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动态(0)
- TA的作品
- 作品笔记(0)
- 作品书评(0)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4):大国治水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收藏
杨开忠 顾问 单菁菁 李红玉 武占云 主编 张卓群 耿冰 副主编 2021年10月 出版
关键词: 大国治水;生态文明;城市经济
简 介:本书以“大国治水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治水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制度、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全书分为总报告、综合篇、重点流域篇、专项行动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附录7个篇章,分专题深入研究了我国城乡治水的发展沿革、治理现状、问题挑战、发展态势、制度建设、实践工作等,并结合国内外城乡治水的有益经验,提出了政策建议。
¥ 79 试读
-
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No.7·2021)——CBD: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 收藏
龙永图 崔小浩 名誉主编 郭亮 单菁菁 主编 周颖 武占云 副主编 2021年10月 出版
关键词: CBD;国内循环;国际循环
简 介:本书以“CBD: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为主题,深刻把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系统总结中国CBD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方面的优势基础、发展成效和面临问题,研究提出将CBD打造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本书包括综合篇、国内循环篇、国际循环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CBD发展大事记等6个部分。
¥ 79 试读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3):大国治理之城市安全 收藏
杨开忠 顾问 单菁菁 李红玉 武占云 主编 张卓群 苗婷婷 副主编 2020年10月 出版
简 介:本书以“大国治理之城市安全”为主题,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的城市安全发展历程,对城市安全治理的制度、理念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本书共设计了总报告、城市治理篇、制度建设篇、技术创新篇、社会治理篇、应急产业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发展大事记等9个篇章,分专题深入研究了我国城市安全治理的沿革、现状、问题挑战、发展态势、创新经验,并结合国外城市安全治理的有益做法,研究提出推进我国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 63.2 试读
-
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No.6·2020)——CBD:引领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 收藏
龙永图 崔小浩 名誉主编 郭亮 单菁菁 主编 周颖 武占云 副主编 2020年10月 出版
关键词: CBD;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
简 介:本书以“CBD:引领中国服务业扩大开放”为主题,立足于全球经贸格局变化、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背景,系统总结中国CBD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进展、成效和问题,研究提出促进CBD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本书包括总报告、重点领域篇、创新发展篇、体制机制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大事记等7个部分。
¥ 63.2 试读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大国治业之城市经济转型 收藏
潘家华 单菁菁 主编 武占云 副主编 2019年10月 出版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风险防范;城市经济
简 介:本书以“大国治业之城市经济转型”为主题,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代背景,分专题深入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就及问题,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特色和经验,系统评价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状况,从城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风险防范以及城市经济制度环境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推动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47.4 试读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4):大国治水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收藏
作者: 杨开忠 顾问 单菁菁 李红玉 武占云 主编 张卓群 耿冰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简 介:本书以“大国治水之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治水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制度、理念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全书分为总报告、综合篇、重点流域篇、专项行动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附录7个篇章,分专题深入研究了我国城乡治水的发展沿革、治理现状、问题挑战、发展态势、制度建设、实践工作等,并结合国内外城乡治水的有益经验,提出了政策建议。
¥ 79 试读
-
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No.7·2021)——CBD: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 收藏
作者: 龙永图 崔小浩 名誉主编 郭亮 单菁菁 主编 周颖 武占云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简 介:本书以“CBD: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为主题,深刻把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系统总结中国CBD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方面的优势基础、发展成效和面临问题,研究提出将CBD打造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本书包括综合篇、国内循环篇、国际循环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CBD发展大事记等6个部分。
¥ 79 试读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3):大国治理之城市安全 收藏
作者: 杨开忠 顾问 单菁菁 李红玉 武占云 主编 张卓群 苗婷婷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简 介:本书以“大国治理之城市安全”为主题,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的城市安全发展历程,对城市安全治理的制度、理念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本书共设计了总报告、城市治理篇、制度建设篇、技术创新篇、社会治理篇、应急产业篇、国内案例篇、国际经验篇和发展大事记等9个篇章,分专题深入研究了我国城市安全治理的沿革、现状、问题挑战、发展态势、创新经验,并结合国外城市安全治理的有益做法,研究提出推进我国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 63.2 试读
-
2018年度CBD发展大事记 收藏
作者: 龙永图 李国红 名誉主编 郭亮 单菁菁 主编 周颖 武占云 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关键词:
出处: 中国商务中心区发展报告(No.5·2019):营造CBD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简 介:1月2日 李强书记到上海虹桥商务区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参加。 1月3日 北京CBD管委会召开核心区安全管理专题部署会,传达市、区两级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及北京市住建委“12·28”会议精神,认真分析春节前后及2018年安全形势,要求做好核心区安全管理工作。 1月10日 上海虹桥商务区“海外贸易中心”“长三角国际贸易展示中心”设立暨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商务区两大功能性平台正式宣布成立。 1月17日 商务联盟参赞博士团一行10人考察银川阅海湾CBD。 1月17日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一行12人考察银川阅海湾CBD。 1月17日至18日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召开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务虚会议。
¥ 10.67 试读
-
推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基础、问题与对策 收藏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
出处: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大国治业之城市经济转型
简 介: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国家战略,旨在推动粤港澳地区深度合作,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城市群,在国家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和全方位开放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本文分析了三地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快速交通圈,推动世界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构建粤港澳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共同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建设国际化科技产业创新走廊和创新中心,围绕重点产业完善科技创新链,建设人才合作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交通物流枢纽,共建“一带一路”文化经贸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大胆创新合作模式,形成互惠互利互补的协同发展机制,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创新发展。
¥ 10.67 试读
-
作者: 武占云 单菁菁 马樱娉 著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出处: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大国治业之城市经济转型
简 介:从20世纪8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到21世纪的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始终是中国城市发展所秉持的理念,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新时期,中国城市在促进健康发展、提高民生福祉方面仍有着诸多尚未实现的责任与使命。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健康城市数量逐年增多,健康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健康水平提升显著。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3位,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城际发展机会平等、全面促进健康公平仍是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主旋律。
¥ 8.89 试读
-
城市棕地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收藏
关键词: 棕地治理;治理模式;经验借鉴
简 介: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城市“棕地”亟须治理和再开发利用。本文将着重梳理和总结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棕地”治理方面的主要措施、治理模式、适用地区和经验启示,为我国棕地治理提供借鉴。
¥ 6.62 试读
-
农用地土壤污染治理的现状与进展 收藏
关键词: 土壤污染;农用地;化肥;农药;生态安全
简 介: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在全球处于高位,导致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给食品安全、土地安全、生态安全造成较大隐患。加快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的生态化治理、保护好土壤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根本安全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为此,应从加强农田土壤环境保护立法、加大土壤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制定和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鼓励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体系等角度推进治理工作。
¥ 4.41 试读