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掣肘怨诸公
收藏
作者:
姜鸣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关键词:
出处:
甲午两甲子:忆与思
简 介:光绪十七年,西历1891年,岁在辛卯,是光绪帝载湉亲政的第三年。
3月25日,北京街头刮着狂风。清晨,大臣们都冒着寒风上朝。这天,海军衙门上了两个奏折。一个奏折说,颐和园自开工以来,每岁暂由海军经费内腾挪30万两拨给工程处应用;又将各省督抚、将军认筹海军巨款260万两陆续解津发存生息,息银专归工程使用。现在,各省认筹银两尚未解齐,而钦工紧要,需款益急,建议所有工程用款即由新海防捐项下暂行挪垫,一俟存津生息集有成数,再提解分别归还。海防捐是清政府出售官衔筹集海军资金的一种方式,捐银1000两可得蓝翎、2000两可得四品以下官衔,3000两可得三品以上官衔。这种做法造成官场流品混杂、吏治腐败,一直饱受舆论批评。但在清末,由于国家财源拮据,又戴着加强海防的大帽子,所以还在勉力推行。此次请示将海防捐收入挪垫于园工,赤裸裸地说:“如此一转移间,庶于垫款有着,而要工亦无延宕之虞。”皇帝钦批同意。另一个奏折说,按照光绪十四年奏定的《北洋海军章程》规定,每三年校阅海军,今年恰逢头一个三年,请钦派大臣出海会校。皇帝考虑后次日传谕:著派李鸿章和张曜认真会校。
¥ 4.16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