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动态(0)
- TA的作品(19)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2020,我们交给时代的答卷:蓝迪国际智库2020年度报告 收藏
谢伏瞻 王伟光 荣誉主编 赵白鸽 蔡昉 主编 叶海林 智宇琛 副主编 2021年04月 出版
关键词:
简 介:为了深入理解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国家治理效能的主要因素,借鉴各国有效的防控举措,分享中国的治理经验,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和蓝迪国际智库充分发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平台的优势,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重点国家疫情防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探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还深入研究国内政策措施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与对策,形成了高质量报告。本书全面梳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在2020年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 68 试读
-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报告(2021)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周边地区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复杂性凸显,但周边形势没有发生重大逆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依然是主流。中国与周边国家正努力开创共赢共享新局面。2021年周边形势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合作抗疫成为周边共识,区域经贸合作有望加速推进。本书针对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探讨解决方案,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稳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68 试读
-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收藏
谢伏瞻 主编 蔡昉 副主编 李雪松 执行副主编 2020年01月 出版
关键词:
简 介:受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影响,2019年,全球贸易和工业生产增速显著放缓,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同步下行。2020年,外部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2020年“经济蓝皮书”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进行全方位深度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内容涵盖宏观形势与政策展望,财政形势与税收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产业运行与高质量发展,投资、消费与对外贸易,就业形势与收入分配等。
¥ 50 试读
-
2020,我们交给时代的答卷:蓝迪国际智库2020年度报告 收藏
作者: 谢伏瞻 王伟光 荣誉主编 赵白鸽 蔡昉 主编 叶海林 智宇琛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简 介:为了深入理解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国家治理效能的主要因素,借鉴各国有效的防控举措,分享中国的治理经验,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和蓝迪国际智库充分发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端智库平台的优势,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对重点国家疫情防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探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还深入研究国内政策措施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与对策,形成了高质量报告。本书全面梳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在2020年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 68 试读
-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报告(2021) 收藏
简 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周边地区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复杂性凸显,但周边形势没有发生重大逆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依然是主流。中国与周边国家正努力开创共赢共享新局面。2021年周边形势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合作抗疫成为周边共识,区域经贸合作有望加速推进。本书针对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探讨解决方案,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稳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 68 试读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1) 收藏
简 介:本书是有关2020~2021年全球形势分析与展望的年度报告,2020年几个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领域形势,以及重大事件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21年全球世界格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 68 试读
-
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收藏
作者: 谢伏瞻 主编 蔡昉 李雪松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疫情冲击
简 介:本书坚持问题导向,敏锐捕捉经济形势变化和苗头性问题,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进行全方位深度分析,并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内容涵盖宏观形势与政策展望,财政运行与税收分析,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产业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投资、消费与对外贸易,就业形势与收入分配等。全书由总报告、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篇、宏观形势与政策展望篇、财政形势与税收分析篇、产业运行与高质量发展篇、投资消费与对外贸易篇组成。
¥ 68 试读
-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动力和前景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近二十八年的时间内经济发展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 经济持续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我国GDP总量只有2165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到2.6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按现行汇率,人均GDP约2000美元。1978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132亿元,2006年剧增到3.93万亿元,一年新增的财政收入已达到10年前全年的财政收入水平。到2006年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20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而在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即便是亚洲金融危机暴发的1997年,外汇储备也只有1398亿美元。中国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制造业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教育全面发展,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2006年全国高校在校研究生110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1739万人,当年入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达到580万人,毕业生超过4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居民储蓄总额超过17万亿。
¥ 75 试读
关注TA的人(0)
TA关注的人(0)
正在发生去先晓茶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