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第5集):口述史学专号 收藏
简 介:《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组织策划,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本书编辑主旨取法《禹贡》与《食货》,不以取文,不过分追求成果形式。设置开篇的话、工作坊传真、专题研究、实践者说、名家访谈、调查分析、资料整理、学术编年等版块。 本辑的主题是“口述历史”
¥ 64 试读
-
简 介:《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组织策划,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书中设置开篇的话、工作坊传真、专题研究、实践者说、名家访谈、调查分析、资料整理、学术编年等版块。本书是第四集。
¥ 51.2 试读
-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 第五集 收藏
简 介:《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组织策划,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本书编辑主旨取法《禹贡》与《食货》,不以取文,不过分追求成果形式。设置开篇的话、工作坊传真、专题研究、实践者说、名家访谈、调查分析、资料整理、学术编年等版块。 本辑的主题是“口述历史”
¥ 64 试读
-
简 介:《中国公共史学集刊》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理论研究所组织策划,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公共史学的发展,提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推动历史学在注重基础研究之同时,努力走向人民大众,让历史学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之一;既刊发有关公共史学理论探索的论文,也刊发实践经验介绍和相关评论、调查等稿件。书中设置开篇的话、工作坊传真、专题研究、实践者说、名家访谈、调查分析、资料整理、学术编年等版块。本书是第四集。
¥ 51.2 试读
-
2021年中国公共史学发展编年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 第五集
简 介:《澎湃新闻》刊发《大家来做口述史——唐纳德·里奇访谈》。 “福州船政文化口述历史计划”项目组通过邮件对唐纳德·里奇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包括里奇的学术经历,他对口述史、公共史学与学院派史学间关系的看法及对“口述史研究范式转移”的思考,等等。
¥ 25.24 试读
-
2020年中国公共史学发展编年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由国家图书馆摄制的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在国图学津堂举行北京首映式。 该片是国家图书馆在建馆110周年之际,制作出品的第一部以亲历人视角展现国图发展历史的口述史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影片全面记录了几代国图人在面对不同历史机遇与挑战时担负的使命和做出的选择。 钱茂伟在《社会科学报》发表《公众史学为什么值得研究》。 该文从扩充史学内涵、服务人民大众、提升历史教育水平等角度,阐释在中国发展公众史学的意义。
¥ 14.47 试读
-
中文非虚构写作研究论著篇目汇编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美〕霍洛韦尔(Hollowell,J.):《非虚构小说的写作》,仲大军、周友皋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7.11 试读
-
用叙事为历史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受访者简介: 李开元,四川成都人,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协助田余庆先生工作。1989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秦汉史,学术代表作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等。近几年先后出版的《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楚亡:从项羽到韩信》《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被称为“历史叙事三部曲”。 采访者简介: 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出版《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从“新史学”到“新汉学”——清末民初文史之学发展历程研究》等论著,主编《公共史学概论》。
¥ 10.41 试读
-
叙事的转向:历史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检讨 收藏
作者: 赵冬梅 张宏杰 郑小悠 姜萌 著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关键词:
简 介:时间:2021年7月24日晚上 地点:北京红楼公共藏书楼 嘉宾: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张宏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主持人: 姜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史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姜萌: 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了三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嘉宾。第一位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老师。这些年赵老师在《百家讲坛》做了很多期节目,很受大家欢迎,出版了《法度与人心》《大宋之变》等多部畅销书,在知识界、学术界、文化界影响都很大。我最早读赵老师的书是《司马光和他的时代》,那时候给同学们讲“《资治通鉴》选读”课,我当时就向学生推荐了《司马光和他的时代》。那时候不认识赵老师,但是对赵老师的写法非常敬佩。
¥ 13.41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