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 收藏
简 介: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本书对当前流动儿童思想道德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探寻当前流动儿童思想道德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进步,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 51.2 试读
-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 收藏
简 介: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本书对当前流动儿童思想道德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探寻当前流动儿童思想道德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进步,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 51.2 试读
-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2019) 收藏
作者: 任其平 万增奎 王申连 崔诣晨 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简 介: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也越发明显。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服务状况调查研究”及“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重点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调研,得出: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在部分维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不少地方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专业队伍仍显薄弱,条件保障也不充分。
¥ 32.4 试读
-
结论与建议 收藏
作者: 任其平 万增奎 王申连 崔诣晨 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简 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表现良好,且呈现不少积极心理品质。其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且性别差异显著,城乡差别明显。在某些和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维度上,由于学习生活环境、个体生理状态和心理机制三者发展水平问题,产生一定的心理偏差,导致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人际焦虑等应当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的亚健康问题。比如:未成年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未成年男生,城乡差别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父母陪伴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显著相关,学习成绩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于积极心理品质,未成年人在超越、节制、人性、智慧与知识、勇敢、公正这六大美德上呈现较积极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排在前三位的积极心理品质表明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可以根据学习要求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学习进度等;不固执己见,不计较人际关系中的得失,接纳他人的脾气和个性,能够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等。
¥ 17.06 试读
-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站点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收藏
作者: 任其平 万增奎 王申连 崔诣晨 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简 介:我国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起步较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主要由学校、社区和专业心理健康机构来提供。目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许多准入的规范督导制度都很不完善,尚未有对心理健康从业者的服务情况进行的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本次调查拟选取全国138所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点(又称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作为调查对象,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进行调研。首先,调查各站点的基本信息、人员信息。其次,调查各站点的服务信息和运营机制。最后,调查各站点的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通过调查这些信息,对全国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点的机构状况、人才队伍、服务类型和质量、管理机制等有初步的了解,并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站点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本次调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的服务现状和特点,为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依据。
¥ 23.05 试读
-
作者: 任其平 万增奎 王申连 崔诣晨 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简 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和遏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屏障。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凭经验而论,这项工作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着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服务观念相对滞后和存在偏差、服务队伍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服务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服务管理与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等多种问题。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标志着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构建已经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在新时代人们面前。在此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代应具有新气象和新作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性要求。
¥ 23.24 试读
-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收藏
作者: 任其平 万增奎 王申连 崔诣晨 著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关键词:
简 介: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日渐加剧的社会竞争,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对全国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是疏通其心理困境、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前提。 积极心理品质是人类文明和民族传统美德积淀在人内心深处并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心理特质的总和。这些心理特质具有鲜明的正向性、主动性、进步性、稳定性和建设性等特点,从而展示出认知方式、情绪情感、意志与习惯、人格、心态、学习与工作意识、组织关系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善意、美德和建设性。面对日渐加剧的社会竞争,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心理困惑或挑战?他们有着怎样的积极心理品质去应对这些挑战?学校、家庭、社会应当如何引导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24.31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