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2辑):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 收藏
简 介:《家庭与性别评论》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辑以“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为主题,分为非常态婚姻家庭类型及其实践、非常态亲密关系及其实践、非常态生育观及其生育实践三个专题,探讨了跨国婚姻、不嫁不娶婚姻关系、同居、婚外亲密关系、丁克家庭、单身生育家庭等非常态的家庭与生育模式,呈现了中国家庭与亲密关系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为调整家庭福利政策等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 35.4 试读
-
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中日政策与实践比较 收藏
简 介:日本早已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老人日常护理、年青一代家庭育儿支持等方面,日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成果,有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本书以此为背景,基于统计数据、田野调查以及社会学和人口学理论,从家庭层面讨论了中国与日本的少子老龄化现状、家庭功能变迁以及代际和性别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分析了相关的社会服务和国家政策,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全书视域宽阔、内容丰富,对相关领域学者和从业人员均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 29.4 试读
-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收藏
简 介:本书围绕“家庭主义、个体主义与个体化”这个主题展开,可视为对国内家庭研究的一次理论检索和反思,同时也是试图将家庭研究扩展到社会研究大视野的一次重新出发和尝试。希望通过这些来自不同视角的研究和争论,捕捉到中国语境下独有的家庭理念及其流变,揭示其背后复杂的影响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性与家庭变迁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另类呈现。
¥ 23.4 试读
-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3辑) 收藏
简 介:家庭和性别模式的变迁是当代社会最引人关注的事件之一。认识、发现和揭示这一变迁过程的规律及其特性是社会科学的职责所在,也是现实对理论工作的期待和召唤。《家庭与性别评论》将分专题系统地刊发和评论在家庭和性别研究领域中有独到见解的研究论文,用以展示和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多样化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
¥ 58 试读
-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2辑):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 收藏
作者: 马春华 主编 吴小英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简 介:《家庭与性别评论》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辑以“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为主题,分为非常态婚姻家庭类型及其实践、非常态亲密关系及其实践、非常态生育观及其生育实践三个专题,探讨了跨国婚姻、不嫁不娶婚姻关系、同居、婚外亲密关系、丁克家庭、单身生育家庭等非常态的家庭与生育模式,呈现了中国家庭与亲密关系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为调整家庭福利政策等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 35.4 试读
-
少子老龄化社会与家庭:中日政策与实践比较 收藏
作者: 张季风 主编 胡澎 吴小英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简 介:日本早已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如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老人日常护理、年青一代家庭育儿支持等方面,日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政策成果,有诸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本书以此为背景,基于统计数据、田野调查以及社会学和人口学理论,从家庭层面讨论了中国与日本的少子老龄化现状、家庭功能变迁以及代际和性别关系的变化等问题,分析了相关的社会服务和国家政策,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全书视域宽阔、内容丰富,对相关领域学者和从业人员均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 29.4 试读
-
出处: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3辑)
简 介:本文意在指出,在当前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下,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应如何做出调整和反思,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制度边界和文化弹性对生育友好政策的影响。本文认为,仅仅围绕生育问题本身的讨论已经过时,需要有不同层面和维度的多重解读。
¥ 5.42 试读
-
当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日益常态化 收藏
关键词:
出处: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2辑):非常态家庭与亲密关系实践
简 介:过去十多年来,社会学中家庭研究领域的繁盛几乎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堪比20世纪80年代国内社会学恢复重建初期的家庭社会学——这一现象既出乎意料,也仿佛在情理之中,用现在网络流行的说法,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我们可以简略地将之概括为天时、地利、人和,即市场需求(家庭问题丛生待解)+政府重视(治理工具和角色呼唤)+学科契机(社会学本土化的号角)。然而如果回溯过去四十多年来的中国学术史,不难发现当时婚姻家庭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和学界的共同关切点,是因为它标志着从阶级斗争回归人性、从社会政治化向社会生活化的转向。也就是说,家庭在那个时代意味着普通人从公共生活返回私人生活、通向更具烟火气的幸福之路的价值取向。而回观近十年来人们对家庭及其研究的这波热潮,来自坊间和学界的关切点却异口同声指向“家庭究竟怎么了”的感叹、困惑甚至无奈。无论是抱着一种积极寻求“拯救之道”的思路,还是摆出接纳并拥抱家庭“新世界”的“躺平”姿态,它们都在提示我们,当今的家庭已绝非百年前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所受困扰和批判的家庭,亦远非四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民众或学者所想象和期望的家庭。
¥ 5.24 试读
-
中西方家庭理念的变迁轨迹及其争论 收藏
关键词:
简 介:2015年,在中国一个著名的电视脱口秀节目中,一位女大学生的演讲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获得了很多人称赞,也感动了很多人。视频的主题是父母的衰老引发的年轻人的思考和感想,被简洁地概括为一句话:“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这一反映中国孝道传统和家庭代际关系“反馈模式”的普通话语为何会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或感伤?这一现象提示我们,中国的家庭状况及观念已随现代化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在家庭的传统功能日益衰退、家庭本身变得越来越脆弱的今天,有关家庭的理念中却依然保留着某种不变的东西,笔者姑且称之为家庭的“道德正确”。本章拟从家庭与现代化的关系视角考察中西方家庭理念的变迁及其争论的不同轨迹,寻找其背后不变的核心,并探讨现代性视野中国家与个人如何界定家庭的概念、如何影响家庭“道德正确”的含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
¥ 6.45 试读
-
主妇化的兴衰 收藏
出处: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6辑)
简 介:从个体化的视角看,全球化背景下日韩的脱主妇化现象和中国的主妇化倾向看似反向发展,却显示了女性在多元和流动的选择中规避风险、追求“为自己而活”的人生逻辑。中国正在兴起的主妇化是女性遭遇制度、结构、文化三种机制而做出的人生规划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出于个体意愿的全职太太的出现,拓展了传统家庭主妇的含义和空间。关于主妇化与否的争论,关键在于将抉择权交还给女性自己,为她们营造一个多元、开放的价值空间,让她们在自主选择中获得积极的身份认同。
¥ 5.96 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