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收藏
简 介:十六国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多元文化激荡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混居杂处、冲突融合得到了充分展示。本书分为“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认同”“北魏造像中的民族认同”两大部分,通过详细解读汉赵国号的取舍,赫连勃勃的民族心态,吐谷浑的“中国”认同观,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中所表现出来的胡汉服饰、姓氏、供养人形象的相互渗透等内容,勾勒出十六国北魏时期各民族之间相互认同的进程。
¥ 20.7 试读
-
合为一家:十六国北魏时期的民族认同 收藏
简 介:十六国北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多元文化激荡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混居杂处、冲突融合得到了充分展示。本书分为“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认同”“北魏造像中的民族认同”两大部分,通过详细解读汉赵国号的取舍,赫连勃勃的民族心态,吐谷浑的“中国”认同观,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中所表现出来的胡汉服饰、姓氏、供养人形象的相互渗透等内容,勾勒出十六国北魏时期各民族之间相互认同的进程。
¥ 20.7 试读
-
十六国时期的白部及其相关问题 收藏
出处: 西北民族论丛(第二十三辑)
简 介:十六国时期史籍中出现的白部在族属上应属于乌桓,并非史学界所普遍认为的属于鲜卑,白部得名于其居地白山,与当时前秦政权对于鲜卑慕容氏的蔑称白虏没有任何关系,而且与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姓和氏的素和氏也无关联。白部与铁弗匈奴关系密切,曾与铁弗匈奴共同攻打刘琨,此后又一起对抗拓跋鲜卑,但最终这些行动皆以失败告终,后被并入拓跋氏的北魏政权体系中,从此史籍再无白部的相关记载。
¥ 6.82 试读
-
造像中民族认同的时空特点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官方开凿的云冈石窟中既有胡服供养人造像,也有胡、汉服混杂供养人造像以及汉服供养人造像,而且从搜集到的题记资料也可以看出还有一些胡族姓氏供养人造像。按照宿白先生的石窟分期法,云冈石窟供养人造像在服饰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云冈石窟第一、第二期供养人造像无论其族属是汉人还是胡族,他们都身着胡服,在第二期供养人造像中出现了胡、汉服混杂的现象,虽然这一期造像出现在汉化改革之前,但是在官方造像中出现胡服、汉服混杂现象,可能一是因为随着北魏政权的发展以及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政权内吸纳的汉族人士越来越多,胡汉民族同在一个朝堂议事成为习见之事,作为现实政治状况一种直接反映形式,佛教造像自然会有所体现;二也说明了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此时胡、汉民族上层之间的关系,表面上还是比较融洽的。同时也说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状况,顺应了民心。
¥ 3.87 试读
-
非官方佛教造像中的民族认同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兴盛,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中下层百姓也“相率造像,以翼佛祐”。“民间的在家信徒以个人目的造像时,就产生了要记录由谁、为什么造像的意识,显示自己的造像行为,也是主张造像功德归属的权利意识。题刻造像记是最简便的方法,但是对于不熟悉汉字的鲜卑人来说,需要用比字更直接的手段来记录自我行为,那就是表现供养人自己的形象。” 在官方石窟中,造像记中的供养人无论是姓氏还是服饰都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与孝文帝改革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政策对官方石窟的影响,那么在民间造像是否也发生相同的变化?在这部分,笔者试图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这几个地区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探讨这一问题。
¥ 14.31 试读
-
官方造像中的民族认同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的支持与鼓励,在中原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北魏建国之初,对佛教知之甚少,国人或未闻佛法,或闻之而不信。太祖拓跋珪在平定中山、经略燕赵过程中,与佛教接触越来越多,虽因战事,无暇专注于佛事,但对佛教寺塔及僧侣颇多礼敬,并曾向泰山僧朗致书赠物。天兴元年(398),北魏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始营建寺塔,剃度僧尼,此为北魏官方奉佛之始。太延五年(439),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统一中原北方,尽迁凉州僧尼及工匠至平城,北魏佛教由此大盛。 “魏先建国于玄朔,风俗淳一,无为以自守,与西域殊绝,莫能往来。故浮图之教,未之得闻,或闻而未信也。及神元与魏、晋通聘,文帝久在洛阳,昭成又至襄国,乃备究南夏佛法之事。”登国元年(386),拓跋珪复兴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太祖平中山,经略燕赵,所迳郡国佛寺,见诸沙门、道士,皆致精敬,禁军旅无有所犯。帝好黄老,颇览佛经。但天下初定,戎车屡动,庶事草创,未建图宇,招延僧众也。然时时旁求”,“天兴元年,下诏曰:‘夫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信可依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宫舍,令信向之徒,有所居止。’是岁,始作五级佛图、耆阇崛山及须弥山殿,加以缋饰。别构讲堂、禅堂及沙门座,莫不严具焉。太宗践位,遵太祖之业,亦好黄老,又崇佛法,京邑四方,建立图像,仍令沙门敷导民俗……太延中,凉州平,徙其国人于京邑,沙门佛事皆俱东,象教弥增矣”。
¥ 11.84 试读
-
服饰、姓氏与民族认同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民族”不仅仅是以血缘、地域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化的共同体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巨大的文化差异使人们可以区分“我族”和“他族”。民族认同是一种心理活动,在民族认同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族群成员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感受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因此,可以说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和天然边界,是体现民族认同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民族的认同感总会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上得到表现,留下或隐或显的印记。 民族认同是在一定历史情景当中建构的,它也会随情景变化而变化。影响民族认同的因素既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因素,同时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这种复杂性决定了民族认同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视角。民族认同的文化联结来自原生性要素的纽带,如习俗、血缘、祖源、语言等的共同性,除此之外,宗教、服饰、建筑等所有外显的文化要素都可以作为人群互相区别的标志。这种认同的因素,在中国古代可能表现得更为直接或明显。
¥ 3.51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