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积分入学 “双减”政策 异地中考 异地高考
简 介:《流动儿童蓝皮书》系列丛书是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研究、编撰的国内首本呈现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宏观整体面貌和动态变迁的教育蓝皮书,目前已出版两本,分别为《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与《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围绕流动儿童群体生存现状、发展特征、入学政策、升学政策等问题,对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各地政策的友好程度、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等情况进行了呈现和分析。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的启动之年,在当前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流动迁徙持续活跃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生存境遇、群体特征及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调整和解决路径都亟待关注和研究。《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21-2022)》在过去两份报告的基础上,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儿童教育”为主题,特别围绕“回流儿童”和“再迁儿童”两类流动儿童新群体,以及特大、大、中、小等各类城市相关政策对2021年~2022年的流动儿童教育新形势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展现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的新动态。
¥ 67.2 试读
-
被流动的童年: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史分析 收藏
简 介:儿童留守和流动的经历并非割裂的状态,而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变化过程。通过对一批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城流动的农民工子女20年后的回访,本文提出一个分析框架解释儿童“留守/流动”身份变化过程,如何为一套整体出发、环环相扣的微观制度所建构。基于对18名已经成年的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史访谈,我们从流动儿童的童年经历出发,围绕流动儿童的家庭生计/监护能力、城市就学机会/打工子弟学校和社会空间/关系再生产三个维度着手分析,从中透视不同的微观制度如何建构农民工子女的童年生活。我们的分析也表明:农民工的家庭化流动在城市实现了空间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一套以亲缘和乡缘为基础的社会网络,这对今天的流动人口城市公共服务政策提供了某种启发。
¥ 12.49 试读
-
作者: 顾然 钱文文 周浩然 农麟 韩嘉玲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简 介:本文针对珠三角地区的流动儿童进行研究,探究“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影响。在“双减”政策的落实方面,本研究发现,“双减”政策产生了一系列的积极影响,包括有效缓解流动儿童学习压力、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开展丰富的课后服务及提升学生参与情况等等。同时,本研究也注意到,学校课后服务落实情况及效果差别明显,课后服务项目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需求。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产生的阶层差异影响,发现家长的教育模式差异强化了子女教育获得不平等的再生产,教育劣势的“双重困境”进一步加强。这使得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焦虑更甚,从而采取进一步的“增负策略”。本研究针对“双减”政策可进一步优化的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 10.11 试读
-
新形势下中国流动儿童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2021~2022) 收藏
作者: 韩嘉玲 张妍 冯思澈 刘月 著 出版时间:2023年07月
简 介: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2021年我国进入了“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流动儿童教育也显现出了新的地方性和阶段性差异。本文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新型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围绕新时期流动人口与流动儿童规模、流动儿童教育发展以及流动儿童关爱保护三大板块,递进式阐述了中国流动儿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本文提出,优化公共教育供给是应对新人口形势的重要举措,国家需要以社会正义与教育规律来优化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同时,需要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应“积极稳妥”与“积极稳慎”处理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问题,避免造成流动家庭的就学负担;增强对0~3岁城市流动儿童的照护支持和普惠托育供给,提高3~6岁城市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普惠率;落实“累积性指标为主”的入学政策基本方向,加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完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加大中央财政资助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力度,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国家审计制度安排;建立城市流动家庭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流动家庭和流动儿童的多样化需求。
¥ 14.06 试读
-
2020年疫情下教育公益组织调查 收藏
作者: 韩嘉玲 宝丽格 陈欣 著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出处: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
简 介:2020年的一场疫情给众多教育公益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本调查通过在线网络问卷形式获取了144家教育公益领域的机构在疫情期间财务、人力、项目开展等方面的现状以及未来的需求。结果表明,疫情下的教育公益组织的生存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财务管理方面,调查显示越是资金量小的机构越难筹到钱,公益机构的马太效应愈加明显;疫情的出现也凸显了机构自身供血能力不足,资源导向的筹款模式的问题;这为公益机构思考资金大小与项目开展关系,跨机构合作开展项目提供了探索的机会。较筹资、项目开展等层面,人力紧缺问题受影响较低,主要体现在兼职及志愿者的招募上,但疫情为工作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带来了挑战,团队建设仍需得到日常机构运营的关注。项目开展方面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关注教师、校长,流动儿童、早期儿童等需要进入学校及社区的服务领域。接近6成的机构转为线上服务,但机构反馈在线教育项目效果一般,暴露了教育公益机构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在线课程以及有效组织线上项目的欠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实施也引发了新的不平等,需要教育公益机构探索后疫情时代家庭、学校教育的新方向。
¥ 7.26 试读
-
2018年中国教育公益领域现状报告 收藏
出处: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9)
简 介:本文通过梳理教育公益领域的历史、现状,并围绕保证教育资源公平、提升教学质量、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维度分析近几年教育公益领域发展中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发展趋势上看,教育公益领域从学校辅助性工作,逐步加深了其对教育的认知与思考,近年在教育创新领域也有所贡献,部分领域起着引领性功能。但仍存在资本牵制、专业性欠缺等问题。
¥ 8.57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