏
出处: 企业史评论(第2、3期) 第3期
简 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工人的招收、使用、管理和离职制度越来越市场化,总的变化趋势是从固定用工制度转向合同用工制度。计划经济时期逐渐形成的“统一招工、统一分配”“一次分配定终身”被证明是一种僵化的用工体制,限制了国有企业的用工自主权,以及工人的择业自主权,由此导致的“大锅饭”使企业缺乏活力,人浮于事。伴随着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也逐渐松动,向着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的合同制用工制度发展。
¥ 3.31 试读
-
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创造的典型管理经验 收藏
关键词: 国营企业 三华经验 鞍钢宪法 大庆经验 两参一改三结合
出处: 企业史评论(第2、3期) 第3期
简 介:改革开放前国营企业曾创造出“三华经验”、“鞍钢宪法”和“大庆经验”等影响深远的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鞍钢宪法”中的“两参一改三结合”是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三华经验”主要内容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两参一改三结合”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工作中要结合”;“大庆经验”主要体现在“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精神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建设。这些经验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前提出并推广的,具有那个时代的一些特征,但在今日仍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 3.07 试读
-
企业史何去何从? 收藏
作者: [美]阿瑟·约翰逊 著 岳清唐 译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出处: 企业史评论(第2、3期) 第3期
简 介:1961年“企业史教学面临的挑战”研讨会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企业史并不仅是公司史,同时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加以定义,企业史不应独立于经济史,应该与企业家史研究者合作,这是企业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商学院一直是企业史教学与研究的大本营,但在文理学院也会获得类似的支持。企业史研究人员主要从经济学、历史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招募,未来要着重在研究和出版、方法论、教学,以及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开展工作。随着企业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可以预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会更多,人们对企业史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主义。
¥ 4.42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