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海关研究述评及研究空间探析
收藏
作者:
马斗成
韩威
著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关键词:
出处:
海洋史研究(第13辑)
简 介:胶海关是近代中国政府设置在外国租借地(胶澳租借地)的第一个海关,其时代功能及运转模式是近代中国海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特殊的历史过程,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生存环境中处于被动局面,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干预,从而导致近代中国海关实行了“一套外籍税务司管理制度”。
自鸦片战争中国失利,虽然海关行政仍由中国管理,但中国却逐渐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胶海关亦未能幸免。1897年德国强占胶澳后,“对于在租界地内设海关的问题,德国殖民当局进行了种种刁难。1898年春,殖民当局提出三项先决条件:一、应拣派德国人为海关税务司;二、所有该口之各项货物一律归该税务司办理;三、税则一律宣照通商税则无异。否则,只能沿德国租界设立缉私处所”。这也成为德国人阿理文(Ernst Ohlmer)受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指派于1898年8月15日来青岛筹办胶海关的直接原因。于是,从1899年7月1日设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胶海关历任税务司均由外籍人士担任,海关事务及其他衍生事务也被外国势力所把持。由于外籍税务司管理制度为先,胶海关的设立在后,因此胶海关宏观及微观研究应依托近代中国海关大背景,在相应框架内进行。
¥ 2.99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