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1)
-
基于美学的中国绘画史分期 收藏
出处: 中国美学(第15辑)
简 介:20世纪早期的中国绘画史分期之尝试,虽追求绘画史的自律性,却并未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重新探索一种基于自律性的中国绘画史分期法。分期表明中国画史是一个整体,为此必须确定其起点和终点。艺术史应当建基于实物材料,不能将中国绘画的源头追溯到庖牺、轩辕、史皇、苍颉这些神话人物。以原始彩陶装饰为中国画史的起始把时间定得太早了,而说中国画“始于汉代”则是稍晚了。我们将“始于长沙楚墓帛画,终于《中国画改良刍议》”的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画史;长沙楚墓帛画之前为中国画的“前史”,《中国画改良刍议》之后为中国画的“后史”。画史书写必有原则,画史分期必有理据。中国画有三个最重要的概念,即气韵、意境、笔墨,中国画史可分为三个时期:(1)重气韵时期;(2)求意境时期;(3)尚笔墨时期。第一阶段以人物画为主,第二阶段以山水画为主,第三阶段以花鸟画为主。气韵阶段是生命参与绘画作品,意境阶段是心灵参与绘画作品,笔墨阶段是身体参与绘画作品,三者皆归于中国美学的根本精神:艺术家与艺术品的同一性。这一美学精神是中国画史得以形成的动力,也是中国画史分期得以成立的依据。
¥ 11.37 试读
-
结语 从心灵哲学到身体哲学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庄子哲学新解
简 介:本书的基本定位是对《庄子》内七篇(自然也要适当参考外篇和杂篇)进行哲学性质的解读。进行哲学性质的解读,这首先意味着它是一种现代解读,因为“哲学”这一学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进入中国的,并在20世纪成为现代教育体制中的一个“专业”。有了哲学这一现代学科,我们才能返回去说古代中国的“玄学”“理学”等是哲学,例如1903年,王国维就说:“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夫哲学者,犹中国所谓理学云尔”。我们也才能使用“庄子哲学”的说法进行哲学性质的解读,这也意味着本书不是传统注释式的学问。中国传统学问推崇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所以注释式学问非常丰富。对《庄子》进行注释式的解读,历史上已有很多,如郭象注、成玄英疏、郭庆藩集释等,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了。事实上我们应当把庄子注释作为研究的材料,而非研究本身。对《庄子》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这种传统的“讲经”方式的解读,也为本书所不取。最后,进行哲学性质的解读,还意味着本书并不是“国学”。
¥ 3 试读
-
《应帝王》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庄子哲学新解
简 介:如果我们把《庄子》内七篇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应帝王》篇便是庄子哲学的结束语。结束于何处?为政之道。一般认为,《应帝王》表达了庄子的政治理想。《庄子》一书始于《逍遥游》,一开始便是北冥有鱼、大鹏图南,那是极其玄远、超然、宏大的哲学起点,而它的终篇却是人类社会的现实政治,仿佛姑射神人降落于人间、来到了眼前。没有了距离,也就可能丧失了美。我们不禁怀疑庄子哲学的这个句号似乎画得不够圆满。不过,不少庄学研究者不这么看。例如钟泰认为,庄子哲学是“内圣外王”之说,“《大宗师》,明内圣也”。“《应帝王》,明外王也。”钟泰的《中国哲学史》中介绍庄子,仅提及《大宗师》《齐物论》《养生主》《应帝王》四篇。《大宗师》在前,《应帝王》在后,一内圣,一外王,好似一对括号,括起了庄子哲学。照此说来,庄子哲学如果不以《应帝王》结束,那才是不完整的。
¥ 7.11 试读
-
《大宗师》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庄子哲学新解
简 介:尽管《庄子》内七篇在编排顺序上,并不沿着一个循序渐进的推理性程序前进,但是把《大宗师》放在《德充符》之后,还是有一种思路的连贯性。《德充符》论德,《大宗师》论道。所谓“大宗师”,也就是“道”了。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两大代表人物之一,然而在内七篇中,对“道”的论述其实并不多;不少地方提到“道”了,也只是点到为止,如《养生主》中庖丁说了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却没有展开道论。在内七篇中,《大宗师》难得地对道加以正面论述,因此钟泰认为:“庄子真实学问在《大宗师》一篇。所谓‘大宗师’者何也?曰:道也。……明道也,真人也,大宗师也,名虽有三,而所指则一也。特以其本体言之,则谓之道;以其在人而言之,则谓之真人,谓之大宗师耳。”
¥ 14.41 试读
-
《德充符》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庄子哲学新解
简 介:道家又称“道德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的六家就是“阴阳、儒、墨、名、法、道德”。《老子》一书又名为《道德经》,由《道经》37篇和《德经》44篇构成。可见“德”字于道家思想甚为重要。“德”即“得”,“得之于道”谓之德,人有德,物也有德。因此,道家的“德”完全不同于儒家的伦理道德。但《德充符》中的“德”确实是人所体现的,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修养。充,充实,饱满。《庄子·天下》说:“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他的内在修养非常充实饱满,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符,标志,象征。德充符,就是充实修养的表征或效果。“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拿来作为“德充符”的一个实例。在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诗里,完整的句子是“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麤”同“粗”,“麤缯”即粗制的丝织品。诗句的意思是,董传只能以粗丝扎发,粗布裹身,外表穷困潦倒,但由于饱读诗书,精神面貌却光彩夺人。有了“麤缯大布裹生涯”的限定,“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更适于为《德充符》做例证了。
¥ 7.85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