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亚洲与世界(第5辑) 收藏
李雪涛 [日]沈国威 主编 潘瑞芳 执行主编 2023年10月 出版
简 介:本书是本刊的第五本。 本刊集合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6所大学汉学、国别研究、亚洲研究等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6所高校的若干位博士生导师是各国相关领域的重要学科带头人,现阶段专注于各自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就相关问题保持着跨学科的学术对话与合作。本辑主要包括东西文化的交涉、东亚间知识的环流、多元视角下的汉语研究、语言接触史研究四个主题模块20篇文章。这些文章经过导师指导,而且以博士生论坛的形式,由全体导师及特邀学者现场评议并于会后集体讨论,博士生根据导师及学者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并经专人整理编辑后成集。
¥ 51.2 试读
-
亚洲与世界(第6辑) 收藏
李雪涛 [日]沈国威 主编 潘瑞芳 执行主编 2023年10月 出版
简 介:本刊集合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6所大学汉学、国别研究、亚洲研究等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本辑主要包括特稿和影像史、艺术史、中外互动史、语言接触史、留学史、翻译六个主题模块17篇文章。这些文章以博士生论坛的形式,由全体导师及特邀学者现场评议并于会后集体讨论,博士生根据导师及学者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并经专人整理编辑后成集。
¥ 51.2 试读
-
全球史(第2辑) 收藏
简 介:《全球史》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策划,原名《全球史与中国》,从2021年起由我社出版。该书专事刊布全球史与中国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新观点和新成果,尤其关注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经贸科技交往、语言接触和观念知识迁移等问题。希冀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以整体观的大视野,将历史研究的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景之中予以理解和考察,突破以往人类认识的各种中心主义偏见。《全球史》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大航海以来中国人与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形成的互动情况的考察。本书收录的文章除了通史性、区域性全球史与中国的研究成果,还包括贸易史、移民史、传教史、语言交流史、知识迁移史、科技史、疾病史、概念史、翻译史、留学史等内容。正是通过对全球史与中国的研究,才能看到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与不同文化交流的结果,并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 51.2 试读
-
亚洲与世界(第4辑) 收藏
李雪涛 [日]沈国威 主编 潘瑞芳 执行主编 2021年12月 出版
简 介:《亚洲与世界》是基于中、德、奥、日、韩五国六所高校多年以来在中国研究、历史研究、亚洲研究等学科的紧密合作,使用全球互动而非个别国家交往的视角,分析各领域内重大及前沿问题。本书为第4辑,分为特稿、语言接触史研究、留学史研究、东西文化交涉研究、历史与翻译研究五个栏目22篇文章。这些文章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6所大学汉学、国别研究、亚洲研究等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 38.4 试读
-
全球史(第2辑) 收藏
简 介:《全球史》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组织策划,原名《全球史与中国》,从2021年起由我社出版。该书专事刊布全球史与中国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新观点和新成果,尤其关注近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经贸科技交往、语言接触和观念知识迁移等问题。希冀打破民族国家的界限,以整体观的大视野,将历史研究的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景之中予以理解和考察,突破以往人类认识的各种中心主义偏见。《全球史》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大航海以来中国人与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形成的互动情况的考察。本书收录的文章除了通史性、区域性全球史与中国的研究成果,还包括贸易史、移民史、传教史、语言交流史、知识迁移史、科技史、疾病史、概念史、翻译史、留学史等内容。正是通过对全球史与中国的研究,才能看到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与不同文化交流的结果,并揭示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 51.2 试读
-
亚洲与世界(第4辑) 收藏
作者: 李雪涛 [日]沈国威 主编 潘瑞芳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简 介:《亚洲与世界》是基于中、德、奥、日、韩五国六所高校多年以来在中国研究、历史研究、亚洲研究等学科的紧密合作,使用全球互动而非个别国家交往的视角,分析各领域内重大及前沿问题。本书为第4辑,分为特稿、语言接触史研究、留学史研究、东西文化交涉研究、历史与翻译研究五个栏目22篇文章。这些文章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6所大学汉学、国别研究、亚洲研究等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 38.4 试读
-
亚洲与世界(第3辑) 收藏
作者: 李雪涛 [日]沈国威 主编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简 介:《亚洲与世界》是基于中、德、奥、日、韩五国六所高校多年以来在中国研究、历史研究、亚洲研究等学科的紧密合作,使用全球互动而非个别国家交往的视角,分析各领域内重大及前沿问题。本书为第3辑,分为东西文化的交涉、东亚间知识的环流、多元视角下的汉语研究三个部分,作者多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6所大学的在读博士生。
¥ 29.4 试读
-
亚洲与世界(第2辑) 收藏
作者: 李雪涛 [日]沈国威 主编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简 介:《亚洲与世界》是基于中、德、奥、日、韩五国六所高校多年以来在中国研究、历史研究、亚洲研究等学科的紧密合作,使用全球互动而非个别国家交往的视角,分析各领域内重大及前沿问题。本书为第2辑,是“欧亚博士生论坛”群体性的学术成果之一,内容涉及汉学、国别研究、亚洲研究等领域,作者多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关西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6所大学的在读博士生。
¥ 29.4 试读
-
与作为我们同时代的大艺术家们的对话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亚洲与世界(第5辑)
简 介:近年来因为组织编辑《雅斯贝尔斯著作集》的缘故,我开始对雅斯贝尔斯哲学进行了一些系统的研究。在2021年初出版的《论悲剧》的“解说”中,我写道: 1987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曾任东京大学教授、著名美学学者今道友信(1922—2012)等著的《存在主义美学》一书。其中有《雅斯贝斯艺术哲学》一章,由井村陽一撰写。这一章除了“序言”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系统介绍了雅斯贝尔斯的艺术哲学:一、世界定位中的艺术,主要是对雅斯贝尔斯1932年出版的《哲学》第一卷《世界定位》中有关艺术论的部分进行论述;二、作为生存的艺术家,涉及到雅斯贝尔斯曾经论述过的诸如荷尔德林、梵·高、歌德和达·芬奇四位作为哲学家的艺术家;三、作为超越者密码的艺术,在这里井村所处理的是《哲学》第三卷《形而上学》中将艺术看作是超越者的密码;四、悲剧,对《真理论》中的《论悲剧》部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到目前为止,井村陽一的这篇文章,依然是有关雅斯贝尔斯艺术哲学中最重要、最深入的研究成就。井村在文后附有《雅斯贝尔斯著作目录》,罗列了雅斯贝尔斯从1913年至1962年的28种著作,他认为其中有7种涉及到其美学和艺术的思想。汉语世界的成果,基本上只是对《论悲剧》中的内容的复述,没有学者参考雅斯贝尔斯其他相关的著作对其艺术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
¥ 6.85 试读
-
《历史、当下及未来的大流行病》译后记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亚洲与世界(第5辑)
简 介:2020年春季学期,按照我们之前的安排,腊碧士教授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历史学院讲授一个月的有关全球史的课程,由于1月下旬以来新冠疫情的不断升级,最终他没能成行。在此期间,他与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历史、理论和伦理学研究所的房格劳教授合作撰写了这部《历史、当下及未来的大流行病》著作,并于4月出版了电子版,6月正式出版了纸质版,8月出版了修订版。 说实在的,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我们一直认为瘟疫乃至疾病史跟我们21世纪的人类没有太多的关系。之后,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人类的疾病史,也是我们自己的历史。腊碧士和房格劳教授所展示给我们的疾病史,无论从何种方面来讲,都是与每一个人有关的历史。实际上,即便我们不遇到新冠肺炎的话,人也都要经历出生、疾病、衰老和死亡,因此相对于其他的历史,疾病史才是真正的“民主化的”、涉及每个人的历史。
¥ 3.08 试读
-
论东西方对全球史“关联性”不同的认识 收藏
出处: 亚洲与世界(第6辑)
简 介:尽管全球史观念是舶来品,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全球史所注重的“关联性”,就会发现,其实跟西方传统相比,在历史和文字上受中国及汉文化影响的东亚传统在这一方面是具有优势的。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尼斯贝特的《思维的版图》为讨论的基础,将东西方人的思维追溯到各自的古典时期,他认为古希腊人喜爱范畴,并以此为发现规则和运用规则的基础。西方人相信世界的稳定性,并且从固定的属性或特征方面来理解自然和社会世界。而古代中国人对范畴并不感兴趣,认为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运转是事物周围环境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包括“关联性”在内的源自东亚思想中的很多观念,借由对全球史问题的反思,很可能会与西方思想共同形成一种对双方都有益的新理论。
¥ 5.21 试读
-
“柿柿如意”与“涩味”之别 收藏
出处: 日本学研究(第33辑)
简 介: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植物,柿子在中国有着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自秦汉以来,从柿蒂发展而来的“柿蒂纹”就被用作玉器、青铜器、陶器、瓷器、丝绸的装饰图案,后来也成为中国的吉祥图案。柿子传入日本后,在14~15世纪的室町时代,日本艺术家从柿子未成熟的味道抽象出“涩味”一词,用来特指柿子的酸味。而到了17世纪江户时代初期,“涩味”开始成为一个美学范畴。“柿子”反映出了中日两个民族的审美差异。
¥ 6.55 试读
-
从全球史研究看中国的学术出版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建社三十年了,这三十年它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术出版社,并且在而立之年真正立了起来,对中国学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此我衷心祝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以往的三十年中,我真正见证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出版社变成学术出版领头羊的过程。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关于全球史研究和学术出版的一点想法。
¥ 2.48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